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不斷碰撞

2024-10-04 17:15:07 作者: 韋志中

  人是一直在成長,還是一成不變的呢?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出一種理論,人有兩種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1978年,美國教授做了一項實驗,找了一群孩子玩拼圖,觀察他們的行為與情緒反應。拼圖開始很簡單,但是到後面越來越難。在實驗之前,教授就預料到,孩子面對困難會有不同的反應。事實真的如此。隨著拼圖越來越難,有些孩子開始抗議,「現在一點都不好玩了!」後來有些受不了,堅持要放棄,甚至直接把拼圖推到地上。但讓人沒料到的是那些成功孩子的表現。當面對特別難的拼圖時,一個10歲的男孩拉來一張椅子坐下,搓著雙手,大喊一聲:「我喜歡這個挑戰!」另一個孩子露出喜悅的表情,斬釘截鐵地說:「我期待這個拼圖,很有意思。」

  為什麼兩類孩子在面對困難時的反應有如此大的區別?通過研究發現,這些孩子之間的最大差異在于思維方式上的差異。那些成功的孩子屬於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們樂於面對困難,認為困難與失敗是幫助自己進步的挑戰,他們對挑戰充滿信心。這些放棄的孩子認為自己是做不到的,因為害怕失敗就不願意去努力了。

  成長型思維的人能認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客觀地看待自己,努力地改善自己的情況,相信自己通過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他們樂於向自己身邊的人學習,會客觀地看待自己與他人,相信人有潛力。他們會擁抱挑戰,認為挫折會給人以動力、經驗與教訓。這些人會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學習新的知識。

  

  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事情是不會有變化的,自己的能力也不會有提高。考慮事情目光比較短淺,他們更看重事情的結果,把發生的事情當作衡量自己能力和價值的標尺,把他人看成是裁判,而不是同伴,他們害怕冒險,害怕失敗。

  我認為人是不斷發展成長的,隨著時間推移,人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人在不同的階段對問題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思想在不斷地經受著碰撞。

  我是一名心理學的工作者,前些年一直致力於個人心理困擾的解決,後來逐漸轉向團體心理諮詢領域。導致這種轉型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原因是在臨床心理諮詢工作中,逐漸發現效能太低,要進行集體心理學的服務,才能實現應用心理學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目標。另一個原因是社會中更多的人實際上需要的不是心理治療,而是需要進行心理教育與心理預防。就形式而言,團體心理諮詢是一種更好的形式,經常接待不同的心理困擾者,在和他們進行諮詢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都可以找到他們在心理發育與心理成長中的缺失,而這種缺失是社會心理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

  著名的心理學家羅傑斯把心理諮詢的過程形容為「成為一個人」的過程。這種思想的背後恰恰也是教育心理學的思想。於是我開始更多地把研究方向轉向廣義的「集體心理教育」,圍繞集體心理干預、集體心理諮詢、集體心理成長、集體心理治療與集體心理危機干預五個方向開展廣義心理教育工作。運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結合團體動力學的原理,透過心理技術學的方式最終實現心理教育的最優化、最大化。

  我把「成為一個人」的過程分為三個「陣地」。第一陣地就是心理發育時期,第二陣地就是心理成長時期,第三陣地就是心理發展時期。過去我所服務的人都是第三陣地的,可以說他們都是在前兩個陣地被打敗了,所以才會在第三個陣地不順利。

  從三個陣地的帶領人來劃分,第一陣地的指揮官是家長,第二陣地的指揮官是老師,第三陣地的指揮官是自己。

  從三個陣地的目標來看,第一陣地的目標是心理發育。在這個時期需要足夠的「心理營養」,如果父母心理條件和能力不具備,這個陣地上的孩子就很難獲得足夠的「心理營養」,心理發育這場仗就很難打贏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一批「心理營養不良綜合徵」的孩子。他們隨著自己的生理不斷發育,也就自然走到了第二陣地。第二陣地的目標是心理成長。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一共12年24個學期。對於正處於心理成長關鍵期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變化是「空前絕後」的。可以說每一個學期都有主要的心理成長任務。在這個陣地上每個階段的心理成長任務都將直接影響「成為一個人」的目標實現。第三陣地的目標是發展,發展需要知識與技能,也需要有方法與過程,更需要有駕馭兩者的健康的自我人格。當我們發現在第三陣地有「有問題」的人,這時要去幫助他就不是最佳時機了。這就像一個人在骨骼發育時期嚴重缺鈣,到了30歲再補鈣一樣,這只能算是矯正和治療了。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是做個體心理諮詢。2005年,我和幾個心理學同行一起進行交流,我問他們以後準備走什麼樣的道路。有人說要去學心理劇,當時心理劇很流行,特別是敘事心理劇,剛剛傳到中國;有人說要去學精神分析,當時中德項目精神分析培訓班正在招生,找個推薦人就可以進入這個班。我說我要學團體,因為在2004年,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新設了一條心理輔導熱線,當時由我帶著一批志願者,給他們培訓專業知識並促進他們的個人成長,每周四開半天課,持續了一年半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嘗到了甜頭。所以我決定報名參加團體心理諮詢培訓,學習正規的團體心理諮詢技術。2006年,我參加了樊富珉老師在北京開的第二期的培訓。後來我就從個體心理諮詢轉向團體心理諮詢了。

  團體諮詢與個體諮詢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在目標上,兩者都是在幫助自我。經過自我了解、自我接納來達到自我統整和自我實現的目的。兩者都是在調整一個人內部的心理和諧度。在對象上,兩者都以發展中的個體為主,以適應困難者為優先。在倫理上,兩者都強調諮詢過程中要嚴守保密原則,尊重當事人的隱私。兩者的不同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兩者實現目標的過程不一樣。團體是通過外在的行為去改善內部的心理,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來達到幫助的目的。通過這種外在的行為去發現、澄清個人內部的不和諧的現象,然後去調整。個體心理諮詢是諮詢師在與求助者的接觸中發現求助者內部不和諧的現象,把內部的東西提取出來,不需要很多的人際互動,在內部與外部之間,通過兩個人的互動區影響來訪者的內部的過程。兩者參與人的安全感不同。個體心理諮詢的安全感會高一些,團體心理諮詢的安全感會低一些。兩者獲得支持力量的程度不同。在個體諮詢中是諮詢師一直在陪伴著求助者,給予求助者力量。在團體諮詢中團體成員會給予求助者力量,讓他感受到一種溫暖與愛。

  在轉向團體心理諮詢後,我一直在這條路上探索著。我很多次問自己,「為什麼這麼喜歡團體?」我想了比較久,主要有下面兩個原因:一是符合我對於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理想。我一直想做到「讓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在之前9年的臨床個體心理諮詢中,我也一直秉承這個理念。我認為團體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二是我的人格潛意識裡面有多過一般人的自尊的需要。在走進社會後我一直努力地通過各種方式來滿足自身潛意識對自尊的需要,對於骨子裡有自卑感的人來說,要獲得自尊的滿足和重新建設,就要通過表演去引起觀眾的觀看,然後獲得認可。團體帶領中有帶領者,有導師,我就可以作為一個導師去帶領那些人。成為一個人是許多人影響的結果,愛是心理成長最好的技術。一個人的內部核心是人格以及情緒情感。健康的人格是一種散發出能量與溫暖的氣氛,能夠讓其他人感覺到溫暖。情緒與情感是和諧的,就可以正性感染身邊人的情感。

  在團體這方面,我進行了學校和社區這兩個領域的探索。在學校領域,我對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呈現知識可以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體現了感性化、親歷性與感悟性。在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的學習中,教師會把讓要學習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生動、可聽可觀、可觸可摸,讓學生在直接參與的情景中學習。學生的感官都被調動起來,然後參與進來。學生所獲得的東西有些是難以用語言去形容的。教師通過團體動力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們的多個感官同時調動起來,多方位地參與其中。讓學生發揮主動精神,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成為學習的主體。在體驗式情境下,學生的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會認真地感受、學習。知識的呈現方式是互動的動態過程。

  在社區領域,我在對中國本土化的社區問題進行探索後,嘗試性地提出了「254」支持性模式,並且進行了實踐。「254」支持性模式中:「2」指的是「自我」與「重要他人」。「5」指的是「五倫關係」,即「父子之親」「夫婦有順」「長幼有序」「同事有義」「朋友有信」。「4」指的是四種心理資本:樂觀、堅韌、感恩、希望。這個模式藉助五倫關係來提供心理支持,同時提高自身的心理資本。

  在做心理學的這些年裡,我的思想也在不斷碰撞,有新的火花出現。我希望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因為心理學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心理學是我一生的事業,我一直在這條路上行走著。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