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石質鎧甲
2024-10-06 04:50:22
作者: 岳南
為了早日揭示陪葬坑的內涵,由陝西省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所組織人員進行了局部試掘。秦陵工作站王望生等考古人員先在坑西端開挖了兩個5米×5米的小探方,挖下去的情況與鑽探結果完全相同,除發現過洞棚木及坑底的木炭灰外,未發現明顯的器物。面對此情,考古人員陷入了困惑。按照以往的發掘經驗,秦陵區域內如此重要的位置、如此龐大的陪葬坑,不會沒有陪葬品。於是,王望生等考古工作者又在坑的中部開挖了兩個4米×10米的探方。到了9月25日下午,當考古人員在探方中挖至6米深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大片石質甲片。經過仔細清理,發現這些甲片原來是用銅絲連起來的青石鎧甲,其甲衣形制與秦俑坑陶質武士俑的甲衣基本相似。在兩個不大的探方內,先後發現了70餘領石質鎧甲和石質馬韁構件、青銅構件、青銅車馬器構件等器物。這一發現,立即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強烈反響。
石鎧甲坑試掘現場
石鎧甲右腰處的開合部位
10月15日,由陝西省考古所與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合作,組成優勢互補的秦始皇陵考古隊,對陵園開始進行有計劃的考古發掘、保護和全面的勘探工作。原秦陵考古工作站主要整理此前的發掘資料,不再參與發掘和勘探。新組建的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由陝西省考古所研究員吳鎮烽擔任,副隊長由秦俑館研究員吳永琪和陝西省考古所副研究員段清波擔任,主要由郭寶發、王望生、周鐵、楊忙忙、張穎嵐、馬明志、申茂盛、張衛星、劉江衛、馬宇等中青年組成。
秦始皇陵考古隊組建後,立即著手展開了對石甲冑的提取、修復工作。與此同時,專門聘請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白榮金、楊憲偉兩位教授前來助陣。秦始皇陵園內的考古工作沉寂了多年之後,終於隨著石質鎧甲坑的發現而再度勃興起來。由於石質鎧甲坑很明顯地遭到大火的焚燒,而坑內又是由棚木、鋪地木、邊廂木等木材構成的全木結構,所以坑內的鎧甲和胄均被不同程度地燒及。有的甲冑基本完好,燒痕並不嚴重;有的則被燒成白灰狀,僅能看出甲片輪廓;有的被徹底燒毀,甲片的形狀已難以辨認。另外尚有相當一部分甲片由於受壓和傾倒等原因,已經殘破或者脫離了所屬甲冑的本體,這就給甲冑的辨認和甲片的歸屬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所幸的是,尚有相當一部分甲冑的甲片仍然保持著基本的形制和局部連綴關係,提取人員可根據這些現有的跡象將散亂的甲片進行歸屬,並由此對現有的出土標本進行個體辨認和形制分析。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考古人員共發現可辨認的石鎧甲87領、石胄43頂、石馬韁殘件3組。在所有出土的鎧甲中,除一領為特大型甲——可能為馬甲之外,其他均為人的鎧甲。這些鎧甲的甲片類型各不相同,經考古人員初步鑑別、提取,將甲衣的典型甲片分為四類,即長方形、方形、等腰梯形、魚鱗形。至於還有一些特殊部位的不規則形甲片,考古人員將其定為第五類。在這五類形制的石質鎧甲中,最為罕見的當數魚鱗甲,這類鎧甲只發現了兩領,而且甲衣形制、甲片形狀等特徵非常相似。其最明顯的特徵是,上下兩排甲片相互錯置,下排甲片正好位於上排兩片甲片之間,甲片和甲衣的外觀均酷似魚鱗狀,顯得曲線起伏流暢,結構緊湊和諧,穿扁銅絲的方形孔與魚鱗狀曲線相互襯托,使其外觀方圓結合,更趨美觀雅致。秦代魚鱗甲的首次出現,為諸種秦甲的研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對研究秦甲以及先秦時期中國馬甲的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至於發現並清理出的那具獨特的馬甲,總的甲片數為300片左右,名稱和用途據考古人員考證,可能是保護轅馬或者驂馬的披甲,而不太可能是「甲騎具裝」中的「具裝鎧」。從甲片和披甲的大小、形制等特徵分析,這副馬甲當是仿皮革製成的。至於為何於此處埋葬馬甲,在關於秦的文獻和考古資料中均未提及。參加發掘的部分考古人員認為,馬甲的出現,可能要涉及對兵馬俑坑的陶俑所代表的軍隊性質做重新的思考和定性,不過在鎧甲坑的內涵未得到全面揭露之前,尚不能貿然做出最後的結論。
這批石質鎧甲的發現,標誌著秦始皇陵園的考古工作繼兵馬俑坑和銅車馬發現之後,又一次新的飛躍。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用銅絲和石片編綴製成的石質甲冑在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史上也是前無先例的。
馬甲推測復原圖
白榮金(舉杆者)與考古人員馬明志等在鎧甲坑工作
試掘出土的一大批形態精美、工藝高超、分布密集、種類繁多、保存相當完好的以扁銅絲連綴的石質甲冑,為世人展現了秦代甲冑的真實形態和風格,填補了考古資料包括秦兵馬俑坑甲士俑裝備中均無秦胄的空白。而此次發現的石質甲衣做工精細,比已發現的兵馬俑坑甲士俑的模擬性鎧甲形制更精美、類型更豐富,大大增進了秦甲的研究內容。從古代文獻和考古材料來看,中國古代甲冑在殷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主要以皮革為原材料,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的《考工記·函人為甲》,較系統地記載了皮甲製作的工藝流程。而考古發掘所見的中國最早的皮甲實物則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殷代大墓南墓道之中,發現時甲片皮質已腐朽,僅留有痕跡及黑、白、紅、黃四色的圖案花紋。時代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長沙瀏城橋一號墓、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等大墓,都有皮質甲冑出土,這表明至遲到戰國時期皮革還是防護工具的主要材質。秦始皇陵園內石質甲冑的出土,在讓現代學者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的同時,對甲冑的製作、發展演變史,也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從秦始皇陵考古隊段清波、馬明志等考古學家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秦代的甲冑在中國古代甲冑發展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中國古代甲冑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這一時期雖然處於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交合處,但進攻性兵器仍以青銅質地為主。與此相適應的、作為防禦性兵器的甲冑,其質地仍以皮革為主,並且在此時已達到了頂峰時期。此次發現的甲冑標本絕大多數是仿皮甲製作的,真實地反映著當時皮甲冑的形制特徵。在這批甲冑中,也有極少數如造型精美的魚鱗甲和方形小甲片組成的札甲,這些甲衣則是仿照鐵甲的模式製成的。相比較而言,這種仿製標本比之其他同坑出土的鎧甲,其形制更加完美和成熟。從史料中可知,仿鐵甲在西漢特別是漢武帝以後逐漸取代了皮甲冑的主體地位,並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這批石質甲冑從功用上看防護功能並不突出,可能是用作隨葬的明器,而非實用之物,但是,它們的出土,除填補了中國古代甲冑發展史上秦甲冑實物缺乏的空白外,對研究該陪葬坑的性質、秦代甲制、兵制,以及中國古代甲冑發展史具有極其重大的價值。
修復後的石甲衣
修復後的石胄
自1998年年底到1999年年初,秦始皇陵考古隊在北京大學文博院著名修復專家白榮金教授的指導下,分別採用套箱提取和分層提取的方式,成功地提取了兩領甲衣與一頂胄。經過嚴謹、細緻、科學的修復,終於使沉睡了兩千餘年的一頂石胄和一領石甲衣得以復原面世。
從復原的一副甲衣看,其總體結構由主體、左右披膊、前後下旅5個部位組成,整體上下高125厘米、左右寬43厘米。從理論上推算,一副甲衣應由612片各種形式的甲片組成,如果再加上串聯用的青銅絲,一副石甲的總重量當在18千克左右。另從已復原的石胄可知,其總體結構是由頂部圓形片及1—5層側片組成,基本的編綴原則是「上片壓下片,前片壓後片」,片與片之間用扁銅絲連綴,最下層胄片下部外翻,以適合胄下部與肩部的貼合。通體由74片不同形制的石片組成,總重量達3.168千克。
就在白榮金與其他考古隊員對秦始皇陵園出土甲冑的工藝製作流程展開研究之時,秦始皇陵考古隊的段清波、馬明志等部分學者又組成調研小組,對甲冑的選材、取材、運材、加工片材、鑽孔、打磨、拋光、連綴等環節分頭展開調研。儘管這些學者為此做了許多努力,但仍有不少疑問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破譯。顯然,秦始皇陵鎧甲坑的面世,在給了世人以重大驚喜的同時,也將一串串謎團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