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024-10-04 16:40:55 作者: (春秋)老子 著;張茉 譯註

  不尚賢[1],使民不爭;不貴[2]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3]可欲[4],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5]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6]無欲,使夫[7]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注釋】

  [1]關於「尚賢」二字,王弼註:「賢,猶能也。尚者,嘉之名也。」可見,王弼把「尚賢」理解為推崇才能。普通理解是:嘉獎有賢能的人。兩種理解均可,其結果都是「使民爭」。

  [2]貴:使珍貴,使有價值。

  [3]見:看在眼裡。

  

  [4]可欲:可以引起欲望的東西,包括前面的「賢」和「難得之貨」。

  [5]虛:使虛空、淨化的意思。

  [6]知:智力、智慧。

  [7]夫:虛詞,無義。

  【譯文】

  不推崇才能,可以使老百姓不爭相上進;不看重難得的財物,可以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把足以引起欲望的東西看在眼裡,不至於使老百姓心志迷亂。聖人治理百姓,會清空他們的想法,填飽他們的肚子,削弱他們的意志,增強他們的筋骨,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識、沒有欲望,使那些有智識的人不敢造次。聖人治民,不強加干涉,所以不會出現管理不了的局面。

  【闡釋】

  本章是老子「無為」思想的具體操作層面,主張一不尚賢,二使民無知無欲。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並稱於世,各家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學和政治主張。他們或者縱橫捭闔,遊說諸侯,或者著書立說,自由闡發自己的觀點。可以說,中國文化在這一時期空前繁榮。與此同時,選賢用能是一股強大的時代潮流,各個諸侯國都求賢若渴。春秋戰國,就是一個諸侯國任用賢才,富國強兵,而後攻取列國,一統天下的時期。

  在這樣一種時代洪流下,老子為什麼逆勢而為,提出「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的主張呢?在百家爭鳴的同時,諸子對社會大變革中產生的種種弊端,特別是苛重的租稅和勞役、頻繁戰事所造成的經濟凋敝和艱辛的民生,以及統治者的偽善、貪婪、殘暴不仁等,都曾進行反思,並希望從理論上探究原因。基於這樣的反思,老子提出他的具體政治主張。首先是「不尚賢」,才能「使民不爭」。然後是「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奪利,「使民心不亂」。

  但除了以上三個「不」原則外,聖人又是怎樣正面治理百姓的呢?那就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即填飽肚子、強健筋骨,讓百姓少想事,甚至不想事。其理想效果是:民無知無欲,智者不敢為,為無為,則無不治。

  如果用一個詞來代替老子在政治方面的「無為」主張,或許「以愚治國」是合適的。有的學者認為,當時的「愚」指的是純樸的狀態,而不是今天的愚蠢、愚昧。這就又回到了「道」的本質。「道」即自然。在老子看來,高明的當政者應懂得自然之道,順應人的天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