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鋼絲式的個人成長
2024-10-04 17:16:12
作者: 韋志中
現在很多人都在談成長,那麼什麼樣的成長是符合個人成長路徑的呢?成長是有規律的,具有普遍性。對於我而言,在從事心理諮詢的這些年裡,我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一種心理成長模式。我把自己的這種成長稱為「走鋼絲式的個人成長」。那麼什麼樣的成長是「走鋼絲式的個人成長」呢?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在教育學當中有一個最近發展區的概念。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的水平,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能達到的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在最近發展區進行活動能發揮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做事情時把自己放在最近發展區的位置,不斷挑戰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最近發展區達到下一個階段的水平。不同的人對待最近發展區的方式不同,他們的成長發展速度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蹲馬步。以前蹲馬步我可能蹲個10分鐘。但是10分鐘後我就難以堅持下去了。以前我學武的時候練蹲馬步,如果堅持不下去了老師就會拿一個鞭子來懲罰我。要是在蹲馬步的時候不標準,起來就是一鞭子。那時候在沒有外界懲罰的情況下,10分鐘是我的極限。但是如果用鞭子逼你一下,你可以蹲到11分鐘。那麼從10分鐘到11分鐘的這一分鐘就是你蹲馬步的最近發展區。如果說你每次蹲馬步蹲10分鐘就不蹲了,那你的最近發展區就發展不起來。你不能繼續往上面提高,這樣你提高的速度就會很慢。你不去挑戰自己,不往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去發展,這樣自己的水平就不會提高。如果每次你都多蹲一會兒,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提高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的水平,你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最近發展區的水平了。之前10分鐘到11分鐘這是你的最近發展區,當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每次不怎麼費力蹲馬步就能蹲到11分鐘了,這時候你的最近發展區就提高了。
一個人的學習是這樣的,遷移到個人成長,心理成長,最近發展區也是變化的。比如說面對問題時,我的心理抗壓能力現在是6分,這6分之內的事情我能扛得住。但是超過6分的事情我就很難抵擋得住。如果這時候不放鬆能達到7分。6分到7分這1分的提高是可以提高你的抗壓能力的。從理論上講,一個人的抗壓能力越強,他的承受力越大,壓彈力越大。岳曉東博士提出一個理論觀點,關於壓彈力。它原本是物理學中的概念,指的是物體接受壓力時的反彈力。接受壓力之後又反彈回去,連續幾次之後都能反彈回來,那麼它的反彈力就會提高。一個人的壓彈力越高那麼他的心理空間、包容度、安全度以及在面對問題時的承受力都會提高。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的壓力能提高人們的動機和表現。根據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各種活動都有最佳的動機水平。動機過於強烈或動機不足都會使工作效率下降。一個人的壓彈力越高,他的抗壓能力就越好。
一個人的心理成長是不斷發展的。比如拿走路來形容,走路是不累人的,如果你跳著走呢,那樣難度就會增加一些。走路的時候你不用那麼集中注意力,但是跳著走你就要集中注意力了。有些人更喜歡挑戰,那他就會尋找不一樣的方式來進行。有些人不在地上跳著走,而是在平衡木上走。在平衡木上你就要不斷找平衡,平衡自己的位置,以免自己掉下來。除了平衡木之外,我還會挑戰另外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比走平衡木更難,那就是走鋼絲。我這個人喜歡做有挑戰性的事情,一件事情做了幾次之後,那我到後面就會給他升級,不斷加大難度,不斷突破自己,提高自己最近發展區的水平。
很多人會覺得為什麼要這樣折騰自己,一件事情做好了你有了經驗,按部就班輕車熟路去做就可以了。但是我不是這樣的性格,我喜歡的就是不斷提高自己,挑戰自己,遠離自己的舒適區,走進最近發展區,還不斷超越自己的最近發展區。但是有些人不喜歡這樣做,他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裡面,不願意出來。像我是走平衡木、走鋼絲的,他們有時候走路,有時候就直接爬行。他們不願意成長,滿足於自己的現狀。
面對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我是不斷挑戰自己的,不斷突破上限。對自己的成長我是有些狠的,敢對自己下狠手,不給自己留有餘地。這樣的方式身邊的人一般是受不了的。如果我晚上不睡覺,我會整夜給大家開會,談成長。他們就制訂了一個規則,說為了韋老師的健康,韋老師晚上10點鐘要睡覺。原先我以為大家關心我,我就答應了。後來發現大家說要寫保證書,保證晚上11點前要睡覺。我簽了名,大家都是見證人。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大家受不了,才用這樣的方法。對於我而言,我習慣了不斷挑戰自己的時間。在事情上我也是越難越不好做的我就越要去做,做這樣的事情能讓我獲得成長。每天我都會去自省一些東西,討論一些東西,我不會那麼輕易放過自己,我不允許自己不成長。這是我的成長模式,但是每個人都要學我的成長模式嗎?不是這樣的。你有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心理成長的模式和規律?
作為一名心理學工作者,我們是承載著一些責任的。通過心理學你能更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學心理做心理學的過程中你可以不斷地提升自己。心理諮詢中說助人自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心理諮詢中心理諮詢師也是在不斷學習中的,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幫助了自己。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諮詢師需要一輩子去學習。
有很多人之所以心理得不到成長,是因為他總把自己放在舒適區。在這個區域裡,他感覺到舒適、安全、放鬆、穩定。在這個環境中它是可以掌控的。很多人習慣於享受舒適區的安逸,不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活動,因為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需要很大的勇氣,非常具有挑戰性。
就我上課而言,如果我為了讓大家覺得我現在講課講得還可以,不向自己發起挑戰,不把自己放在最近發展區域,不去創造新的東西,只是把課件做得非常精美,這樣就是把我自己框住了。一直待在舒適區,就很難再有創造性了。不去挑戰自己,故步自封,可能暫時躲進避風港了,但長久停頓止步,只會被社會淘汰。
一個人要想心靈成長,就看敢不敢把自己放在最近發展區的最高峰。很多人不敢,總是有很多的理由。他們害怕失敗,害怕自己努力沒有收穫。他們不敢嘗試,因為他們在乎別人的目光,害怕別人看到他們的弱點,他們希望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在他人面前。
一到關鍵點的時候,要出他們「丑」的時候,要暴露自己平時不願展現的那一面的時候,他們就會規避掉。因為他們害怕別人看到他們的不好,擔心別人會對他們產生不好的評價,內心會恐懼,所以不願意交出自己。問題是最好的成長時機。問題即機遇。如果你規避問題,不敢呈現問題,也儘量避免不要有問題,就失去了成長的契機。
人就是在這樣的不同發展水平區域內,在發展過程中分道揚鑣,不知不覺地人和人就不一樣了。你是做一個爬行的人,還是走著的人,還是一走一跳的人,還是在平衡木上的人,還是走鋼絲的人?
人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經歷不同的事情,收穫不一樣的體驗。在這段旅途中,你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正如我是長期把自己放在最近發展區的人,並且將自己放在最近發展區的最高點。正常人走路是在平地一步一步地走,我想提高自己的水平,就經常一走一跳,蹦起來,有時候跑起來。有時候走在平衡木上、鋼絲上,不循規蹈矩,永不止步,一直在路上,不斷前行。我們要敢於挑戰自己,去走一走鋼絲,把自己放在最近發展區的最高峰。正所謂「心靈成長一小步,人生幸福一大步」。我們不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有一句話叫「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一個人敢於把自己交出去,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向自己發出挑戰,不斷更新自己,不斷實現螺旋式上升,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會發生很大改變。人的潛力無限,不要給自己設限,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在最近發展區內,我們要敢於嘗試,相信自己,不斷看到自己的不同,實現螺旋式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