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道德經>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2024-10-04 16:44:19 作者: (春秋)老子 著;張茉 譯註

  知[1]不知[2],尚[3]矣;不知知,病[4]也。聖人不病[5],以其病病[6]。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釋】

  [1]知:知道,有學問。

  [2]不知:認為自己不知道。

  [3]尚:最佳,最好。

  [4]病:弊病,病態表現。

  [5]不病:沒有禍患。

  [6]病:厭惡,認為……有害。

  【譯文】

  明明知道,卻認為不知道,這是最高境界。明明不知道,卻覺得自己知道,這是病態表現。聖人就沒有這種毛病,因為他早已知道這種毛病的禍患。因為害怕得上這種病,所以沒有這種病。

  【闡釋】

  關於知與不知,有三種思想路線,其一是裝糊塗——知不知,其二是孔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其三是自以為是、不懂裝懂——不知知。在本章,老子明確而尖銳地批評了不懂裝懂的做法,並提倡「知而不知」。

  幾乎所有人都討厭不懂裝懂的行為,但很多人經常不懂裝懂。原因之一是人的虛榮心,也就是老子所說的「為天下先」的有為心。人都有被認同的需要。不懂裝懂是一種獲得認同的不正當方式。第二個原因是沒有人揭穿。不懂裝懂的人一被揭穿可能會傷及自尊,但更可能從此實事求是,虛心學習。

  在今天看來,實事求是的處事方法非常正確的。但它不是高級的,高級的是老子所說的懂裝不懂。真正領會「道」之精髓的人,不會輕下定論。他們對已知事物,也要當作未知。說這是虛心的求學態度固然沒有錯,但這更是變化的世界觀。如果萬事都一成不變,老子又何必「強知以為不知」。只有變化才是唯一不變的真理。糊塗容易,但裝糊塗不容易。當一個人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他就徹底不糊塗了。

  大千世界,物態繽紛,一個人窮盡一生也無法全部認識這個世界。如果不時時保持謙虛的心態,怎麼能持續學習、不斷積累。水滿則不進,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