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的誤解讓我傷心
2024-10-04 17:13:56
作者: 韋志中
一提到心理學,你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列舉一些場景。
1.「你是學什麼的啊?」「我是學心理學的。」「那你知道此時此刻我在想什麼嗎?」
2.「你是學心理學的啊,那你來給我算算唄。」
3.「你會催眠嗎?」
4.「學心理學的沒有煩惱吧?」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5.「學心理學的都是心理有病的吧!」
6.「心理學就是心理諮詢吧,你給我做個心理諮詢吧!」
對於心理學的這些誤解你覺得熟悉嗎?你是否經歷過這些呢?當你碰到這些的時候會怎麼樣去回答呢?
當你告訴別人你是學心理學專業的,他們就會問你:「你能猜透我現在心裡正在想什麼嗎?」在人們的印象中覺得心理學就跟算命的差不多,能夠洞悉你的內心,知道此時此刻你的內心活動。其實內心活動具有非常廣泛的含義,包括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並非是人在某種情景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學並不是大眾所想的那樣知道人們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
當你談到自己學習心理學,別人就會問你會催眠嗎。很多人對催眠術很感興趣,覺得它很玄妙,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誤導。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在心理治療中使用過催眠術,很多人就會認為心理學家就會催眠術。另一個原因可能受到心理電影等作品的影響,比如《催眠大師》。人們總是將催眠與心理學家聯繫在一起,實際生活中並不是那樣的。催眠術並不是每一個心理學家必備的技能,它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在心理治療中所使用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心理學家是使用不到催眠術的,不同的心理學派所使用的心理技術方法也不一樣。
學習心理學的人沒有煩惱,真的是這樣嗎?學習心理學的沒有情緒,怎麼可能?每一個個體都有煩惱與情緒,只是在面對自己的煩惱與情緒時,心理學家比一般人更能調控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讓情緒得到疏通,不在一種負面情緒里停滯不前,不讓負面情緒產生不好的結果,認識到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諮詢師會找到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學心理的都是心理有病吧?真的是這樣嗎?人們認為有病的才學心理學,這種誤區是怎麼產生的呢?在現代社會壓力下,人們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心理疾病,只不過程度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應對系統,就像人感冒了不吃藥也會好,但是有時候問題超出人們的承受範圍,人就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以前,人們有心理疾病,但是找不到合適的人與場所進行諮詢治療,所以這些人就進行自救。一部分人就去參加心理諮詢師考試,自己做一名心理諮詢師。諮詢行業經常說「自助助人」,有時候諮詢師是「助人自助」,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幫助了自己。
「你學心理學的,那你肯定會做心理諮詢呀,你給我做一個心理諮詢吧。」在生活中遇見一些人,聽說你是學心理學的,就會讓你給他們做心理諮詢。在他們的觀念中只要你是學心理學的,就會做心理諮詢。他們不知道心理諮詢中會發生什麼事情,也不知道心理諮詢會把自己置於什麼樣的境地,他們不一定能承受心理諮詢的結果。心理諮詢是心與心的交流,熟人之間是不適合做心理諮詢的。
心理學起源於德國,發展於美國,中國的心理學起步比較晚,加上心理學的神秘色彩,人們對於這個學科有很多好奇。
作為一名從事心理學很多年的心理諮詢師,我深有體會。我也一直致力於讓更多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的事業。但大眾對學心理學的有很多誤解,這些誤解是怎麼來的呢?主要是這門學科的科學普及性不夠。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它主要研究人的行為與心理活動。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說過:「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而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之前隸屬於哲學,孕育於哲學中,從1879年開始正式脫離哲學。心理學在我國的普及還不夠,大家對它很好奇,認為學心理學的人能看穿人心。人們會在一些影視劇或者電影中了解到心理學的一部分知識,但是有些是誇大的,比如催眠、讀心術等。還有人會通過一些心理學書籍去認識心理學,但是有些書籍的內容並不是真正的心理學,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就是片面的。
我國在心理學科普方面做得還不夠,人們認為它神秘,是因為人們對它不了解。大眾宣傳力不夠,人們就認識不到真正的心理學是什麼樣的。心理學比較年輕,人們都對行為解釋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難以統一起來。大眾習慣於用一些世俗的智慧來解釋人類的行為,而不願意用科學心理學去解釋人類的行為。因為人們喜歡簡單明確的答案,比如人們用星座去解釋人的性格,而不願意從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角度去理解。
按照規定,各個地方的科協都有科普宣傳任務。我的家鄉阜陽,在阜陽心理學會成立之前,那邊的科協人員並不覺得心理學是需要進行科普宣傳的,即使認識到了,科協也找不到合適的人去進行宣傳。社會上的人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就憑藉自己的行為去宣傳,而沒有想到通過主流渠道去宣傳。比如讓當地的心理學家進駐當地的電台,再配合科協的科普宣傳,這樣正式的聲音發出來,大家就會對心理學有更多的了解。一開始人們不知道心理學,聽了幾次後就會慢慢了解。還有些人知道的心理學是有誤區的,他們並不清楚那是什麼,就憑自己想像去定義,但是這樣的想像不完整,有些內容可能還會有些混亂。心理學書籍的普及、電台節目的普及會讓人們從正規渠道認識到心理學。
在心理諮詢行業,諮詢師的培訓體系不夠健全,大部分沒有心理學背景的人都能進入這個行業,直接考取一個心理諮詢師證書就可以持證上崗了。這給諮詢行業的整體形象帶來負面影響。很多人一上來會問:「你是幾級心理諮詢師啊?」人們僅以諮詢師的級數來判斷你的能力,而現實情況是有一些二級心理諮詢師也不一定就能做心理諮詢,他沒有做諮詢的經驗與實踐。這個行業的自律本身不夠,考試在一定程度上並不能鑑別出有實踐能力的諮詢人員。
對於心理學的誤解是因為行業的科普做得不夠,是觀念的原因,也是行業本身自律的問題。隨著一些問題的出現,大家對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社會大眾需要對這個行業有正確的認識,這個行業需要不斷地自律。
2017年9月12日,國家取消了心理諮詢師的職業職格證書,這也是行業自律的一步。取消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並不是取消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而是對這個行業進行專業化規範,改為用人單位、行業組織按照崗位條件和職業標準開展自主評價。這樣做能整頓行業內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很多擁有心理諮詢師證書的人還不能進行專業心理諮詢的現象。這個行業需要真正能進行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士,而不是那些擁有證書的「非實力派」。在這個專業化的時代,培養能夠承擔心理諮詢專業工作的「實力派」才是王道。心理諮詢這個行業不是僅僅取得一個證書就行了,還需要你不斷進行學習與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這些年我一直在做心理學科普工作。大眾對心理學的誤解不是一下就能消除的,但是我們一直在這條路上行走著。我們致力於心理學的科普,讓更多的人認識心理學,學習心理學,讓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