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政治正義論:論政治公正性及其對現代道德和價值觀的影響> 第四章 從人類思想的脆弱性來反對這一制度

第四章 從人類思想的脆弱性來反對這一制度

2024-10-04 16:36:21 作者: [英]威廉·古德溫著 鄭博仁、錢亞旭,王惠譯

  我們研究到這裡,也許應該扼要複述一下已經確立的原則。按照其各部分與人的平等的聯繫以及與財產分配不均的聯繫,這項研究可以被看作是研究權利或義務,在這方面,這項研究與我們討論社會原則的最初發展的兩大部分相一致。我有權要求別人幫助;他有權不以武力迫使他提供幫助。他有義務提供我所需要;我有義務不侵犯他決定範圍內的事,第一,他是否提供我所需要的,第二,供應到什麼程度。

  平等的條件,換句話說,取得進步和快樂的平等機會,是人類以正義享用的嚴格法律。所有的社會變革只有作為此原則的構成部分或作為實現這原則才合理。所有現存弊端只有增加了不平等的條件,並使之固定下來才得以反對。

  然而,我們推導出了另一條同樣明顯的真理。平等條件不能以個人來實現,不應該以整體名義強迫實現。因此,只有一種方式實現正義的偉大目標:推動社會本質的進步,這種方式是使所有權的讓與成為一種不受限制自願的行動。有兩種方式產生這種自願:覺悟和好勝心。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這些手段通常被以為達不到目標。期望富人「傾其所有以助窮人」 通常被當作「最不切實際的制度」。說服人們某個行為有助於全民利益是一回事,說服人們積極拋開個人野心或個人快樂的觀點,關注普遍利益,這是另一回事。工於心計的人,常常懷疑希望自己作出這樣的犧牲從人性上考慮是否合理;活潑而輕舉妄動的人,即使承認這是他的義務,但受到強烈的誘惑,脆弱的道德無法抵禦時,隨時會拋棄義務。

  這種說法當然有很大的說服力;人類思想無疑會容納無私的動機,但有理由相信美德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不能付諸實踐的教化;但利己和關心別人,無論其本身有多大差異,嚴格考察起來,也會遵守同樣的行為準則。

  但是以上論點,沒有解決反對觀點中的難題。雖然脆弱溫和及其樸素可能是這兩種影響的共同指示,但人類思想更易於受現場事物的影響。宗教事務中,我們常常發現人們喜歡犯一些小錯,儘管他們遭到會被永久懲罰的恫嚇。在豐盛的宴席上,你想宣傳節食的快樂,多半是白費唇舌;你向野心勃勃十足的人宣傳名聲和權利的空虛,也是徒勞的。這種情況如同嘗試用哲理去安慰悲傷人的一樣,反而加劇他的痛苦,這是一個讓人笑不盡的笑料。

  這些評論的反駁早已預料。可笑在於想像用單獨一次冷漠的勸告,而不是想像用真理熱情的信念和一套循序漸進的教育,便能糾正一個人的弱點。

  我們不妨採用不同的方式談論同一個問題。在本篇一開始,我們試圖確立與財富分配有關的正義原則。我們現在在探討那裡提出的原則,能否得到富人確信;能否不直接涉及個人利益時得到確信;能否得到窮人的確信。

  富人能不能明白,他豪華地享受相對說來沒有什麼價值,而通過前面列舉的其它三個方式:生存手段,花費不多的享受及促進智力和道德進步的方式,他可以得到幸福或快樂中最重要的東西呢?富人能不能領會這種計算方法,從他所喝的每一杯酒,從他戴在身上的每一件裝飾品,計算有多少人被陷於苦工賤役,流盡血汗,忍飢挨餓,遭受困苦,陷於可悲的無知和麻木,他才能得到這種奢侈品呢?一個人能否反覆思考這些觀念,使這些觀念印象深刻,永遠湧現在他腦海,以至於他,就個人恩惠而言,引導一個富人像窮人一樣生活呢?可以想像,所有這些問題會得到肯定的回答。

  順便說一下,富人如同窮人一樣生活的動機,現在遠遠不如這個問題得到普遍理解和人們覺悟得以普遍提高後產生這樣的動機重要。

  如果一個富人僅僅由於理解正義,就有可能自願像窮人一樣生活,那麼我們毫不猶豫地斷定,這種事情上的正義感可以不直接涉及個人利益得到確信,也可以使窮人得到確信。

  如果我們設想的這種印象逐步深入,沒有與之俱來其它方面思想相適應的進步,沒有一種緩慢但持續的社會制度和慣例的改變,毫無疑問,那在這方面對於正義的理解會煽起暴動和騷亂。根據這個設想,隨著廣大群眾偏見和無知減弱,人們對於財富的讚美和對於財富的羨慕也必然減弱,這必然要發生。隨著財富在廣大群眾中失去重要性,財富對於享有財富的人,或有辦法獲得財富的人的思想會放鬆支配。我們已經了解最大刺激人們獲得財富是好勝心。那麼,假定富人積累和壟斷行為為人們所真正認識,人們不再以幼稚的思想看到財富反射在富人身上的虛假光輝。我們不再要求對富人的懲罰,而認為他是沒有受到最樸素感情的最初步教化的人。他不會遭到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但他會專心致志地隱藏自己財富,正如現在他炫耀財富一樣。人們不認為他可怕,因為他的行為看起來過於荒唐可笑,沒有人想去模仿。此外,他的財富也不多,因為人類獨立的精神和健全審慎能力使他不會有多少機會玩弄現在的手法,他只是得到一部分自己的勞動產品。由此可見,人們理解財富是什麼,熟悉有關它的正確觀念後,目前不平等情況必然漸漸地、持續地趨於平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