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24-10-04 16:40:52 作者: (春秋)老子 著;張茉 譯註

  天下皆知美[1]之為美,斯[2]惡[3]已;皆知善[4]之為善,斯不善已。故[5]有無相生[6],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7]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8]處無為[9]之事,行不言[10]之教;萬物作[11]焉而不辭[12],生而不有,為而不恃[13],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4]。

  【注釋】

  [1]美:美好的事物。

  [2]斯:這。

  [3]惡:惡劣,不好。

  [4]善:正確。王弼註:「善不善猶是非也。」

  [5]故:因此。

  [6]這一排比句中的生、成、較、傾、和、隨,表示一對相反的概念,是比較的結果。

  [7]根據漢代鄭玄對《禮記.樂記》的註解,一個單一的聲音叫作聲,多個聲音合奏出來叫作音。比如,敲一下鍾發出的是聲,有節奏地敲多下鍾發出的就是音。

  [8]聖人:既是平常所說的德行操守可為天下楷模的人,也可指已經明白「道」的真諦並依「道」行事的人。得道就可以成為天下楷模。

  

  [9]無為:不干涉、不妄為,順其自然。

  [10]不言:不發號施令。

  [11]作:產生、興起。

  [12]辭:命令。

  [13]恃:強加、自恃。

  [14]去:失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為什麼美好,這就會顯露出醜了;都知道正確的事為什么正確,這就會顯露出不正確了。因此,有和無相對而生,難和易相輔相成,長和短相互凸現,高和下互為依靠,音和聲相互調諧,前和後相互跟隨,這都是互相比較的結果,是恆久不變的。所以,聖人對待世事的態度就是順其自然、不干涉,他們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對待萬物,聽任它們自然興起,而不是設法使它們興起。任由其發展卻不占有;幫助其有為卻不自恃有恩;成就其功業卻不自恃有功。而正因為不居功,功勞才不會被磨滅。

  【闡釋】

  本章,老子正式展現了他的辯證思想,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核心政治理念——「無為」。

  辯證思維最基本的特點是將對象作為一個整體,從其內在矛盾的運動、變化及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繫中進行考察,以便從本質上系統、完整地認識對象,既對立又統一地看待問題。事物在展現某一方面的特點時,必然包含這一面的對立面。只看到表現出來的一面,看不到暗含的另一面,就不能完整地看清事物的特徵。老子的所謂樸素辯證理論,就是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它的否定。用西方哲學家的話說,那就是「一切肯定即否定」。

  接下來,老子又提出了「無為」的方法。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包括現在,很多人把「無為」理解成無所作為,並批評老子消極避世的思想。其實老子的「無為」並不是讓大家躺在沙發上什麼事也不做,而是強調,人應順應萬物本性而不人為干擾,遵從萬物的自然規律而不人為破壞。所以「無為」就是回歸自然。回歸自然,就要既看到對立的兩面,又要不主觀肯定或否定其中一面,任其自然發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