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2024-10-04 16:44:48
作者: (春秋)老子 著;張茉 譯註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1]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2]而不遠徙。雖有舟輿[3],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4]之。使人復結繩[5]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6]。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注釋】
[1]什伯:各種各樣,形容極多。
[2]重死:看重死亡,引申為看重危險的事。
[3]輿:車子。
[4]陳:同「陣」,列陣、陳列。
[5]結繩:沒有文字之前,古人採取結繩記事的方法。
[6]俗:生活、習俗。
【譯文】
應使國家變得小一點,人民少一點。使百姓有豐富繁多的工具但用不上,使百姓重視危及生命的事而不遷徙到遠方。即使有車有船,但也沒有人去乘;雖然有鎧甲兵器,但也沒有用武之地。使百姓恢復結繩記事的方法,讓他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服、活得快樂。能望見鄰國,彼此還能聽到對方的雞犬鳴叫,而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來往。
【闡釋】
本章中,老子用理想的筆墨描繪了「小國寡民」的農村社會生活圖景,表達了他的政治理想。
「小國寡民」是老子理想中的國家規模,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村莊或社區,或者說是一個人數較少的群體,一個偏向自然性的國家。人民在一個偏向自然性國家的生活圖景這樣的:自給自足,生活安定恬淡,用結繩的方式記事,不會攻心鬥智,民風淳樸敦厚,沒有欺騙和狡詐的惡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必要冒著生命危險遠徙謀生。而「老死不相往來」就是為民規避利益衝突,進而不引起外亂。這是美麗的幻想,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社會動亂和政治黑暗的不滿。
老子看到,人的聰明才智是動亂和苦難的根源,所以提倡不使用巧妙的工具。這當然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但也否定了進步。在很多時候,人類的進步就是在背離自然本性,就是在異化。如果有一種進步可以使人民生活得更快樂、更舒服,老子一定是贊同的。自然和異化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二者在人類身上取得平衡。老子所取的平衡點看起來是比較低級的,但他的期望是非常高級的。
這和「道」一樣,「道」本身是非常低級的,也是非常高級的。人人產生於「道」,從出生的那一天就開始遠離「道」,但又時時刻刻期望回歸「道」。一個人是這樣,一個社會也是這樣。老子寫《道德經》闡明了「道」的本性,並期望人類在行為和思想上都回歸「道」。老子說了最真實的實話,但已經違背了「道」,所以只好在寫完《道德經》後,隱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