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外環境與風險類別(風險成因與事故模型)
2024-10-05 16:00:32
作者: 錢俊偉 方翔
下圖是《山野》雜誌統計的2017年—2020年我國登山戶外運動事故類型統計圖。可以看到,導致事故的具體風險多種多樣,其中迷路和滑墜的頻率最高。
上圖涉及的各種風險可以按一定規則進行分類總結。NASA在分析事故原因與建立對策時採用「4M」法,即人(Men)、機械(Machine)、媒介或環境(Media)、管理(Management)。類似地,在分析戶外運動的風險時,我們也可以將直接的風險因素分為環境因素、人為因素、裝備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是指地形和天氣兩大因素,還包括動植物、路況等。戶外運動中遇到的風險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例如:陡峭、崎嶇、狹窄的路段可能導致摔傷骨折甚至墜崖;雨、雪、霧、冰雹、雷電、大風等惡劣天氣可能導致迷路、跌倒甚至失溫;有毒昆蟲、毒蛇則可能導致中毒,等等。
常見的地形地貌包括坡地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凍土地貌)、風成地貌(黃土地貌)和海岸地貌。
坡地地貌多表現為陡坡、碎石坡等,可能導致落石、山體滑坡等危險。
流水地貌表現為片流、洪流、河流等,連續降雨後可能導致洪水泛濫。
岩溶地貌(又稱喀斯特地貌)指的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的破壞和改造所形成的水文和地貌現象,由於其地質結構不穩定,因此可能導致地表塌陷。
冰川地貌出現在極低高緯和高山地區,大氣降水以固體降水為主,終年積雪。可能的危險包括低溫、滑墜、掉入冰裂縫、雪崩等。
風成地貌和黃土地貌主要分布在大陸內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可能導致的危險包括乾旱、沙塵等。
海岸地貌是一定寬度的陸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帶,可能會出現溺水、海嘯等危險。
山區的氣候特點是小氣候、變化快、難預測,其晝夜溫差大,且受海拔影響大。許多事故都是因為山區快速變化的惡劣天氣造成的。在山區進行戶外運動時,天氣的變化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除了環境因素,風險的成因還可能是人為因素,包括身體狀況、經驗、技術、心理和溝通交流等。隊員中如有體能不足、缺乏鍛鍊者,那麼在長時間的運動後可能導致體力透支、抽筋;如果有隊員經驗或技術不足,在進行一些有技術難度的操作(例如:攀岩的先鋒攀爬、滑雪場滑高級道)時可能導致事故;如果心理、溝通交流方面有障礙,可能導致心態崩潰、團隊關係破裂,進而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裝備因素也是風險的成因之一,包括個人裝備、技術裝備、後勤裝備(物資裝備、醫療裝備、通信裝備)等。裝備準備不足是戶外運動中導致風險的一大重要因素,例如:缺乏一定的保暖服裝可能導致在低溫環境下的失溫,沒有檢車就上路可能導致在野外半途中出現故障,缺乏食物、醫療物資、通信設備都可能導致相應的風險。此外,裝備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導致風險的因素之一。
在「4M」法中,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管理因素,它在戶外運動中的對應物是活動的組織因素,屬於風險發生的間接因素。如果組織者對環境的預先了解不足,如缺乏對地形的了解、沒有調查好天氣狀況等,這些既可能導致隊員在裝備上準備不足,也可能導致隊員產生麻痹大意的心理,進而間接導致風險的發生。除了管理因素,如果還需要剖析更深層次的原因,則還包括社會心理因素。例如:有經驗者常常容易犯的「過於自信」的錯誤,歸因理論(不願承認自身失誤而總是歸結於外部因素,導致相同風險頻繁發生),風險自我平衡(由於新的安全裝置出現,導致準備冒險的量級增加),等等。如果不嚴格區分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管理因素、社會心理因素也可以簡單歸為人為因素。
環境因素、人為因素(管理因素、社會心理因素)、裝備因素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綜合在一起、共同導致風險的發生。根據事故軌跡交叉理論,事故是許多相互聯繫的事件順序發展的結果,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在各自發展過程中(軌跡)發生了接觸(交叉),傷害事故就會發生。以野外徒步過程中的滑墜風險為例。一次滑墜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環境因素可能包括地形比較崎嶇狹窄、雨雪天氣比較濕滑,人為因素可能包括體力不支、忙於拍照而不注意腳下,裝備因素可能是穿了不適宜的鞋,等等。為了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應對風險和預防風險,我們有必要這樣全面分析導致風險的因素。
除了按照成因進行劃分,風險還可以按照性質進行分類,其中最主要的是人身傷害,例如,陡坡滑墜、扭傷、迷路、滾石、洪水、泥石流、失溫、毒蛇咬傷等,也包括經濟損害、聲譽損害等。此外,風險也可以按照發生的主體進行劃分,包括人、組織、社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