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學·中庸> 唐太宗濟世安民

唐太宗濟世安民

2024-10-04 16:56:06 作者: (春秋)孔子及其弟子 著;李君蘭 譯註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李世民從十幾歲時就作為父親李淵的部將開始帶兵打仗,他驍勇善戰,機智勇敢,在隋末天下大亂之時,更是成為唐太祖李淵奪取天下建立唐朝最為得力的戰將之一。

  唐太宗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他在位二十多年,進諫的官員不下三十人,其中大臣魏徵一個人進諫的就有前後二百多件,數十萬字,全都切中時弊,對改進朝政很有幫助。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貞觀二年,魏徵被授秘書監,並參掌朝政。這一年,長孫皇后聽說一位姓鄭的官員有一個才貌極其出眾的女兒,年僅十六七歲,就請太宗把她納入宮中。太宗便下詔將這名女子聘為妃子。

  但是魏徵卻聽說她先前已經許配了一戶姓陸的人家,便立即入宮進諫說:「陛下為人父母,應當以百姓的憂愁為憂愁,以百姓的歡樂為歡樂。居住在宮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應該有房屋可以安身;吃著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是否遭受饑寒之苦;嬪妃滿院,要想到百姓也要有室家之歡。現在鄭家的女兒,早已許配陸家,陛下未加詳細查問,便將她納入宮中,如果傳聞出去,難道是為民父母的道理嗎?」

  太宗大吃一驚,當即深表內疚,並決定收回成命。但是其他的大臣卻認為鄭氏許人的事,子虛烏有,堅持說詔令有效。陸家也派人遞上表章,聲明以前兩家雖然有錢財往來,但是並沒有定親。這使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來魏徵詢問。魏徵直截了當地說:「陸家否認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後借這件事加害他們。裡面的緣故十分清楚,一點也不奇怪。」太宗這才恍然大悟,便堅決地收回了詔令。

  魏徵因為一直敢於犯顏直諫,即使在太宗盛怒之際,他也從不退讓,以至於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

  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山里打打獵消遣一下,行裝早就已準備好了,但卻遲遲沒有動身成行。後來,魏徵問起這件事,太宗就笑著回答道:「當初的確有這個想法,但是因為擔心你又要直言進諫,所以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還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正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把玩,很是得意的時候,忽然看見魏徵遠遠地向他走來了,就趕緊把鳥藏在了懷裡。魏徵奏事的時間很長,等他走後,把鷂子拿出來一看,卻已經悶死在太宗的懷裡了。

  到了貞觀六年,經過休養生息,百姓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加上清明的政治,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唐朝社會已經是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貞觀十二年,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期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他還向太宗上了《十思》就是現在依然廣為流傳的《諫太宗十思疏》,用來提醒唐太宗。

  魏徵在貞觀年間先後上疏二百餘條,強調「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對唐太宗開創的千古稱頌的「貞觀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唐太宗十分重視人才,他完善了科舉制度,增加考試科目,擴大應試範圍和人數,以便使更多的人才顯露出來。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說:「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準。」法律制定出來後,唐太宗就以身作則,帶頭守法。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使唐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由於他在位時年號為貞觀,所以人們把他統治的這一段時期稱為「貞觀之治」。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