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心理諮詢師成長之路> 我要體驗,也要督導

我要體驗,也要督導

2024-10-04 17:14:07 作者: 韋志中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體驗和督導哪一個更重要?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心理體驗和督導的?面對體驗和督導,我們要做怎樣的選擇?一些新手諮詢師在剛進這個行業時會有很多的困惑與問題。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心理諮詢師的個人體驗,指的是心理諮詢從業者在進入心理諮詢行業前或者心理諮詢行業後,自己要先接受一段時間的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或者精神分析。心理諮詢師個人要找一位上級的諮詢師去做個人體驗。比如我預約一位老師做我的心理體驗老師,專業諮詢師的諮詢就叫體驗,分為個體和小組體驗,心理諮詢師的體驗主要是圍繞個人的成長和完善。

  心理諮詢師的督導是對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的職業化過程的專業指導。學習者在有經驗的督導者的指導幫助下完成心理工作,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心理督導也是心理行業的同行們分享臨床知識、澄清思路、提升技巧的學習過程。

  心理體驗與心理督導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心理體驗可以理解為心理諮詢師的個人諮詢,而心理督導更多的是圍繞專業層面。心理諮詢師在工作中遇見的困惑等可以跟自己的督導師進行溝通交流。

  我比較贊同心理諮詢師這種主流的培養模式,就是既做心理體驗也做心理督導。心理體驗能加快諮詢師的個人心理成長的速度。當人們把心理諮詢師作為自己的職業,在成為心理諮詢師的道路上,我們去找心理諮詢專家做心理體驗的時候,要觀察諮詢師的風格,看他適不適合自己。我們在跟這位老師做心理體驗的時候能否有機會發現自己的問題與成長的盲點,幫助自己往前推進。體驗與一般的心理諮詢的差別在於,一般的心理諮詢是由於自身遇見問題或者障礙,想解決自己內心的困惑。而體驗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要去成長。在平常生活中,有些問題自己是發現不了的,但是在你做體驗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認識到自己的一些模式。比如我與團隊裡的幾位系主任一起共事,大家不僅是工作、管理關係也是一個督導與被督導的關係。我們是相互督導的關係,雖然我是一名督導師,但是我在這個團隊也接受他們的督導。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獲得了一定的成長,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能更深入地去探索自己。

  體驗的形式有很多。諮詢師可以預約一位匹配自己的心理諮詢師進行體驗。比如之前是學習精神分析學派的,可以找精神分析學派的專家;學習人文主義學派的,可以找人文主義學派的專家。體驗的目的是成長自己,推進自身的發展,發現自己的盲區,能更快地了解自己,對自己職業的方向、發展有清晰的認識。

  心理諮詢師的督導機制也是需要的,心理督導能幫助諮詢師成長。心理諮詢界有句話:「你能走多遠,你才能引領來訪者走多遠。」因此諮詢師的個人心理健康水平是很重要的。諮詢師因為個人經驗的原因,有時候在諮詢中遇見問題,對於諮詢案例自己不知道怎麼解決,在心理督導中督導師能幫助諮詢師進行解答,能跟諮詢師一起去尋找原因,並修正諮詢策略。比如一個諮詢中心的諮詢師接到個案,他不能隨便接,需要督導師去督導他的案例,看看在這個案例中,諮詢師做得好的方面有哪些,有困惑的方面是哪些,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幫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

  我們也可以形成朋輩督導。朋輩督導是由相同知識、能力水平和階段的同專業從業人員組成的小組。朋輩督導小組定期活動來討論與個體督導中同樣的問題。比如專業中遇見的困難,新的干預技術和解決辦法以及工作中遇見的倫理困境。

  心理諮詢師的體驗與督導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心理體驗與督導也是長期的過程。在自己的專業成長過程中,我也接受過同行的體驗與督導。兩者都對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在美國,每一個新手心理諮詢師都會有免費的督導師進行督導。督導這樣的方式已經有比較長的歷史,在醫療與教育行業古代就有督導機制了。心理諮詢行業的督導始於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他在自家進行每周三的集體討論。正式的心理諮詢督導工作是馬克思·埃丁根於20世紀20年代早期在柏林精神分析學院開始的。1922年,為了促使培訓的標準化,國際精神分析學院採用了正規的標準規定了在督導下對患者的正式工作程序與治療。督導是經驗豐富的心理諮詢師對經驗不足的新手諮詢師的干預。

  一開始進行心理督導是為了將精神分析的觀念、原理等進行組織化、概念化與規範化,依據一定的理論、概念等結構框架來指導諮詢師進行諮詢工作。這樣的一種督導讓新手諮詢師的工作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去開展,有章法可循。在諮詢中遇見問題時能做出有效反應,避免無效反應與有害反應。

  督導是一種特殊的教學。這種教學不是增加心理諮詢師的個人經驗,而是為了修正心理諮詢師的個人經驗。心理諮詢師的水平不是隨著個案時間的增加就會提高。如果沒有接受督導,沒有對於個案經驗的總結與積累,那些諮詢經驗就會變成無效經驗。沒有接受督導的心理諮詢經歷難以有效提高心理諮詢師的諮詢水平。

  經驗性的學習有兩個條件,一個是能夠清晰認識到是什麼導致了自己錯誤的判斷與不正確的選擇,另一個是錯誤出現的時候能夠給予正確的反饋。在心理諮詢的職業訓練中,心理督導能夠滿足經驗性學習的條件。在心理諮詢中,接受心理督導能夠讓諮詢師的諮詢經驗成為有效的經驗,提高諮詢師的水平。

  大家對體驗與督導可能會有一些疑惑。例如有些人認為,看書、翻閱文獻、參加培訓課程就夠了,為什麼還要進行督導?接受督導是參與培訓的重要內容,查看書籍、翻閱文獻能夠讓人們了解這些知識。參加課程能夠為團體帶領者提供練習機會,積累經驗。督導能夠為這些提供反饋,在督導過程中,督導師與被督導者都要進行思考。督導師會提供案例干預時的思考與感受,被督導者也能學習諮詢的方法與技能。

  團體督導與個人督導有什麼不同?在沒有督導師的情況下,朋輩督導的效果怎麼樣?個人督導是更有經驗的督導師對被督導者的專業成長問題或者個案諮詢中的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團體督導是不同的諮詢師在一起分享案例,大家各自分享自己的觀點。督導師反饋,被督導者了解案例中的問題,在團體中學會如何去帶團體。有些地方督導師人數少,朋輩督導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朋輩諮詢師之間的知識技能差不多,在諮詢中會遇見相同的問題與困惑,大家聚在一起可以進行討論,解答自己內心的疑惑。

  大家在尋找督導師的時候會想應該找什麼樣的督導師。中國註冊心理督導師系統裡面有很多督導師,大家可以在裡面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像選衣服一樣,選督導師也是,不一定要選最貴的,但是要選最合適的、最對的,與自己匹配的那個人。當你遇見與你匹配的那個人,你就會有感覺。當你沒有找到那個匹配的督導師,你可以多嘗試、多體驗,多看看什麼樣的督導師是適合自己的,對自己的成長是有幫助的。當你尋找到匹配的那個督導師後,要固定下來,不能因為一些問題就放棄。當你的督導師正對你脾氣了,你就開心;當你的督導師抓到你的一些痛點,你就想逃避,這是不行的。

  心理諮詢有其特殊性,當你難受的時候你不想去觸碰,但是督導師就緊抓著那一點不放該怎麼辦?心理諮詢效果的評估不能依靠來訪者的舒服程度來進行判斷,當督導師抓住被督導者的痛點,這正是被督導者需要成長的點。如果督導師不指出來,可能被督導者就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問題,也可能知道但是自己一直逃避。被督導者要想提升自己就要正視這個問題。督導師與被督導者一起努力,被督導者就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成長自己,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更豐滿。

  我的督導師就是我的媽媽。她能夠照見我的很多東西,跟她在一起,我會進行反思。督導師能夠幫助你成長,讓你照見自己的問題,面對自己的問題,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說督導師能協助你成長。

  在心理諮詢師的職業生涯中,體驗與督導是心理諮詢師成長的必經之路。不管是剛剛入行的新手心理諮詢師,還是已有一定資歷的心理諮詢師,體驗與督導都是個人成長與諮詢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與陪伴。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