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吃虧心理學> 小不忍則亂大謀

小不忍則亂大謀

2024-10-04 15:04:55 作者: 張濤

  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

  歷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在登基之前一直由於弟弟夷吾的追殺而四處流浪。一路顛簸不能及時補充糧食,晉文公便在路過一處農田時向田中的農戶討要飯吃,誰知那農夫隨手掬起一捧土來交給他們。農夫的嬉笑惹怒了晉文公,他一怒之下就要殺掉農夫,見此情景,他的隨從狐偃立即勸阻他說:「主君,泥土代表大地,這是你要稱王的兆頭。」晉文公聽罷壓下了怒火,不僅不再想著懲罰農夫,還恭恭敬敬地把泥土收了起來。

  從表面上看,狐偃一句話化解了晉文公的尷尬,正在氣頭上的晉文公怒氣消了一些,農夫也因此撿回一條命。往更深層想想,當時晉文公正在逃亡的路上,最忌諱的就是惹出不必要的事端,假如當時晉文公一氣之下殺掉了農夫,就很有可能暴露自己的行蹤,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狐偃的處理方式從容大度,晉文公也是聽得進勸言的明君,扔掉「一介草民竟敢嬉笑我」的想法,用忍耐換取安全。如果晉文公連這一點小委屈也忍不下,日後又如何能成就一番事業,成為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呢?

  這是歷史上傳奇人物晉文公的一則逸事,更有名的例子來源於家喻戶曉的名著《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打黃蓋」。

  三足鼎立,曹操勢力強大,於是吳國和蜀國便聯合抗魏。曹操為了應對這個情況,就派出早前投降曹操的蔡中、蔡和兩兄弟到周瑜的大營里詐降。周瑜何許人也,一下子就識破了曹操的計謀,早在曹操派出蔡中、蔡和兩兄弟之前,周瑜和諸葛亮就已經提出火燒連營的妙計,只是還沒想到能讓曹操上鉤的方法,這下肥肉自己送到了嘴邊,哪有不吃的道理。於是周瑜假裝上當,把蔡中、蔡和兩兄弟接待到了大營。

  周瑜的手下黃蓋聰明過人,也想到了火燒連營的好方法,於是就在一天夜裡潛入周瑜的帳中,把自己的想法說給正在靜思的周瑜。周瑜一聽便告訴他,這個想法已經有了,只是沒有合適的計謀讓曹操上當,現在有曹操的奸細來到我們帳中,想利用他們讓曹操上當,只是有人要為此受些皮肉之苦。這是得不到好處的苦差事,也沒有合適的人選。黃蓋當場就表示願意受此皮肉之苦,以報答主公的知遇之恩。

  第二天帳中議事之時,黃蓋、周瑜便上演了一幕主僕不和的好戲。先是周瑜提出的預支三個月糧草的計劃被黃蓋當面反駁,接著黃蓋又奚落周瑜反正一月之內攻打曹操幾乎如同談天書,還不如早早投降了的好。聽了這種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話,周瑜順理成章地「憤怒」了,他大聲呵斥黃蓋,並且下令將黃蓋逐出帳外。誰知黃蓋倚老賣老,仗著自己的身份資歷不願聽話,一副完全沒把周瑜放在眼裡的樣子。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戲演到這兒,周、黃二人的矛盾可算是達到了頂端,於是周瑜就要殺了黃蓋。黃蓋有才華又勞苦功高,左右的大臣紛紛出來為他求情,周瑜不聽人勸,還把替黃蓋求情的人拖出去施以棍刑。眾人一看就急了眼,集體跪下來求情,周瑜礙於大家的情面,決定施以黃蓋50脊杖棍罰。就這樣,黃蓋被當眾脫去衣服,綁在柱子上受了50大棍,為了讓曹操上當,一棍一棍都打得實實在在,不多久黃蓋就皮開肉綻,昏過去好幾次,看得人膽戰心驚。

  黃蓋被打成這樣,誰看來有所不滿都是肯定的,看到這一幕的蔡中、蔡和中了周瑜的計,立即給曹操寫了密信匯報此事。於是當黃蓋讓自己的好友,也是知道這件事實情的闞澤替自己到曹操大營送詐降信時,即便是狡猾如曹操,也信了個七八分。

  送出詐降信後,黃蓋拖著因為棍刑受傷的身體做足了戲碼,又是約定暗號又是通過闞澤的能言善辯給曹操「洗腦」。曹操很快就完全掉進了周黃二人的計謀之中。

  有了黃蓋這個先鋒,後面的事做起來一下輕鬆了不少。龐統潛進曹操軍營,為生活在北方不熟悉水性的魏軍獻上將船隻連在一起的「妙計」,諸葛亮的草船借箭也已讓蜀吳大軍有了足夠的兵器。公元208年,一切準備就緒,諸葛亮設祭壇借東風,等到東南風起,黃蓋就將準備好的20隻大船裝滿蘆葦乾柴,澆上魚油,鋪好硫黃等引火的物品,然後用清布油單蓋好,釘上釘子,並且按照早前的約定豎起向曹操詐降的標誌「青龍牙旗」。

  一切準備就緒,黃蓋書信曹操約定當晚來降。曹操得意不已,和眾將站在按照龐統的計謀連接好的船上觀看,不料在距離曹操連營兩里處,來降的船隻突然起火,不僅燒著了曹操的連營,還連帶燒到了岸上的軍營。曹操大軍無處可躲,不識水性的他們立即潰不成軍。

  赤壁之戰,曹操元氣大傷,蜀吳聯合譜寫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傳奇戰役。黃蓋在這場戰役里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一場皮肉之苦換來曹操的信任,從而改變了戰爭局勢,誰能說黃蓋的苦受的不值呢?從黃蓋一人來看,他確實受到了不好的待遇,本身就年事已高,多年征戰渾身是傷,50杖刑幾乎要了他的半條命,但是從整個赤壁之戰來看,這是戰爭中極為關鍵的一環,並且是能以最小的損失換來最大利益的一環。

  有大眼光的人懂得權衡得失,晉文公是如此,黃蓋也是如此。我們做事也是一樣,不要因小失大,應能忍下一時一刻的損失,以換取最大的成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