百戲俑的發現

2024-10-06 04:50:24 作者: 岳南

  鎧甲坑的不解之謎尚未得到全面破譯,新的發現就接踵而至了。

  1998年11月28日晚飯後,秦始皇陵考古隊駐工地副隊長段清波和鑽探專家丁保乾興致勃勃地談論著秦陵的考古工作,展望著未來的前景。當段清波問下一步秦陵鑽探工作將打算如何展開,從哪裡下手會有大的收穫時,丁保乾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今年4月中旬,下陳村隊長劉建良來這裡反映情況,說是約1年前該村村民在村東取土時,在距地面深3米多的一條土壕內發現有紅燒土,他們感到有些異常,就向秦陵工作站站長張占民做了匯報。當時張占民的工作很忙,又缺少經費,只讓我去看了看,沒有展開探查。」

  

  「這個地方的具體位置在哪裡?」段清波問道。

  「就在我們發掘的鎧甲坑以南三五十米的一處現代取土壕周圍。」丁保乾答。

  「這麼近,這個地方和鎧甲坑有沒有關聯?會不會像兵馬俑坑那樣,幾個坑組成一個整體?」段清波聽罷,心中猛地一震,下意識地將這個地方同兵馬俑坑做了聯繫。

  丁保乾輕微地搖搖頭:「有沒有關係不好說,但在那樣的地方發現情況,如果是陪葬坑,規格應該不一般。」

  「是這樣,你明天一早就去找下陳村隊長,然後帶幾個人開始鑽探。」段清波覺得事關重大,不能遲緩,當場做出了如上的決定。

  第二天早上9點,丁保乾騎摩托車來到下陳村隊長劉建良家,說明了情況,然後率領幾個探工來到發現紅燒土的土壕處,對地形做了簡單的考察。此處位於驪山北側的沖積扇地形之上,地貌基本走勢為南高北低,多年的山洪沖積,使這裡地下普遍分布有較厚的沖積沙石層。因近現代平整土地等原因,大片地表較為平坦,只有一條沖積溝為不規則的半圓形,自西向東呈緩坡狀向遠處盤繞延伸,沖積溝的高差為2米左右,紅燒土就是當地村民在溝底掘土時發現的。沿著這個目標,丁保乾帶領探工在溝底認為合適的位置,一字形排列分布了4個探孔開始鑽探。經過幾個月斷斷續續的工作,基本確認此處是一座陪葬坑遺址。

  從鑽探的情況來看,這是一座平面略呈凸字形、總面積約800平方米的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陪葬坑,坑體東西長40米,西端寬16米,東端寬12.3米,東、西兩端分別有一條長短不同的斜坡門道。為了對這座陪葬坑的性質、內涵以及建築結構等一系列問題做進一步的了解,在鑽探工作的基礎上,段清波等考古人員於1999年5月8日至6月15日,在陪葬坑中部布設了一條4米寬、17米長的南北向探溝,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試掘,基本弄清了其性質、內涵及建築結構等問題,對秦始皇陵園陪葬坑的類型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陪葬坑內分布有三條東西向的過洞,考古人員將它們由南至北依次編為一、二、三號。根據秦始皇陵考古隊的試掘情況可知:一號過洞寬3.3米,試掘區域東西長2.6米。過洞底部為夯土地基,距地表約5米。在夯土地基上平鋪有鋪地木,由於鋪地木曾遭到火焚而成炭跡。考古人員發現,過洞內從夯土隔牆頂部至底部均為紅燒土,而且越接近底部紅燒土的土質越硬,火候越高。在過洞的西南角,紅燒土已向上漫延至距現地表1米處的坑口。這個現象一度引起考古人員的重視,研究表明,陪葬坑在遭到火焚時,火勢已達到了坑口,即秦代的地表。如此大而迅猛的火勢,說明當時在過洞內應具有相當充足的燃料和氧氣。這個條件反過來又可說明,一號過洞在埋藏後較短的時間內就發生了焚毀並坍塌。在過洞的底部,考古人員僅發現有大量已破碎為小塊的陶器殘片,因殘破嚴重,已無法分辨出原來的器型了。

  二號過洞位於陪葬坑的中部,寬4米,試掘部分為東西長2.6米,南北兩側分別為夯土隔牆,牆壁豎直、堅硬,由於遭到明顯的火焚,致使上部棚木完全塌陷,棚木距坑底最低處僅1.35米。考古人員在棚木上的填土中發現有繩紋板瓦殘塊等遺物,隨後在過洞西南角的棚木上部,出土了一件重達212公斤的青銅鼎。由於坑體被焚,銅鼎鼎口朝上呈南高北低的傾斜狀,被塌陷的黃土所掩埋。發掘時,考古人員在距現地表2.9米深處,先是發現了銅鼎的一隻附耳,再是發現了鼎口,鼎口內的填土與陪葬坑填土的土質、土色完全吻合。當考古人員把填土挖掉,最後將鼎整體提取出來時,發現在鼎的底部有南北向分布的棚木遺蹟。

  清理後的銅鼎通體呈橫橢圓形,子口內斂,方形附耳外撇,深鼓腹,圓腹下收,平底底下有3個蹄狀矮足,腹部飾有兩列蟠螭紋條帶。通高61厘米,外口徑71厘米,耳寬18厘米、高22.5厘米,足高24.6厘米。周身紋飾構圖飽滿,線條纖細流暢。上下腹兩組花紋之間以半弧形凸弦紋為界紋,表面飾有三角回紋和雲紋。鼎足根部飾有獸面紋,獸面紋雙目圓瞪,直鼻卷唇,兩側有捲雲狀羽翼。這是秦陵考古近30年來所發現的體積、重量最大的一件銅鼎,整個造型大氣磅礴,恢宏壯麗,當為國之宗廟重器。

  銅鼎初露

  露出鼎口

  青銅大鼎的出現,為考古人員帶來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即這件青銅鼎為何放在此處?其用途是什麼?

  秦陵K9901坑出土實物大銅鼎線描圖(實物見彩插)

  段清波等考古學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研究後認為,與秦始皇陵園此前發掘、鑽探的其他陪葬坑相比,這個陪葬坑應算是較小的一個。但就在這樣一個小型坑中,發現如此大的重鼎,且又出土於棚木之上,這在秦王朝禮制嚴格的情況下,當具有特殊的意義,從試掘中的各種跡象分析,初步判斷可能具有下列幾種原因:

  一、祭祀之器。春秋初年秦立國之後,繼承了以禮為代表的西周奴隸制各種制度,秦人在喪葬禮儀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直接承襲了周代的喪葬制度。從幾十年的考古發掘來看,春秋前期的秦國貴族墓葬中禮器的基本組合為鼎、簋、壺、盤等,其中鼎、簋等器物的配置數目與墓主的身份等級相一致,這與西周晚期至東周初期的周制是基本相同的,秦的禮制應直接來源和承襲於周禮。通過現代考古發掘證實,在秦始皇陵園內城北部,秦始皇陵封土北側,分布有大面積的地面建築,即陵園的寢殿和便殿基址,而這寢殿和便殿內應放有象徵秦始皇帝最高權力的青銅大鼎。由此推測,秦末戰亂期間,各路大軍兵發關中,秦始皇陵園已是烽火狼煙,面對這種危局和頹勢,守陵人員為避免銅鼎遺失而於倉皇之中,特意從寢殿搬運並埋藏於這個距秦始皇陵封土較近的陪葬坑中。後來隨著大火的焚燒、棚木的坍塌,這個銅鼎就被埋入黃土之下,越兩千多年無人知曉。

  出土陶俑刻字「咸陽親」

  陶俑左肩的「咸陽親」刻字

  二、喪葬禮儀。陪葬坑在埋藏時可能舉行了某種特殊的祭祀或埋葬儀式,青銅鼎作為祭祀或埋葬儀式的用具,在儀式舉行完畢後隨之被埋藏於陪葬坑中。

  另據考古人員申茂盛等人的分析,這個青銅鼎,是春秋中晚期至秦漢時期流行於中原地區和秦地的典型銅鼎,但與現代所發現的秦代銅鼎相比,體積和重量都有較大的差別。因此認為,這個銅鼎不是秦人本族所製作,而是通過戰爭或其他手段從三晉地區的遷來之物。

  在陪葬坑的第二過洞內,除青銅鼎之外還出土了4件銅質馬蹄套及1件石質馬韁飾。由於發掘面積有限,清理工作也只限於一個階段,關於這些器物以及過洞的文化內涵,考古人員正在進一步研究。要真正解開湮沒了兩千餘年的謎團,尚需時日。

  試掘中,讓考古人員感到格外驚喜和興奮的是陪葬坑的第三個過洞。就在這個過洞中,在試掘的一小塊範圍內,發現了11個形狀不同的陶俑。這些陶俑出土時已殘破為大小不一、數量不等的陶俑殘塊,並散落在鋪地木之上,部分陶俑殘塊還出現了明顯的移位現象,且這些現象顯然是人為擾動的結果。如在第三過洞西南角的鋪地木之上,考古人員發現了後來被編為一號的陶俑。出土時,陶俑腳西頭東俯身倒臥,俑體殘破為50餘塊,只有俑腿、腳部保存得比較完整。俑體腰部殘塊上有腰帶及帶花,陶俑的裙擺處尚有殘留的黑色生漆底層和白色彩繪層,在彩繪層上繪有雲紋、菱格紋等組合圖案。令考古人員感到奇怪的是,發掘中只出土了有俑頭的螺旋椎狀髮髻及後腦等殘片,未發現完整或半完整的俑頭。因俑頭已殘失,修復後通高只有152厘米(含腳踏板),其造型特點是,上身赤裸挺拔,腹部微微隆起,下身著喇叭狀裙,雙腿直立,通體纖細瘦削,肌肉勻稱,雙臂交疊於前腹部,左手手掌平伸,拇指上挑成90度,右手扼住左腕,似在做一個動作。在陶俑的左上臂外側,有一些橢圓形穿孔橫穿至俑的軀幹內,孔的下部豎行刻有「咸陽親」的陶文,其刻寫方式和秦兵馬俑上發現的陶文極其相似。兵馬俑身上所刻陶文,多數專家認為是當時雕塑陶俑的工匠來源地和姓名。既然兵馬俑的陶文如此,那麼這個陪葬坑中陶俑的陶文亦應相同,看來這個「咸陽親」同樣應為工匠的來源地和姓名(姓或名)。

  考古人員在百戲俑坑中發掘

  在陪葬坑一號俑的西北側,考古人員發現了被編為二號的陶俑,俑體殘破為10餘塊。和一號俑不同的是,二號俑的左臂和左腿已殘失,而頭部尚在。修復後,俑的面部五官端正,表情肅穆,留有「八」字形短須。其穿戴和一號俑基本相同,但動作卻別具特色。頗有意味的是,不僅一、二號陶俑有差異,整個第三過洞後來出土中發掘的陶俑,都是姿態各異,風格、服飾、裝束等諸方面都與兵馬俑截然不同。據考古人員分析研究,認為這批陶俑可能是象徵著秦代宮廷娛樂活動的百戲俑。

  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競技類的雜技項目已逐漸形成,種類也日益增多,出現了所謂的百戲,其項目包括技擊、跑狗、爬竿、扛鼎等。隨著社會的發展,百戲逐漸成為當時各國統治階層的主要娛樂項目之一。據說秦始皇的祖爺秦武王本人就是因與他人扛鼎較力絕臏而死。當時的娛樂活動,如尋橦(也叫都盧,即爬竿)、角力(角牴)、俳優(即說唱)、丸劍、戲車等等,興於春秋戰國,盛於秦漢,綿延至後世。1984年6月,在安徽馬鞍山市發現的三國吳左大司馬、右軍師、當陽侯朱然墓中的宮闈宴樂圖大漆案上,就繪有皇帝與王侯宴飲並觀賞樂舞百戲的場面,圖中所表演的百戲節目有弄劍、弄鏡、武女、鼓吹、弄丸、尋橦、連倒、轉車輪、龜戲、猴戲等約10種之多。藝人們或跳躍、或飛舞、或倒立、或旋轉,觀看者或嬉戲、或親熱、或端坐、或交談,場面逼真,惟妙惟肖,精彩絕倫。根據秦陵出土的錯金銀「樂府鍾」,可知秦時已專設國家的音樂機構——樂府,目的主要是為其統治者享樂服務。秦始皇駕崩後,秦二世不理朝政,整天除了酒色之外,便是觀看角牴(古代摔跤活動)之戲。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顯然這是泛指當時南方的藝術表演不如北方的好,而兵器製造質量卻比北方高。事實上,秦統一後,曾集六國的伎樂俳優等藝人於咸陽,使百戲登上秦宮廷大雅之堂。藝術的相互交流、融合,使得無論是歌者、舞者,擬或是競技者,都可能在演出中汲取各家之長,使自己的表演更具風采和藝術魅力。從秦陵出土的百戲俑來看,有一個被編為五號的陶俑,身材魁梧,肌肉發達,在左臂與身體間有一約10厘米的空隙,推測原來可能是垂直插置有竿狀的物體,或許是秦代頂撞大力士的形象再現。而被編為三號的陶俑,扭胯鼓腹,右臂上舉,儘管因手臂殘失,所舉之物已難以推斷,但從姿態來看,似是正在挺舉一件重物,可能就是秦代扛鼎大力士的形象再現。那個在第二過洞內出土的大銅鼎,會不會就是這位大力士表演的真實道具,考古人員曾做過這方面的聯繫,但多數學者認為這種可能性較小。或許,這一切又成為難解之謎了。

  百戲俑出土後修復形狀

  另一種類型的百戲俑

  百戲俑出土時情狀

  儘管這個陪葬坑再度給世人留下了不少難解之謎,但百戲俑的首次面世,以鮮活的證據,揭示了秦代陶俑新的類別和秦代豐富多彩的雜技藝術,以及被普通百姓認為神秘的宮廷娛樂文化。這種早已湮沒於歷史塵埃中的文化,再度以獨特的形式、生動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了出來。

  百戲俑坑在發現、發掘、清理與保護等工作進行了10年之後,2011年6月3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已劃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秦始皇陵考古工作隊,又啟動了對百戲俑陪葬坑和秦陵部分建築遺址的考古發掘。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在俗稱的「百戲俑坑」9901陪葬坑內新發現了20餘件姿態各異,但破損嚴重的「百戲俑」。這一批新發現的陶俑,較之以前出土的「百戲俑」,姿勢更多樣化,有站立、有彎腰、有半蹲式,恰似在舞台上演出的場面。以前發現的陶俑上身都沒有穿衣服,此次至少發現兩件俑身上穿著雕塑出來的衣服,且幾乎每件陶俑都有彩繪。穿衣俑的衣服上還鑲嵌著直徑3.5厘米的圓泡,8個一排。發掘者認為,這些陶俑總體上還是屬於百戲俑,它們應當是當時體現角牴、幻術等表演娛樂性質的「演員」,4人一排,預計共有10排,每一排表演內容都不同。那些瘦的陶俑,自然不是表演力氣活兒的角色,或屬於舞術與賣嘴皮子之類。體胖的陶俑顯然是表演諸如現代的「拿大頂」等賣力氣的角色,但具體如何表演、節目過程如何,則不得而知。在二號過洞的棚木下,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件半球形狀的青銅器,直徑21厘米,高17厘米,底部有四方孔,重7.5公斤。據考古人員推測,可能是演員表演的道具,亦可能是躺著的人用腳在蹬,類似於現在雜技中蹬罈子之類。同時還發現了青銅馬蹄和車馬飾品,可能也是表演用的道具。

  令人驚嘆的是,俑坑中出土了一件碎頭的「巨人陶俑」,僅是脖頸之下就有2.2米高,要是加上俑頭它足有2.5米高,比2.26米的籃球健將姚明還要高出許多。其腳掌也比其他陶俑大,按尺寸換算,大概得穿54碼的鞋。於是有人提出:「難道秦朝的人比現代人還要高?」但據考古文物學家劉雲輝解釋:「秦俑的腳下有墊磚,頭上有冠(或髮髻),實際上身高沒有這麼高。」劉的觀點得到了第一代秦俑考古專家袁仲一的認可,袁說:「從過去對秦俑幾個坑的發掘和研究看,兵馬俑最低1.75米高,最高2米,『百戲俑坑』出現的這個所謂『巨人俑』,並不代表秦朝人的高度。根據殺殉坑與其他陪葬坑殘留的人體骨骼推斷,秦人身高一般在1.7米左右,和現代人差不多。這個說法的另一個依據是,西楚霸王項羽是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屬於當時公認的彪形大漢,《漢書》記載是八尺二寸。秦漢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3厘米左右,換算一下,項羽身高接近1.9米,這個高度,應是當時高大身材的代表了。」根據多年的研究,袁仲一認為秦俑高度超過時人高度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秦代屬於冷兵器時代,戰爭是近距離肉搏戰,1.75米到2米的秦俑高度,或許反映了秦時的「徵兵高度」;二是雕塑藝術的需要,要想取得與真人一樣大小的視覺感,雕塑品必須做得比真人高大一些,尤其是在坑中,如果同真人一樣,看起來就顯得小。而大一些,看起來就顯得威武雄壯,秦人的氣勢與風韻就出來了,符合視覺藝術和製造秦俑的精神。當然,秦俑不是用模子刻造出來的,而是一個個整體燒制而成,只有個別俑頭與身子分離燒制。制陶過程的曬乾、燒制等流程中,要經歷幾次收縮,掌握不好比例就會變形。或許有的匠人在製造俑時故意弄一個「巨人」出來,也是可能的,但只能看作個別的特例,決不能當成「秦人比現代人高」的證據。

  令發掘者感到好奇和不解的是,「百戲俑坑」中一直沒有發現樂器和演奏陶俑。有專家據此推測,秦朝的演奏音樂作為嚴肅高雅的一種「禮」,不能與說唱、雜技之類的低級藝術混在一起。有人懷疑秦朝屬於西北少數民族發展而成,是否有高雅樂器表演。這個懷疑似乎過於保守,至少,秦兼併天下後,應有「韶樂」。史載,韶樂,又稱舜樂,起源於5000多年前,為上古舜帝之樂,是一種集詩、樂、舞為一體的綜合古典藝術。《竹書紀年》載:「有虞氏舜作《大韶》之樂。」《呂氏春秋·古樂篇》同載:「帝舜乃命質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頌帝堯的聖德,並示忠心繼承。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把《韶》作為國家大典用樂。周武王定天下,封賞功臣,姜太公以首功封營丘建齊國,《韶》傳入齊,並從內容到表演形式都有所豐富、演變,增強了表現力,展現了新的風貌。故而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齊,在高昭子家中觀賞齊《韶》後,由衷讚嘆曰:「不圖為樂至於斯!」「學之,三月不知肉味。」(《論語·述而》)《隋書·何妥傳》載:「秦始皇滅齊,得齊《韶》樂;漢高祖滅秦,《韶》傳於漢,漢高祖改名《文始》。」《漢書·禮樂志》《史記·孝文帝本紀》同載:秦二世用《大韶》《五行》祀極廟,漢祭高祖太宗用《文始》,《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可知秦漢均曾把《韶》定為廟樂,使《韶》在國樂中的位置達到了極致。因而,只能說「百戲俑坑」未現樂器和演奏的陶俑,只是暫時沒有發現,或另有其他陪葬坑予以安排放置,或沒有以陶俑的形式於陪葬坑中再現這一高雅藝術,不能就此否定秦時已有的諸如「韶樂」之類的宮廷表演樂隊。

  另,就考古隊的探測和發掘表明,「百戲俑坑」的陶俑都集中在三號過洞。據考古隊長張衛星推測,一、二號過洞發現的都是一些器物,可能代表著道具箱,三號坑為表演者,已發現有腰身細小的百戲俑,可能是女性,但由於該俑趴在地面,在發掘之前還無法做準確的結論。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這座百戲俑坑的全面發掘,許多歷史之謎將得以破譯,久已消失的遠古文化將再度放出璀璨的光芒。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