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精神現象學
2024-10-04 15:02:19
作者: 鄧曉芒
首先我們看一看什麼是精神現象學。精神現象這個概念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黑格爾認為,精神現象學是「意識的經驗科學」。精神現象是研究什麼的呢?是研究意識的,而且是研究經驗形態的意識的。意識是從經驗中產生的,經驗形態的意識,是研究這個的。但是它是一門科學,意識的經驗科學。它是為意識的更高的科學奠定基礎的,是最初級的意識的科學。但是馬克思說,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是他的全部哲學的真正誕生地和秘密。馬克思非常重視精神現象學,認為整個黑格爾哲學的根,可以追溯到精神現象裡面。但就黑格爾自己來說,他在晚年不太重視精神現象學,甚至還想極力掩蓋他的這個根。儘管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出版很早,在1807年就出版了,是他的最早的成名作。《精神現象》出來以後,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名聲。原來還有一個副標題:「科學體系,第一部分」。但是他後來把「精神現象學」收入在了他的《哲學全書》的大體系裡面,去掉了副標題。在這裡,他的體系的第一部分變成了邏輯學,第二部分是應用邏輯,包括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精神現象學則成了精神哲學中的主觀精神裡面的一個環節。他的這個精神現象學呢,到了收入他的《哲學全書》裡面去的時候呢,大大減輕了它的重要性,並且被肢解了。他把原來《精神現象學》的後一部分全部砍掉,讓給其他的客觀精神啊、絕對精神啊去解釋,而在主觀精神部分,納入「精神現象學」之下的只有原來的《精神現象學》的前面四章。前面四章就包括意識三章,自我意識一章。其他的全部都砍掉了。但是在他早年呢,他是企圖把精神現象學當作他的全部哲學的起點的,所以叫「第一部分」;而現在不叫第一部分了,第一部分被換成了邏輯學。所以馬克思認為他的這個第一部分只是一個假的誕生地,真正的誕生地是精神現象學,現在變成了只是邏輯學應用到人類身上的一種現象形式。邏輯學當然是抽象的概念,不管他講具體概念也好,講絕對理念也好,它畢竟還是一種概念形式。有點像柏拉圖的理念論,理念王國。上帝在創造世界之前的一個藍圖,但是還沒有創造世界。它是一個抽象概念的體系。那麼,邏輯學在應用中體現為現象的形式,其中就有精神現象學。當然這個精神現象學呢,已超出人類學了,但還不是心理學,它抽掉了那些精神現象的具體的內容,只留下了精神現象的那些結構的形式。
所以,後來恩格斯把精神現象學稱為「精神的胚胎學」。胚胎當然還沒有實現出來,但是,比如說人的胚胎,它已經呈現了將來人的一個總體結構。所以精神現象學是意識本身的一個結構層次。我們現實的人可以根據這個結構層次來為自己的精神定位。比如說,現象學裡頭講到了很多不同的結構,歷史的結構,奴隸啊,主人啊,中世紀的宗教意識啊,啟蒙啊,等等,那麼我們現實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的思想已經達到了哪個層次。有的人思想非常原始,非常低級的,那就只是在感性確定性的層次。有的人已經達到了知性的層次,有的人達到了斯多葛派的層次,有的人達到了啟蒙的層次了,等等。所以它是一個這樣定位的結構。我們這樣理解精神現象學就好理解了。他把那些具體內容都刪掉了,那些歷史人物,那些哲學家的名字,全部在裡面都沒有,所以我們讀起來很困難,你真正要讀懂它呢,你要掌握很多豐富的知識,歷史知識,哲學史知識,法律知識,道德倫理等等。它這個裡頭非常抽象,就在於他迴避這些東西,他只講結構。但有了這個結構,你就可以對號,自己屬於哪一個層次。它是起這樣一個作用的。
那麼意識的經驗科學,他就要談意識,意識是怎麼來的。在這方面呢,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有一種入門的性質。就是說,黑格爾自己當然有一套觀點,比如說,邏輯學當時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觀點。但是怎麼樣使這一套觀點一般的人都能夠接受,或者說不同意他的觀點的人怎麼能夠從他的入口處一步一步地被他誘導到他這些觀點上來,那他就要從每個人內心的、最直接的事實出發。每個人內心的、最直接的事實,那就是意識的事實。不管你持一種什麼樣的觀點,你總有意識。所以,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從意識出發,來探討意識本身的發展層次、發展階段,你一旦接受了他的前提,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意識,那麼他就引導你順著你的意識的線索來不斷地上升,不斷地提升,他給你講道理,循循善誘,他也不強加於你。黑格爾最反對的就是一上來就強加於人家一個觀點,他說我現在不強加於你,反正你有沒有意識嘛,你有意識我就跟你談,沒有意識那你就是動物,那我就可以不跟你談了。當然每個人都有意識,那麼,我們就聽聽黑格爾怎麼樣講意識,看是不是對路,是不是跟我們每個人的經驗相吻合。這是國外某些人的觀點,像德國的克拉瑪就認為,精神現象學就是把普通人的意識引向哲學的一種入門。精神現象學的確有這種作用。
但黑格爾的主要意圖並不在此,他實際上要講的不是意識的經驗,而是意識的經驗現象。這個現象呢,就是說不特定於某個張三、李四的意識。張三、李四當然有意識,但是你要從你所具有的這個意識裡面去看出它的那種現象結構。所以他跟後來的胡塞爾現象學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不是談具體的某個人的經驗,而是談一般經驗的結構。凡是有經驗的人,凡是有意識的人,他的意識就會走這樣一個套路,逃不了這個套路,不信的話,你試試看。所以精神現象學呢,就是來試一試,在這樣一部大部頭的著作裡面把一般意識的各個不同的層次展示出來。我們人類,包括我們每個具體的個人,當然都可以拿他這一套體系來對號入座,我現在處於他這個意識體系裡面的哪一個階段。它有很多階段,每個階段都不同的。人也是各式各樣的、五花八門的,那麼,這些五花八門的人的性格、思想、觀念、立場,究竟適合於精神現象學裡面的一個什麼樣的階段,你就大致可以把握了。你通過它這個階段,你再反思,哦,這個階段原來是從那裡來的,是從前面來的。前面那些階段我有沒有。一般來說呢,你承認你處於其中一個階段,那前面的那些階段你也都很熟悉。那後面的階段呢?你又可以預測了。我現在停留在這樣一個思想水平,那麼後面的階段呢,是不是比我更高,也許你會接受,也許你不接受。但是在黑格爾看來,即算你不接受,你終歸會接受的。因為這是意識本身的發展規律。所以恩格斯把它稱為精神的胚胎學,類似於精神的胚胎學。精神是怎麼發育起來的,每個胚胎都經過這一套發育的程序,少一個程序都不行,顛倒一個程序,你就是畸形了,你將來生出來的就是一個畸形兒了。所以這是不能顛倒的。在這個意義上,精神現象學有普遍性。但是最開始它的起點就是意識。意識經驗科學的起點就是最通常的意識,在這方面,黑格爾多次強調,他在這個上面不加任何人為的干擾,而是讓事情本身客觀地、原原本本地顯現出來。科學不可能有任何先入之見,科學要客觀嘛,你先把一個觀點強加於人,那人家不同意你的觀點,你後面說的全都白費了。所以他一開始就要用一種純粹客觀的態度。我們不作為,我們只是描述我們的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有意識,那麼我們首先來描述它,看它是怎麼樣的。那麼這種描述呢,當然最開始是「感性的確定性」。
就是說,當你把自己一切先入之見,一切概念,一切觀念,一切理想,全部拋在一邊,你就原原本本地、實實在在地回到你的內心考察一番,現在有什麼東西發生了,最初的現象是什麼,把一切先入之見都排除,什麼物質啊,精神啊,康德的物自體啊,先驗自我啊,範疇啊,各種各樣的概念啊,靈魂啊,這些東西全部,你先把它放在一邊,你先不談。你從最直接的、不言自明的東西出發,來看一看我們的內心有什麼。那麼我們就發現了,什麼東西都可以拋棄,暫時不說,當然不等於以後不要,至少我們可以暫時不說,但是有一點是不能不說的,那就是感性。感性是意識的經驗現象的第一個現象,也是意識的經驗科學第一個要考察的對象。那麼什麼是感性?感性是作為意識的第一個環節,那麼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意識。感性意識也是一種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