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上

2024-10-06 04:49:10 作者: 岳南

  就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如日東升、光耀全球,秦俑坑考古隊江河日下、風雨飄搖,同時又在總結教訓與編寫發掘報告的雙刃劍下相互推諉、相互扯皮之時,由程學華率領的鑽探小分隊,如同二戰時期盟軍在歐洲開闢的第二戰場,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卻縱橫馳騁、連連得手,步步向前推進。

  秦始皇帝陵園模擬圖

  早在1976年秋,秦俑三號坑被發現並試掘之後,在省文物局的支持下,程學華從考古隊分離出來,單獨率領部分從當地招收的「亦工亦農」考古訓練班學員,組成一支鑽探小分隊走進秦始皇陵園,開始大規模的鑽探,以期揭開秦始皇陵地宮周圍埋葬於地下的所有秘密。

  毫無疑問,秦始皇陵在中國幾千年陵墓建造史上,可謂是最偉大、最輝煌、最令世人充滿遐想的頂級帝王陵墓,但在時間的排序上卻不能稱之為最早的。陵墓在中國的起源要早於這位始皇帝的時代。

  

  研究資料表明,最初在陵墓上築丘和植樹的陵園形式,來自春秋時代的孔子。[1]在孔子之前的葬儀極為簡單,死去的人一旦抬到野外,就挖坑埋掉,坑的上方不加封土,周圍不種樹木。有研究者認為:這種葬儀是由於當時人們的物質條件簡陋和思想方式簡單所決定的,簡陋的物質條件賦予人類一種深刻的思想內蘊,使他們相信人類來自自然的潤孕,最後必然要回歸到自然的懷抱之中。

  秦始皇帝陵園坡降示意圖,比例1:3000(王學理繪製)

  儘管殷商時代葬儀已實行棺槨和墓穴制,但仍未起陵丘。而春秋末期的孔子之所以在父母的墓穴上築起四尺高的土丘並種植幾棵小樹,實則是因為他四處奔走,怕回來時找不到父母的墓地,而無法行施其一生為之苦苦宣教的兩個字「禮制」而已。這時的孔子想不到他推行的禮儀收效甚微,而在陵上築丘和植樹卻在各國風行起來,並且愈演愈烈,直到塗上了一層濃厚的政治色彩。

  秦始皇一生討厭儒學,但唯獨在陵墓的興建上沒有拒絕孔子最先創立的在陵上封土植樹的禮制,並把它加以發展而系統化,建造了在中國封建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陵墓陵園機構,從而開創了2000多年來歷代帝王在陵墓建制上的先河。

  據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記載,秦始皇在13歲剛剛登上皇帝寶座時,他的陵園建造工程也隨之開始,建造人數最多時達70萬人。直到他死亡並葬入地宮後,陵園的工程尚未全部完成,前後修建時間達39年,其規模之龐大、建築之豪華可想而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帶著左丞相李斯和小兒子胡亥,在近侍中車府令趙高等臣僚、衛隊的簇擁下,開始了第五次出巡,也是他一生最後的一次出巡。

  大隊人馬伴著初升的旭日從都城咸陽起程,在金風麗日下出武關、過丹漢兩水域,沿長江東下分別到達虎丘山和會稽嶺。秦始皇在會稽嶺祭奠大禹,刻石頌功,並針對東南地區存在的氏族社會婚姻習俗和男女淫亂的現狀,提出了「大治濯俗,天下承教化之風,使民俗清廉」的新型封建思想。同時刻石宣示,以醒時世臣民。

  位於山東琅邪的秦始皇帝接見徐福雕像

  遣使求仙圖(引自《帝鑒圖說·遣使求仙》,明·張居正著) 秦史記:始皇帝東巡海上,遣方士齊人徐市等,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及仙人不死之藥。市等誑始皇,言未能至,望見之焉。請得齋戒,與童男女,及百工之事求之,即得之矣。始皇從其言,使童男女三千人,與百工之事偕往。徐市止,王,不來。 張居正解:嘗觀秦始皇既平六國,平生志欲,無不遂者,所不可必得者,壽耳。於是信方士之言,覓不死之藥,竟為徐市等所誑,何其愚哉!至漢武帝,亦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終不可得。迨其末年,始悔為方士所欺。乃曰: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耳!吁,亦晚矣!宜史臣表而出之,以戒後世人主之惑於方士者

  離開會稽嶺,秦始皇率大隊人馬從長江渡江沿水路到達琅邪。在方士徐福(也作徐市)的誘說下,秦始皇親率弩手進入東海尋找鮫魚作戰,並將一條巨鱗可辨、若沉若浮的大魚用連弩射死。

  當秦始皇滿懷勝利的喜悅,在琅邪台飲酒作樂之時,忽感身體不適,只好下詔西還。車隊到達平原津,秦始皇竟一病不起。左丞相李斯見狀,急令車駕速返咸陽。

  時值盛夏,如火的烈日灼烤著這支車隊,大路上瀰漫升騰著黑黃色煙塵。李斯、胡亥心急如焚,秦始皇痛苦不堪,不時發出陣陣呻吟,死神在一步步地向他逼近。

  當車隊到達河北境內的沙丘時,病入膏肓的秦始皇自知將不久於人世,彌留之際,他強撐身體,把李斯和趙高叫到跟前,讓他倆草擬詔命,傳詔在北疆防禦匈奴的長子扶蘇速回咸陽守喪。

  李斯、趙高匆匆把詔書擬好,秦始皇過目後,用顫抖的手把玉璽遞給李斯,有氣無力地說道:「速派使者送達扶蘇……」餘下的話尚未說出,便撒手歸天了。

  這位在中國政治舞台上翻雲覆雨、改天換地的一代偉人,終於走完了他那輝煌的人生旅程。死時年僅50歲,從他自稱始皇帝算起僅為12年。更令人扼腕的是,當秦始皇的屍骨進入他生前修築的那座地下迷宮時,大秦帝國已是日薄西山,只靠慘澹的光暈來照耀這塊板結、乾裂的黃土地了。

  公元前207年9月,起義軍將領劉邦率領軍隊攻克了函谷關,直撲秦國都城咸陽。這時秦始皇已命喪3年,其子胡亥也被丞相趙高所殺,帝國古船只有靠秦始皇的孫子秦王子嬰獨自支撐,並向著死亡之海做最後的航行。

  待劉邦率大軍兵臨城下,子嬰大驚失色,眼前的現狀使這位倒霉的末世皇帝清楚地認識到,大秦帝國已經徹底走向沉淪。既不能出戰,也無力守護,唯一的選擇就是開城投降。年輕的子嬰乘白馬素車,以繩套頸,手捧傳國玉璽,滿面淚痕來到劉邦跟前屈膝下跪,俯首請降。劉邦面對這位只做了46天皇帝的秦王,冷笑幾聲,命部下收起玉璽、兵符和節杖,並把子嬰看押起來,揮軍攻城而入。

  入關約法圖(引自《帝鑒圖說·入關約法》,明·張居正著) 漢史記:高祖初為沛公,入關,召諸縣父老豪傑,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苛法。』」又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享軍士,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張居正解:此可見撫之則後漢之所以興也,虐之則舊秦之所以亡也。有天下者,當以寬仁為貴矣

  至此,秦始皇東征西討所創造的偉業,僅在世上存續了15年就煙消雲散、分崩離析了。

  劉邦進入咸陽,遍召當地豪傑長老,公開宣布自己的政見:「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苛法。』」劉邦引軍離開咸陽還駐霸上,不久項羽率大軍趕來。當這支江東大軍進入咸陽後,竟在一天之內就將秦國皇親國戚800餘人,連同4000名文武官員全部斬首示眾。秦王子嬰也被項羽親自用方天畫戟扎入胸腹,扔到街心而氣絕斃命。隨後,8000江東子弟兵潮水般湧入秦宮,將財寶、美女搶劫一空,緊接著又一把大火將包括阿房宮在內的宮殿、樓閣燒成一片廢墟。這支以復仇為目的的軍隊,在東返路過秦始皇陵園時,項羽又下令挖掘陵墓、搶劫財寶,搗毀一切可能搗毀的建築。大火在陵園升起,數日不滅。70萬人費盡39年心血建築的陵園,在大火中變為一片焦土瓦礫。這是有史可查的秦始皇陵園遭到的第一次也是最為致命的一次劫難。

  之後,劉邦與項羽在中原大地上展開了爭奪最高權力的交鋒,直至項羽兵敗自刎烏江,為期4年的楚漢戰爭才告結束。

  對於「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這一悲劇性命運,千百年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扼腕嘆息,並發出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哀婉之情。可惜,歷史沒有倒轉的機會,即使項羽當年真的渡回江東,歷史也未必重新改寫它的結局。項羽的失敗絕非偶然,早在他火燒咸陽、焚毀秦始皇陵、砸碎兵馬俑之時就註定了。因為,一支連人類文化都不認識和不珍惜的軍隊,它還能認識和珍惜什麼?項羽謝世2000年後,中國大地上另一位偉人就曾清楚地指出: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斯言是也。

  劉邦稱帝後,隨著國家的日趨穩定,他下令對秦始皇陵墓妥為保護,並安排20戶人家具體負責陵園的看管事宜。劫後餘生的秦始皇陵園總算得到暫時的安息。

  自項羽的洗劫之後,儘管漢以後的歷代統治者,對秦始皇陵園都做了適當的看管,但依然沒有斷絕陵墓被盜掘的厄運,一隻只黑手不時地伸向地宮。後趙時,曾割據為王的關中人石勒和石季龍[2]兩兄弟派人來到河南,用探鏟探到了戰國時期趙簡子[3]墓的確切位置後,趁夜深人靜偷偷地挖掘起來,很快進入墓穴隧道。此時趙簡子墓已滲入數尺積水無法行進,他們便以盜墓人特有的方法製作了絞車,用牛皮囊向外排水。時值秋天,當他們剛剛將墓道中的積水排完時,外面的雨水又沿著挖開的通道灌了進來,反而積水更多。眼看著一個月過去了,積水始終沒有排除,盜墓者不得不先堵死通道,棄趙簡子墓而來到秦始皇陵,並在封土以外不遠處挖掘起來。這次他們的苦心沒有白費,終於打通了地宮隧道,盜走了隧道門旁安裝的銅柱數根。正在他們進一步向地宮深處挖鑿時,被守陵人發現,並迅速報官,才不得不含恨忍痛棄陵而逃。

  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克長安後,作為起義軍首領的黃巢本人親自下令派兵公開盜掘秦始皇陵園[4],以補充軍費和兵器的不足。這次盜掘是繼項羽之後對秦始皇陵園的第二次大規模洗劫。也就在這次洗劫之後不久,黃巢軍兵敗長安,帝國皇帝之夢也從此破碎了。

  2000多年來,民間的許多人把項羽與黃巢的失敗之因,說成秦始皇陰魂的報復,這顯然帶有迷信色彩而不能使人信服,但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人們對文化的敬畏。

  清道光年間,秦始皇陵封土遭到了暴雨流水的衝擊,陵墓北面的半腰間,也在暴雨衝擊中塌陷出一個很深的洞窟。這個洞窟被附近的岳家村一個老漢發現,並立即傳播開來。消息被一個外號叫「白狼」的當地土匪頭子知道後,他立即率人以探測陵園為由進入洞窟。令所有入洞者大吃一驚的是,這個洞窟竟通入陵墓地宮。「白狼」命人取了大批的珍寶帶出洞外,溜之大吉。守陵人得知後立即報告了官府,洞窟由此被堵死,隨之加緊了陵園的看管,洞窟再未被掘。據清朝官員推測,這個洞窟很可能是當年黃巢大軍掘陵時所打開的通道之一,掘陵的將軍在離開時,草草地將洞掩飾起來,以備將來再盜時能順利打開。但隨著黃巢的兵敗,這些當年封洞的將軍再也沒有回來。隨著歲月的流逝,洞窟也就成了不被人知的秘密。只是偶然的一場大雨又使它重見天日,從而使陵墓再一次遭到洗劫。

  清朝滅亡後,隨之而起的是天下紛爭、軍閥混戰的局面。陝西軍閥派兵挖掘了秦始皇陵,並取走了大批珠寶。這是項羽、黃巢之後又一次對秦陵的大規模兵燹。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駐西北軍隊為抵抗解放軍的攻擊,以秦陵為制高點,在封土四周挖掘出數條戰壕[5]應用於戰爭,致使面目全非的秦始皇陵園雪上蒙霜,千瘡百孔。

  千載風雨剝蝕,無數場戰爭的摧殘,使後人已無法得知陵頂封土當年的形狀。有人認為封土最初的形狀為圓錐形,有人認為是方錐形,有的則推斷為覆斗形,雖無數研究者為此爭相探討,卻遲遲未得出一致的結論。導致這種原因和狀況的自然是史料記載者的忽視,但史料記載也不是永恆不變的,關於封土的高度,西漢時記載為「墳高五十餘丈」。按當時每尺23厘米折算,封土高度應為115米甚至還要多些。風雨的沖刷無疑逐漸降低了它的高度,漢之後的官方資料沒有對封土沖刷後的高度做出詳盡的記載,倒是中國的國門被外國人用大炮轟開之後,封土的高度才有了較確切的記述。

  1906年,日本學者足立喜六來中國對秦陵做了考察後,在他的著述里有了「陵高76米,中間稍平,且有階梯,頂上廣闊平坦,陵墓近於長方形,東西寬約488米,南北寬約515米……」的記載。

  20世紀初,曾有三個法國探險者來到驪山考察,其中之一的維克多·薩加侖在1917年這樣描述秦始皇陵:「是中國現存陵墓中最為不朽和高大的一座。它每一邊都長於1000英尺,有150英尺高,外形經過精心設計,共有三層起伏的封土,就如一座小山一層層疊在一起……」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作為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予以公布。同年,陝西省文管會王玉清等考古、文物管理人員對陵園進行了勘察和測量,這時的陵頂封土已被雨水沖刷到不足當初高度的二分之一,僅為43米。

  當然,王玉清等人這次的勘察對陵區文物的分布及地下深埋的秘密仍一無所知。要真正弄清陵園的一切,還要等到兵馬俑被無意發現後程學華率考古鑽探小分隊到來之時。

  1976年秋天,在清風吹拂中,程學華翩然而至。

  注釋:

  [1]據《禮記·檀弓上》記載:「孔子既得合葬(父母)於防,曰:『吾聞之,古也墓(壙穴)而不墳(積土)。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2]石勒,即後趙明帝(公元319—333年在位)。石季龍,原名石虎,字季龍,石勒之侄(或說石勒之弟),石勒死後廢其子石弘,自立為帝,即後趙武帝(公元334—349年在位)。石勒與石虎好盜掘墓冢,據《晉書·載記石季龍下》云:「勒及季龍並貪而無禮,既王有十州之地,金帛珠玉及外國珍奇異貨不可勝記,而猶以為不足,曩代帝王及先賢陵墓靡不發掘,而取其寶貨焉。」

  [3]趙簡子,即趙鞅,又稱趙孟。春秋末年晉臣,六卿(趙氏、魏氏、韓氏、范氏、智氏、中行氏)之一。自晉定公十五年起(公元前497年)為晉政,歷時33年。

  [4]關於黃巢盜掘始皇陵一事,始見於明代都穆的《驪山記》:「昔項羽、黃巢皆嘗發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之中,此特其虛冢。』其言當必有所授也。」此說被清代一些文人反覆轉述。如袁枚的《過始皇陵》一詩說:「生則張良椎七荊軻刀,死則黃巢掘之項羽燒。居然一抔尚在臨潼郊,隆然黃土浮而高。」《臨潼縣誌·紀事》云:「右門石樞猶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項羽、黃巢皆當發之。」

  [5]此戰壕遺蹟位於封土頂部及中腰第二階梯部分,寬70—100厘米,深約80厘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