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三家,思想大匯聚
2024-10-04 17:14:04
作者: 韋志中
中國儒釋道三家文化有各自的思想體系與發展歷程。儒釋道三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有人認為自伏羲氏畫「八卦」開始有了儒教,自老子著《道德經》開始有了道家經典,自張道陵修道青城山開始有了道教。自漢哀帝元壽元年,大月氏王使伊存來漢向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這是佛教最早傳入中國。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之間互相融合與鬥爭,互相吸收借鑑,共同發展,形成了現在的儒釋道文化。人們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三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儒家學說也稱儒學,起源於東周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共稱為諸子百家。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如「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向善,讓人們有恥辱之心,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方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儒家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與道德境界,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誠、悌、智、忠、禮、勇、廉、溫、恭、良、恥、讓、敏、惠等各項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孔子還提出「中庸之道」。關於「中庸」,北京大學教授、著名學者張辛博士認為「中」是適合,「庸」是按照適宜的方式去做事。按照適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長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禮樂文化。儒家還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與「禮」。在治國方略上提出「為政以德」,主張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無類」,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在學習實踐上提出「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在學習中要學會「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要多思考,態度要端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儒家文化重視因材施教,重視教育、尊重人才,鼓勵人們追求知識。孔子創辦私學,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學習到知識。
儒家的思想價值觀為仁愛。如果人們能做到內心克己復禮,就能做到「無欲則剛」的道德仁義之心。此道德仁義之心就是恪守道義,以萬民之心為己心,以社會安定為己任的奉獻精神。
道家學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主張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是在不停地運動著,變化著,「道」是其基本法則。「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對「道」的具體闡述。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老子認為,「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老子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是一種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哲學思想。
道家無為而治思想包含尊道貴德,自然無為,柔弱不爭,仙首貴生,清靜寡慾,善待萬物,利人濟世,天人和諧,順其自然,返璞歸真,天道承負,善惡報應等方面,它的內容是建立在以道為核心的理論基礎之上的,並將無為的思想貫徹於各項內容之中。「無為」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與主要內容,並在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道家的思想價值觀是清靜無為,如果人們能做到內心清靜寡慾,無欲無求,就能做到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此清靜無為就是懂得順勢而為,與天地同體的道德心,這也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追求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認為自然界有它自身所擁有的一套平衡系統,要尊重自然界的規律。
釋家是佛教的別稱,起源於古印度,在西漢時期由印度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它宣揚「靈魂不滅」「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為老百姓找到一條精神解脫的道路。它的核心理念是「博愛,禁慾」。研究人與社會的關係,行為過程稱為修行。
佛教非常看重心性,也就是修養。佛家有七個字:「見性、救世、通萬有。」看見自己的心性,向內觀看自己,照看自己。你內心要有一盞燈,照亮自己,你自己要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佛家的修行有三步:「戒、定、慧。」戒就是有所不為,不能殺生,不能說謊話,不能做壞事等;定就是不為外物所擾,即使泰山塌下來,也不為所動;慧就是戒與定做好了慢慢地產生智慧。如果戒與定做不好,就難以達到慧,那就要先慢慢修煉戒與定,再朝慧這個方向去。
佛家的思想價值觀是無得心,心無所得,無我無私,奉行諸善,利樂眾生,具有平等思想和慈悲思想。佛家文化偏向於唯心主義,相由心生,強調心靈的純淨,認為心靈純淨,所看的世界也會變得純淨。
佛家的精髓是博愛、禁慾。人們要想在下世享受,這輩子就要積累好因、好德行。博愛是一種大愛。佛教認為「一切皆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是說一切都是相對的。有因才有果,果依因而生。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皆是空相。
在個人修養方面,三家的說法不同,但是與人為善的精神是一樣的。儒家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主張「養生、遁世、窮萬物」,佛教主張「見性、救世、通萬有」。
儒釋道都重視人的修養,重視理想人格的實現,三者以不同的方式表現了對人的價值的關切。儒家提倡在現實世界成就高的道德境界,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實現人生價值。道家重視人的個體存在價值,主張順應自然,在人與道的合一中挖掘人生命的價值。佛家關心人的生老病死,關心愿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所帶來的痛苦,在克服欲望、追求境界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無論是儒家提出的「中庸之道」,還是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還是釋家提出的「眾生平等」,他們追求的都是「和諧」的思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這些思想可以淨化人們的心靈,讓人們面對世間萬物更加坦然。儒家之「和」是人倫之和,道家之「和」是天地之和,佛家之「和」是眾生之和。而這三者之「和」是為太和,經過長期演化,儒釋道三家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同化,慢慢地形成「三教一體」。
儒釋道是中國文化的三大精髓,三家智慧各有側重,對於這不同的側重,有人用它對應人發展的三大階段——年輕時、中年時、老年時。
年輕時——儒學
人在年輕的時候,剛走上社會,思想各方面還不是很成熟。此時年輕人面臨著很多重大的人生課題。比如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等。在這方面,儒家提供的是比較恰當的智慧。年輕人剛走上社會的時候,未經社會的打磨,可能存在著一些缺點與不足,如果沒有修養的功夫,容易跑偏,投機取巧,在做有些事情的時候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這時候就需要自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年輕人要及時反省並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修正。做人的底線是不能傷害別人。孟子說:「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浩然之氣,就是剛正之氣,就是人間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氣。孟子認為,一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面對外界一切巨大的誘惑也好,威脅也好,都能處變不驚,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自此一生不輟。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可見立志在人年輕時候的重要性。
年輕人在與外界相處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失去自己的觀點,把外界的觀點作為自己的發展要則,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儒家主張和而不同,即要和氣,但是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與人格。積極進取,剛健有為,安身立命,擔起責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理想是儒家的目標,也是年輕人的方向。
中年時——道家
中年人在社會打拼了一些年,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與閱歷,也有了自己的事業與經濟基礎,人們開始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何為真正的人生意義?老子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莊子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成敗、禍福都是相對的,都會變化,世間之事沒有一定。人到了中年經歷了很多是非成敗,要試著看淡一些,看透一些。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順應自然,則正是道家養生的最高智慧所在。首要的便是要養神,神清則氣和,氣和則身安,辦法就是老子說的「致虛極,守靜篤」,返璞歸真,清靜淡泊。中年人大多焦慮,養神之法,也最為切要恰當。
老年時——佛家
人到了老年曆經世間滄桑,看多了是非曲直,這個時候就要學會覺悟與放下。覺悟才能放下,放下就是覺悟,這就是佛家的人生智慧。人到了老年,不要那麼計較,要學會沉穩淡定,對於名與利的執著可以放下了。人生有得必有失,為了得到一些東西就會失去一些東西。老年的時候要更加珍惜當下,珍惜時光,懂得去欣賞生活中的美好,心態平和,踏實安然。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由儒釋道三家組成的,它們對應人發展的不同階段,同時三者在一起,互相矛盾爭鬥,同時又在不斷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中發展,從生硬地捏合到有機地融合,從而使不同的思想都得到豐富與提高。它們之間通過內質的交流,彼此的認同越來越高,兼收並蓄。
面對當前的國際形勢,儒釋道的發展該何去何從?兩千多年以來,儒釋道不斷面對挑戰,不斷提升,不斷突破,不斷融合,去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在當下,儒釋道三者需要不斷地應對挑戰,在應對中不斷地創新,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不斷傳承下去,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發展。
儒釋道的發展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我們需要不斷地普及以及提高。在普及過程中要讓高深與通俗相結合,同時還需要培養大師,提高深化對儒釋道思想的研究,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讓儒釋道思想順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更加彭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