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道德經>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六章

2024-10-04 16:44:04 作者: (春秋)老子 著;張茉 譯註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1]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欲上[2]民,必以言[3]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注釋】

  [1]王:統治者,因百穀匯入江海,所以江海是百穀的王。

  [2]上:在……之上,居於高位,引申為統治。

  [3]言:言詞、話語。

  【譯文】

  江海之所以能統領眾多河谷,是因為它們處在地勢低洼之處,所以能成為河谷的統領。所以,想要高居百姓之上,就要向百姓表達甘居其下的心意;想要領先百姓,必定要在讓自己處於百姓之後。聖人高高在上,但百姓不覺得有沉重負擔;領先百姓,但百姓不傷害他。因此,天下人樂於擁戴他而且不會厭倦。因為他不爭不搶,所以沒有人能夠和他爭搶。

  【闡釋】

  本章與第六十一章相呼應,通過江海的比喻,講了「大者宜為下」的道理。

  老子喜歡用江海、河谷來比喻聖人和「道」處下居後的品性,同時也喜歡以江海象徵他們的包容大度。他時時不忘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但無一不是站在廣大農業小生產者的立場。與其說是在為統治者獻計獻策,不如說是在為國家和百姓的利益吶喊。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人類社會需要有國家,有國家就要有統治者,統治者自然是高高在上的。老子難道單單為了百姓的利益,就站在統治者的對立面,大唱君主應居於百姓之下的反調嗎?其實不是反調,而是在說一個真理。總想領先的人,總是落後;總想居高的人,總是低下。這個真理是從辯證法得來的。長江黃河波濤洶湧,但終究要向東向下流去,匯成大海的一部分。人只有像水一樣走向低處才能居於高處,此處的高低是心態,而不是知識和能力。把一個瓶子放在最高的位置時,它接下來唯一命運就是下落。擺得越高,摔得越爛。

  而主動處下和殿後則不然,因為他們站在他人的下面和後面,就能看到他人的優點的缺點,也能反觀自己的不足。這會讓他們更加謙虛,更懂得包容和奉獻。包容他人,他人會感激;奉獻大眾,大眾會感恩。得到他人認可的人,自然會領先和居高。謙虛和處下的路徑看似是一條彎路,其實是唯一的路徑。這就是老子在第四十一章中說的「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