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反而更好
2024-10-04 17:16:03
作者: 韋志中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要與他人進行心靈上的聯結,幫助他人梳理心理問題,啟發別人的心靈,解決別人的心理疾患。心理諮詢師的責任重大。當諮詢師,做了就要認真做,不能任由自己去出錯。如果諮詢師在這個時候出現問題,傷害的不僅僅是來訪者,諮詢師自己也會承受一定的心理壓力。
曾經有一個來訪者,他整夜睡不著覺,總認為別人要害他,擔心自己會死,具有心理障礙。他不敢坐飛機,不敢坐汽車。家裡人勸他去看心理醫生。他們就查找了當地最有名的心理醫院與心理專家,認真了解信息,然後選擇了一個時間預約了那個最有名的心理醫生的號。別人都說這個心理醫生的號是很難預約的,因為他是當地最有名的精神科的主任醫師。很不巧的是,這個來訪者去了之後,心理醫生自己有點事情,心情不好,影響了他的工作。那個心理醫生跟來訪者隨便說了一些然後就開了些藥給來訪者。這個來訪者感覺很不舒服,回去後也沒有吃藥,他也不再相信心理諮詢與治療。後來別人把我推薦給他,他說我已經去看了最好的心理醫生,他都解決不了,其他人肯定也是不行的了。所以之後他再也不同意去看心理醫生了。他認為所有的心理醫生都不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他沒有去找那個最好的心理醫生之前他還是抱著希望的,他不了解心理治療是什麼樣的,通過外界的描繪他認為自己的病還是有可能會好的,但是見了心理醫生後他的那點希望被打破了。這樣的一個心理醫生就會讓來訪者對所有的心理醫生持否定態度。
請記住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諮詢師自身沒有成長好,對來訪者來說不是幫助而是傷害。有時候諮詢師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做了真的能幫助到別人嗎?有的時候諮詢師做了還不如不做。目前很多的心理諮詢有一個這樣的現象,諮詢師幫助來訪者會詢問來訪者的問題,然後運用自己所擅長的心理學流派的技術與理論來進行這個諮詢,這些都沿著一個思路。問清來訪者的問題,考慮諮詢師要做些什麼,來訪者要做些什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很少有人會進行反向思維式思考。我們不要去做什麼,哪些事情我們不做就會好。我們讓來訪者感受到哪些事情不做了情況就會變好。
當你去醫院看病,症狀是腸胃不舒服,醫生會根據你的症狀開西藥給你。當你去中藥館,他會詢問你平時的生活習慣,生活的地方與環境。之前我去中藥館,因為我嘴裡總是起泡,那個醫生問我住哪,我說廣州。廣州夏天的時候很潮濕又悶熱,所以會把一些降火的食材放在湯裡面。我是一個北方人,沒有學習廣州人這樣的飲食方式,所以我就經常上火。後來醫生就建議我改變自己的飲食方式,少吃煎炸類的食品,少吃辣。這個時候醫生不僅僅是幫助你解決問題,同時也是在告訴你問題如何才能不發生,當你不去做的話這個就不發生了。我說自己很喜歡吃辣的東西,那要怎麼辦?醫生說了一個字:「戒。」好多人身體出現問題就是因為戒不了。因為戒不了煙,人們可能會產生支氣管炎,對肺部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戒不了酒,人們的肝容易產生毛病;因為戒不了辣,人們經常會上火。
諮詢師的成長就是缺少一個「戒」。戒就是哪些是我們不做的,哪些是我們不能做的,哪些是我們不要做的,哪些是我們需要斟酌去做的。在心理諮詢師的個人成長與職業倫理中,我們要清楚哪些是我們不要去做的,哪些是我們需要去做的,哪些是我們去做就會有成效的。我們不僅僅要看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還要想著如何讓這個問題不發生。
在心理諮詢當中,我們的策略要圍繞著來訪者。例如焦點療法,要看引起這個問題的因素、行為有哪些。來訪者說出自己的問題,我們一起看來訪者以前有沒有這樣或者類似的成功經歷。比如說來訪者說自己經常晚睡,想早睡但是又睡不著,很困擾。諮詢師會問他之前有沒有早睡的經歷,如果有的話之前是怎麼做到的,現在也可以像以前一樣去早睡。焦點療法是我可以做一些什麼讓一些事情不要發生,我們可以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我要戒掉一些什麼對我現在問題的解決有幫助。
戒不僅對心理諮詢師很重要,對於其他行業也很重要。我們都要在成長道路上給自己盤點一下,哪些是自己做不到的,哪些是自己可以努力做到的。我們要知道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同時也要知道怎麼樣讓問題不再發生。現在很多的人只看到問題,但是並不知道源頭在哪裡,一直在尋找方法解決,但是一直抓不到關鍵點在哪。
目前人們總說要自律,也就是自我管理,包括人際、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管理。對於自己要做的事情要有自己的規劃,自己有計劃地去做一些事情,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心理成長也是要將自己可做的部分做好,將需要戒的部分做恰當。在成長過程中,你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責任人,不要期望別人來解決你的問題,要自己去做好自己要做的,自己幫助自己。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要敢於對自己下手,要對自己下狠手,相信自己的付出。你不對自己狠一些,自己是難以成長的,總是躺在自己的舒適區裡面,不敢迎接挑戰。
有些時候心理諮詢師會遇見這樣的問題,我認真努力地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給了他很多建議,布置給來訪者一些作業,但是來訪者下次就不來諮詢了。這是為什麼呢?來訪者脫診的原因是什麼?我做了很多但來訪者好像不需要那麼多。有時候做了反而不好。把握其中的度非常重要。因為這樣的諮詢過程會讓來訪者感受到壓力,讓來訪者感覺到不舒服。很多諮詢師只看到來訪者的很多問題,但是沒有考慮到來訪者本人的現實情況。改變需要一步一步地完成,一次性地給太多任務會讓來訪者感受到深深的無助。來訪者覺得自己做不到,從而自己就有點打退堂鼓了,自己就不太想改變,想維持自己的現狀了。
小改變成就大改變。一步一步的行動最腳踏實地,人也會容易做出自己的行動去改變。來訪者沒有認識到改變是一步一步來的,有些新手諮詢師太著急,想快點看到成效,而沒有考慮來訪者的真實情況,這樣諮詢效果就不樂觀了。諮詢師做了也不一定好,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那個度。我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哪些事情不能做。
孔子對人生階段曾這樣描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從心所欲,不逾矩」說的就是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會談到這個度。它無處不在,但無影無形。它體現在你所做的事情中,你的舉手投足之間。怎麼把握好這個「度」體現了你的為人處世準則。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我們總會說孩子不能溺愛。如果孩子的需求都得到滿足就不「適度」。孩子在家裡任何東西都能得到,那麼他就認為只要是我要的都可以得到。進入社會後,不可能你想要的都能得到。那麼受到溺愛的那些孩子就難以適應社會,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的度的把握,不能過度也不能失了度。
曾經有一位來訪者在18歲之後的人際關係中遇見很大問題。他在關係中不知道怎麼把握那個度,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進則怕過,退則怕錯,不敢做出自己的選擇與判斷,他無法信任別人。當時他非常害怕,我問他:「18歲之前是什麼樣的啊?」他告訴我,18歲之前沒有犯過錯誤,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告訴孩子該怎麼做,父母替孩子做了決定。長大後孩子就不敢自己做決定了。因為自己做選擇就意味著自己要承擔責任了。小時候父母替孩子做選擇,孩子是不用考慮這麼多的,但是現在到了自己做選擇的時候孩子就害怕了。這就是父母替孩子做了太多,反而讓孩子不敢去做了,就是「失度」了。目前中國很多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替孩子做了太多,長大後孩子出現了很多問題。父母幫孩子去做,到孩子去做的時候孩子不會也不敢去做。現在新聞上經常出現年輕人啃老的現象,這也是一種小時候父母包辦的結果。
有時候做不一定就好。無論在心理諮詢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一定要把握好那個「度」。把握好自己人生發展機遇,既不過度也不失度,而是要適度。對待來訪者要掌控好度,讓來訪者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同時慢慢地幫助來訪者進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