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心理諮詢師成長之路> 本土化與西方思想,如何取捨

本土化與西方思想,如何取捨

2024-10-04 17:14:00 作者: 韋志中

  1879年,科學心理學誕生。在科學心理學誕生之前,有沒有心理學呢?其實是有的,西方稱為心靈哲學,中國也有一些本土的心理學思想。傳統的中國本土化思想中包含一些現象,有一定的規律,但是沒有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它不像現在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經過現代科學心理的研究範式進行論證,但這種思想一直引導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中國的本土化心理學思想是人們在發展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律與行為現象的呈現,是從古至今人們的思想匯聚而成。在我國的文化中有很多的心理學規律與現象,國學中涉及很多心理學的內容。

  在中國古代是沒有心理學這個學科的,我們所談及的心理學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大概在明末清初,傳教士帶來了他們國家的一些學術思想,這就是所謂的「西學」。當時的傳教士著譯了不少書籍,包括反映西方古代和中世紀的心理學思想的作品,如畢方濟等人的作品。那時候國人接觸的不是心理學整個學科,只是心理學的一部分知識。這也是由傳教士決定的,他們是傳播者。

  在西方心理學傳入中國之前,漢語中是沒有「心理學」這個詞彙的,我們只是將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如老子等人的論述稱為心理學思想。正如著名的心理學家高覺敷先生所說:「我國古代思想家的心理性命之說是心理學思想,不即等於心理學。」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一些心理學思想的知識,但是沒有形成心理學這門學科。中國現代的心理學是中西兩種學術思想結合的心理學。在科學心理學傳入之際,中國正經歷著巨變,中國的傳統學術與西方學術相互影響,形成了現在的心理學。近現代一些傑出人物沒有局限於學科,他們還不是專門意義上的心理學家,但是他們確實研究和討論過心理學方面的問題,這些成果對我們研究心理學有很多借鑑意義。

  中國近現代出現了一批傑出人才,如梁啓超、蔡元培、王國維、孫中山、魯迅、梁漱溟、朱光潛、潘光旦等。這些人不僅學習了西方的心理學知識,同時依靠自身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將這兩種學術相結合,產生了一些融合中西方的心理學思想。例如梁啓超在歷史研究中對群體心理的重視以及心理學方法的倡導,梁漱溟從人心和人性角度對心理學性質與體系的反思,朱光潛對文藝心理學的開創性研究以及對變態心理學的介紹,等等。在這些人的努力下,心理學研究不斷往前發展。

  近20年來,中國一批致力於本土心理學的心理學家在中國文化心理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一些台灣的心理學家在西方學習心理學後研究中國人的心理規律與現象。一開始他們運用西方現代心理科學的研究範式去研究中國人的心理,後來發現不對勁,然後這批人探索出符合中國人的心理規律和文化現象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台灣的楊國樞先生、黃光國先生等人一直在探索適合研究中國人的方法。在文化心理學研究方面,我跟隨學習的鐘年老師就是研究文化心理學,中國人的心理、著作、任務以及意見的。

  中國國學是講如何做人的,如何成為一個人。這裡面談到個人內心的塑造,人格的塑造,個體與外部環境的行為範式的規範的塑造。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套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人的理論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個人心理與人格的成長是有一套方法的,比如儒家談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個人規劃、價值觀與理想是有自己的思想體系的。

  實驗的方法使心理學思想成為心理學學科,並以此構建了以西方心理學為基礎的心理學體系。科學研究讓我們更能夠了解心理機制與規律。比如一個人的攻擊行為,罵人的原因是什麼,可以運用一些工具進行測量,了解在事情發生時他的情緒狀態、內心需求是什麼。以前人們要滿足物質需求,要吃飽穿暖,但是現在物質得到極大豐富,人們不僅要滿足物質需求,還要滿足精神需求,人們追求高層次需求的滿足即要回歸到心。孔子主張「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經》在社會交往中就不會說話,不學禮儀在社會上做人做事就難以立足。這些社會規範滿足了社會心理需求。

  中國的心理學是從西方傳過來的,那麼西方的科學心理學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西方的心理學有兩個主要思想來源:一個是哲學中的心理學思想,另一個是科學中的心理學思想。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就是這兩者進行結合的結果。心理學主要是研究人的內在心理活動與外在行為表現的科學。在1879年之前,科學的西方心理學有兩條發展線索,哲學心理學的思想發展以及19世紀的生理心理學的研究。在1879年科學心理學誕生後,西方心理學的發展表現為心理學流派的產生與發展。

  西方的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心理學最早起源於兩千年前的古希臘。當時的哲學家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站在哲學的角度和層面對人的心理變化活動進行分析與研究。當時原子論心理學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斯、赫拉克里特,他們主要用自然物例如水、火等來解釋人類靈魂的起源,用元素不同的比例構成來解釋性格的差異,堅持靈魂與肉體的不可分割性。柏拉圖堅持理論的心理學思想,他將人分為靈魂和身體兩個層面進行研究。亞里士多德堅持生機論心理學思想,堅持靈魂與身體的不可分割性,將靈魂視為活躍的生物的一種表現,他具體討論了人類的情緒、夢、睡眠、記憶等心理問題,還提出聯想三定律。

  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建立了第一個正式的實驗心理學實驗室。當時他將自己的興趣從軀體問題轉移到了心理問題,希望理解感覺和知覺的基本過程及其簡單心理過程的速度。在科學心理學建立以後,不同的心理學家開始對心理問題進行研究。這時候不同的流派開始發展起來。心理學的主要流派分為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

  馮特考慮到化學方法可以分解各種物質,那麼心理學可以通過實驗方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元素。馮特用實驗的方法來分析人的心理結構,因此馮特的心理學被稱為「構造主義心理學」。構造主義心理學主要研究意識結構,認為意識的內容可以分解為基本的元素。構造主義學派主要採用了內省法,即由個體系統地檢查自己有關特定感官經驗的思維和感受,了解人們的經驗要靠被試者自己對經驗的觀察和描述。

  構造主義心理學主張研究心理學的結構,機能主義心理學主張研究心理學的功能,兩者都是主張研究意識。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威廉·詹姆斯。他認為意識就像「水流」一樣是不斷流動的,並將這稱為「意識流」。他還認為心理學研究不僅僅在實驗室進行,還要考慮人如何調整行為來適應不同環境的變化。

  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有華生、斯金納等,認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要觀察可觀察的行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來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

  格式塔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卡夫卡、韋特海默等。格式塔心理學強調整體的觀點,並看重各部分之間的綜合。

  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榮格等。弗洛伊德認為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通過自由聯想、催眠法來解決人們的心理問題。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傑斯等。人本主義重視人的獨立性,認為人是一種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個人發展的潛能。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具有自我實現的需要。

  認知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奈瑟、西蒙。認知心理學認為人是進行信息加工的生命機體,人對外界的認知就是信息進行加工、編碼、操作、提取、使用的過程。認知心理學就是研究人類認識的信息加工的過程,提供信息加工的模型。

  鍾年先生提出「邁向人民的心理學」觀點,在西方科學心理學的影響下,審視中國自身的傳統的心理學思想,要將西方心理學與中國的傳統心理學相結合,探索出適合中國人的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要進行創新,張春光先生指出:「基於對人性的全面認識,今後的科學心理學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自應調整以往偏重客觀、量化及控制實驗等狹隘的科學方法取向,而採用多元取向、配合人性的多層面去選擇設計適當的方法。」心理學的發展研究要多元化,符合中國的現狀,要適合中國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