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閒教書為人仗義
2024-10-04 18:41:49
作者: 羅鳴
中國社會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辛亥革命期間,在封建專制制度的反動統治下,國勢日漸衰落,飽受世界列強的欺凌。廣大人民群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過著極端貧困的生活。
中國無數志士仁人,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反對外國的侵略,改變國弱民貧的面貌,前仆後繼,反覆摸索,試圖尋找一個救國救民的最佳建國方案,但都沒有成功。辛亥革命打開了社會進步的大門,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並為此後革命鬥爭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但是,辛亥革命並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能夠領導這場革命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它不可能使中國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獨立,更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隨之而來的卻是盤踞在中國各地的軍閥們各自為政,形成四分五裂的割據局面。
由於軍閥之間的連年混戰,廣大群眾雪上加霜,處於更加貧困的狀態。這使鄭佑之大失所望,重新陷入彷徨、苦悶之中。
鄭佑之在軍隊中心灰意冷,解甲歸田回到家鄉後。好在妻子李坤俞用心用情安慰丈夫,他們才度過了一段歡樂時光。與妻子分別半年多,沒有想到坤俞的病不但沒有好轉,好像比以前更加嚴重了,在深夜裡往往一咳嗽起來就止不住,令丈夫好生心疼。
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回到家不久,鄭佑之就應邀到當地的學校,開始從事鄉村教育。平日裡,他除了教書育人,堅持讀書寫作,也幫助李坤俞打理家務,竭力照顧身體不好的妻子。
每當鄭佑之離開學校、離開家門,走在山鄉里,看到的是滿目蕭條,到處地荒田干,民不聊生,日子煎熬。在這時他常聽到看到的是貪官污吏欺負百姓,兵匪四處橫行,惡霸紛紛猖獗,以致家鄉十室九空,紛紛逃難他鄉。
面對慘不忍睹的狀況,鄭佑之的胸中湧起了前所未有的心痛,痛得他寢食難安,痛得他淚滴胸襟,感覺日子沒法正常地過活了……
1917年春節後,鄭佑之帶著生病的李坤俞離開畫象嘴,舉家遷居榮縣五寶鎮岳母藍明富的娘家避難。在這期間鄭就到當地學校教書。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李坤俞一直體弱多病,以致同鄭佑之結婚6年了也沒有生育。後來,病情逐漸嚴重,發展成肺癆,常常吐血不止。鄭佑之在藍家借住時,一面到當地的學校教書謀生,一面為妻子請醫治病,一面受藍家人之託做家庭教師。
那年春天,城裡起了兵變,亂兵闖到鄉下,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那樣的亂世之中,伯陽嘴一帶也是盜賊蜂起,居家不安。為避免預防匪患,家人受損。藍明富就叫丈夫李鴻緒帶著12歲的么女端女兒(李坤泰的小名)、10歲的小兒子李紹唐,投奔五寶鎮娘家生活,她同大兒子李席儒等5個兒女留在伯陽嘴照看家業。
在大女李坤俞他們到了五寶鎮還不到一月,李鴻緒就帶著一雙小兒小女來了老婆的娘家,與大女婿他們生活在一起。么妹小弟與鄭佑之他們同住在一個院裡,他就責無旁貸做起了李坤泰和李紹唐的家庭老師。
鄭佑之知道李坤泰從小就喜歡讀書、追求人生夢想。因此,他之前就對她因勢利導,一直關心幫助她,為她指引人生前進的航向……
李坤泰他們來到五寶鎮後,與大姐他們同住一個院、同吃一鍋飯。鄭佑之當時在當地一個新學堂教授國文和算術。李坤泰和小弟也有幸成為他的學生。
鄭佑之教的是白話文,更加淺顯易懂,算術則更加的經世致用。所學的教材,不同於一般私塾,都是從城裡買來的。而大姐夫又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路,對年幼的李坤泰影響極深。
鄭老師比其他老師要開明得多,他不但給學生教授文化知識,而且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培養: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做什麼樣的人,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更加廣闊的空間發展。
李坤泰的書桌里藏有蝴蝶,鄭佑之見了,不僅不責罵她,還笑著對她說:「這是由毛毛蟲變成的。蝴蝶在花中飛舞,一是為了採食花蜜,二是利於植物結出果實。」
鄭佑之能講出各種事物發展的緣由,能講出一棵草、一朵花、一條小蟲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凋謝或消亡的。在鄭佑之循序漸進的講解中,李坤泰逐漸明白了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生存、發展、滅亡的規律——
草每年都會枯萎,來年春天又會長出嫩綠的葉子,正如古詩所云「一歲一枯榮」;花朵、花粉、果實、種子的因果聯繫;蟲、繭、蝶的故事……
不經意間,鄭佑之給李坤泰打開了一扇神奇的思想大門,大門裡有大自然、有社會、有人生。她就像海綿一樣瘋狂地吸收知識的養料,如痴如醉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暗下決心要向大姐夫學習,今後像他一樣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每天上完課,李坤泰都要和弟弟一起做習題、寫字、造句。吃過晚飯,鄭佑之就坐在桌邊看書或給朋友寫信。三個人一張方桌,守著一盞微弱的桐油燈。而這時小小的端女兒心裡就開始惦記著:雞籠關了沒有?鴨子回屋了嗎?鄉間的孩子是不是又在捉迷藏了?她的心裡覺得憋屈,總想出去走走看看。
七夕節的晚上,鄭佑之布置作業出去了。李坤泰記起了民間傳說,知道今天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她就想在月幕里,看看牛郎織女相聚的情景。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李坤泰帶著弟弟紹堂溜進了竹林,抬頭痴痴地望著月色明亮的天幕,期待著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
靜邃的星空、像燈火的螢火蟲、幽深的竹林、鳴叫的昆蟲……除了這些夜幕下的自然現象,天幕中的奇蹟總是盼不出來。眼花了,腿麻了,什麼也沒有看見。
「我困了。」紹堂打著哈欠說,「我先回去睡了。」弟弟執意回去了。可固執的李坤泰獨自留在竹林里,她想一定要看到牛郎織女相會的場景。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李坤泰的頭越來越重,上眼皮和下眼皮總是不停地打架,她不停地揉著眼、拍著頭,但還是抵擋不住瞌睡蟲鑽入身體,漸漸地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天黑盡了,夜幕深沉,李鴻緒沒有看見李坤泰,就問睡在床上、一臉矇矓的李紹唐,才知道李坤泰在竹林里,等待看牛郎織女相會的場景。他就出門找尋,在一叢竹子下發現端女兒已經睡著了,他就輕輕地把她背回屋。
第二天上課,因為李坤泰姐弟兩人都沒有交作業,鄭佑之很生氣,罰他們當天做兩倍的作業。
「鄭老師莫生氣,我馬上就做好!」李坤泰立即向鄭老師保證。然而,誰知情急之下,她做的作業錯誤百出。鄭老師在點評她做題出現的錯誤時,其他同學就幸災樂禍地哄堂大笑。這對自尊心強的李坤泰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打擊。
臉一會兒紅一會兒白。淚水在李坤泰的眼眶中打轉,她抿著嘴,飛快地做著習題。
從此,李坤泰和以前不一樣,讀書的時候更加認真,老師布置的作業必須完成後才去玩耍。
是年夏天,鄭家的佃戶唐大興的父親,從左跳子家中趕來五寶鎮向鄭佑之報告說:「這段時間古羅場的土匪更凶了。我們替你保管的10多石黃谷,昨天被趙海廷、陳四等人串通一夥土匪,竟在大白天估倒把穀子搶走了。因為大興出面阻止,與趙手下的人發生打架。趙海廷就把大興抓走了,我就跑來你給報個信,請二少爺想辦法、打主意……」
聽完唐大叔的報告後,鄭佑之滿腔怒火地說:「真是無法無天啦!搶了我家穀子,還敢打人抓人,我一定要找那幫強盜算帳的。唐大叔你先回去吧,我的穀子被土匪搶了,不會怪你的,現在是救出大興要緊。」
鄭佑之是一個血氣方剛的正直青年,看不慣官場爾虞我詐的污穢行為,平時就是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男人。這天他待唐大叔走後,鄭與在病中的妻子商量說:「我回去處理此事。」徵得妻子的同意後,隨即告別藍家人獨自返回畫象嘴。
回到畫象嘴,鄭佑之立即進行走訪調查,獲悉趙海廷這個惡霸,為人陰險狡詐,經常魚肉鄉里,勾結當地土匪橫行霸道,時常欺壓百姓。而此次趙帶著家丁陳四等人,夥同土匪來搶鄭家的黃谷,受到唐大興的阻撓後,出手就打。趙家族大人多、錢多當官的也多,就仗勢欺人,做了不少惡劣的勾當。這次還惡人先告狀,稱大興偷盜,將其抓走送進了縣府的監獄。
掌握了趙海廷的大量罪行後,鄭佑之義憤填膺,勇敢地站出來為唐大興打抱不平。1917年7月13日,據實向縣衙寫了控告趙海廷罪惡的呈文:《為唐大興被誣致本場當事函》
當事諸公鑒:
唐大興被賊報誣一事,是非黑白,久在洞鑒之中。延至今日,昭雪、傳送,兩無一行。申實惑之……唐大興本是阻擋土匪搶劫,與其發生打鬥。趙就令其家丁陳四,反把唐抓走送進監獄。此事在古羅人人皆知,則趙實屬首惡也,豈可令為首者逍遙法外,而無辜者卻受法令冤乎;唐大興非賊耶,則陳四、曹三惡人之誣報,又豈可令善良者含冤,而頑惡者得意乎!唐大興受誣,如今還在囹圄之內,就其何因?
諸公本場代表,有除暴安良之責。申,本場分子,家中黃谷被趙家搶劫,有發言表意之權,唐大興之昔傭於申,是個本分之人,本無盜賊行為。吾理應行仗之責。法理、情理、天理,事證、物證、人證,精心審察,是在諸公,不勝待決之至。是以據實呈明,懇請註銷,以杜嫌疑而免貽累。此乞。
在鄭佑之的親自干預之下,唐大興很快被獲釋。當地父老鄉親,對鄭不畏權勢,敢於仗義執言的行為,十分欽佩,大加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