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戶外路線評估標準
2024-10-05 15:59:32
作者: 錢俊偉 方翔
一些戶外運動專門領域有專用的難度分級標準,如競技登山、攀岩、抱石、攀冰等。對於一般的戶外線路,國內暫時沒有通行的強度、難度評定標準。在通常情況下,評估一條戶外線路需要考慮活動環境、危險性、強度、技術要求四方面。
1.活動環境
戶外運動的活動環境因海拔、氣候特點、開發程度、危險性等呈現出不同的特徵。按照海拔分類,可劃分為海拔低於3000米的常規山地、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與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雪山。在高緯度地區,有的海拔較低的雪山也有較高的危險性。按降水量、植被類型與地表狀況分類,有中低緯度地區的叢林雨林,氣候乾燥、地形開闊的沙漠戈壁,以及常規山地冬季的冰雪環境等。一些具有高度危險性的活動環境稱為極限環境,如高海拔雪山、無人區穿越、洞穴探險等。
2.危險性
危險性是指發生意外,危及參與者生命健康的可能性。它與活動環境、強度、技術難度密切相關。
無危險:開發充分的一般旅遊景區,路線明確、環境溫和的休閒遠足。行程短,強度低,適合親子游。
低度危險:強度、難度不高的常規野外徒步、攀岩、滑雪等活動。有一定的發生意外情況的可能性,沒有特殊技術要求,需要具備一般的生活常識與較好的心理素質。
中度危險:難度較大的山地、攀岩活動,未知領域的穿越探索活動,行程較長,強度較大,需要一定戶外經驗和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團隊協作能力。
高度危險:極限環境下的活動或需要特殊技能的大強度活動,環境艱苦,不確定因素多,持續時間長,強度大,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技能。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3.強度
強度指消耗體力的程度,一般與高負重、長距離、大爬升有關。
低強度(休閒運動):一般休閒旅遊,郊遊聚餐,無特殊服裝、體能要求。
中等強度:2日以上常規山地活動,每日行程少於20千米山路,輕裝或15千克(男性)以下負重,單日爬升高度700米以下,1~2次宿營。無技能要求或技能要求低,一般身體健康者即可參與。
高強度:多日常規山地活動,每日行程20千米以上,單日爬升高度700米以上,重裝(15千克以上),3次以上宿營。有一定體能與裝備要求。
極高強度:極高強度常規山地活動,極限環境下的連續活動,非常規山地活動。條件惡劣,疲勞程度高。行程長,負重大。對體能、裝備、意志力要求高。
4.技術要求
常規登山活動主要要求參與者掌握基本的山地行走技巧、各種常規裝備的應用、簡單的露營技能。對於團隊組織者有更多計劃、應變、決策的要求。
特殊環境下的戶外活動還要求具備應對特殊環境的能力,如溯溪、冰雪地面行走、簡單的攀岩等。
一些專項戶外活動有其專門的技術要求。如攀岩、繩降、滑雪、滑翔、雪山攀登等。
5.兩種常用的戶外運動分級
國內尚無官方的戶外運動分級標準,但民間戶外運動組織多有制定內部的評定標準。以下列舉兩種常用的戶外運動分級標準。
(1)強度+危險性
用A、B、C、D分別代表極高強度級、高強度級、中等強度級、休閒級。用3、2、1、0分別表示高度危險、中度危險、低度危險、無危險。引入「+」「-」符號標註同一級別下的高低差別。如A3表示極高強度高危險活動,如高海拔高難度雪山攀登;C+1表示中等偏高強度低危險活動,如強度較大的常規山地徒步。
(2)5級難度等級標定
0~2級難度:有明顯道路和山路,戶外行走攀登路線較緩,坡度低於45°,一般人都可以勝任。
2.5~3級難度:有較難辨別的山路或無路,坡度介於50°~70°,部分地方有難越溝坎、雪坡或碎石坡,較複雜的原始森林穿越,部分地段需藉助繩索。
3.5~4級難度:有陡峭岩壁上下、環境複雜、容易迷失的原始森林;70°~80°山壁徒手攀登,多處需藉助繩索,穿越路線長,攀登困難,部分地段可能無法通過而迂迴前進。
4.5~5級難度:行走攀登路線很長,有永久冰壁和混合攀登,特別困難。
喜馬拉雅等高海拔山區及無人涉足的偏遠地區,攀登難度和危險性非常大。
五、制訂行程計劃的一般步驟
制訂一份行程計劃可以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① 確定大致線路;
② 標出關鍵點,設計應急方案;
③ 估算行進時間;
④ 劃分每日行程並填寫行程表;
⑤ 標註其他注意事項:估定行程強度、難度、危險性與技術要求,必要時標註對參與人員的基本要求。
1.確定大致線路的一般方法
要確定一次戶外運動的大致路線,最常用的方法是查看各種戶外平台上戶外愛好者們分享的遊記、航跡等資料。大多數成熟路線的資料都很容易找到。
這些遊記基於親身經歷,會對沿途情況做比較細緻的描述,參考價值高。聯繫有經驗、熟悉當地路線的嚮導也可以進一步了解路線情況。
2010年,中國登山協會制訂《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標準實施細則》;2018年,各部委聯合研究制訂《百萬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以保持原始現狀為主,就地取材進行建設,有明確建設標準與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儘量做到科學健身與減小環境衝擊的統一。在選擇戶外運動線路時,可以優先利用已建成的國家登山健身步道。
一些經驗豐富的戶外運動參與者還會藉助地形圖、植被分布等自行擬定線路。由於缺乏實地資料,現實情況可能與事先預計存在出入,這就要求參與者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應變能力,不建議初學者嘗試。
2.關鍵點標註
在確定了大致路線之後,還需要對路線上的一些關鍵點有所了解,以便行進途中辨別方向,調整行程,處理突發情況。根據關鍵點信息,對路線做進一步調整。
(1)行進途中的路標點
在行進前清楚了解何處有標誌物,何處有岔路口,有利於行進途中更方便地判斷自己所處的位置。選定路標點後,可以按順序標號,並儘量熟記這些路標點,以便行進途中進行對照。
如果途中有通行難度較大的路段,也需要進行標註。
(2)紮營點與備用紮營點
標註出途中適合紮營的地點,並留出未按計劃到達時或因其他原因不能使用原定紮營點時的備用紮營地點。紮營點的選擇原則參見《戶外運動野外宿營基礎技能》一章。
(3)附近的就醫點
在行進前查詢附近的衛生院、醫院地址及交通方式。一旦遇到需要就醫的突發情況,確保能用儘可能短的時間到達醫院。
(4)緊急下撤點與緊急下撤方案
在路線上標註一旦發生意外可用的下撤點與下撤路線,了解下撤路線的路況。緊急下撤方案的制訂原則一般是:選擇能夠最快到達可供車輛行駛的公路的路線,方便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5)信號點與求援方案
山地中一些地方可能沒有信號,當被困山上或發生意外情況時,有時需要向外界尋求援助,這時就要尋找信號點,撥出求救電話。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尋找附近有村莊或基站的地方,高地信號往往也比較好。可以通過查閱遊記或詢問走過路線的人獲知信號點。此外,還應事先查明附近救援組織的求援電話,明確不同情況下的求援方案。
3.估算行進時間的一般方法
制訂行程計劃還需要估算路線強度與行進時間,制訂大致時間表,安排休息時間與休息點。
估算行進時間的常用方法是奈史密斯定律(Nasmith's Rule):徒步時間=(徒步距離÷徒步速度)+(上升高度÷上升速度)+(以上求得的小時數×5分鐘)
對於體力優秀的徒步者來說,以上幾個數據的估值是:徒步速度=3200m/h
上升速度=305m/h
最後加上的時間是按每小時休息5分鐘設定的休息時間。
例如,從A地到B地圖上距離23km,上升800m,則有:徒步時間=(23km÷3.2km/h)+(800m÷305m/h)+(以上求得的小時數×5分鐘)≈10h50min
普通戶外愛好者應用這一公式,需要加上15%~30%的時間。
對於剛開始接觸戶外運動的一般隊伍,也可以大致按照以下數值計算:易於行走的常規路面:3~4km/h。
一般下坡和平路:2~3km/h。
常規上坡:1~2km/h。
陡坡、灌木密集等行走難度較大的路面:<1km/h。
另一種計算方法:
行進時間=(圖上距離÷平地行進速度)+(上升高度÷上升速度)+(下降距離÷下降速度)+休息時間平地行進速度=4km/h
每上升0.4km,增加1h。
每下降0.8km,增加1h。
例如,從A到B圖上距離10km,其中上升400m,下降400m。則有:行進時間= ( 1 0 k m ÷ 4 k m / h ) + ( 0 . 4 k m ÷ 0 . 4 k m / h ) +(0.4km÷0.8km/h)=4h
隊員體力、負重情況、天氣情況均會對行進時間產生影響,在實際估算時間時,最好能以本隊伍歷次訓練情況為參照。對於經驗不足者,應當預留更多時間,以便應對意外情況。一個隊伍的行進時間估算應該以速度最慢者為準。
行進間休息的安排一般是:出發20~30分鐘之後第一次休息,提醒隊員及時調整衣物。之後每隔50~60分鐘休息5~15分鐘,充分放鬆,增減衣物,飲水和適當食用行動糧,補充能量。如果從上坡轉向下坡,中間往往需要安排休息時間,調整衣物和裝備(護膝、登山杖等)。休息點要遠離可能有落石的地點,儘量選在相對開闊平坦的安全地帶,避免擋住行進路線。
4.行程設計與行程表
在充分了解路線情況之後,要綜合考慮隊伍實際情況,基於本次戶外運動希望達到的目的,進行每天的路程劃分,設置休息點與午餐點,選擇營地,設計應急方案。在地圖上標註最終路線與路標點,並填寫行程表。
行程表應與地圖配合使用,通知到每個隊員。與地圖一起列印並隨身攜帶,做好防水措施,以便隨時核對隊伍行進情況。
註:
方位角是指從某點的指北方向線起,依順時針方向至目標方向線之間的水平夾角。
每個路標點之後的路線描述是前一個路標點到此路標點的路況描述。
思考題:
1.地圖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什麼是標定地圖,標定地圖有哪些常用方法?
3.如何在野外辨別方向?
4.什麼是坡地重力地貌?
5.山區氣候有哪些一般特點?
6.在評估一條戶外路線時,應當考慮哪些因素?
7.請運用課文中提到的方法,舉例說明如何估算隊伍的行進時間?
8.如何制訂一份行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