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的分析

2024-10-04 15:00:54 作者: 鄧曉芒

  那麼下一步呢,康德就提出了他對於美的分析。美的分析是他的美學的核心的部分。我們把這個東西看作是美的,這不同於另外一些判斷,例如我們把一個東西看作是紅的,比如說一朵花,我們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它。我們說這朵花是紅的,這是一個感性認識的判斷,一個事實的判斷。它是不是紅的,是紅的還是白的,這個是可以辨別的。可以通過對象,可以通過經驗的證實,來加以證明的。但是我們說這朵花是美的,這跟說這朵花是紅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美這個東西不是這朵花本身的一種客觀屬性,你拿這朵花來分析一下,你用光譜儀,你用化學分析,你用什麼東西你都分析不出它有「美」這樣一種要素。美不是一種科學的要素,它只是我的一種感覺嘛。但是我們要說「這朵花」是美的,你不信你去看,你看它美不美。我相信每一個人看了都會覺得美。我這種信心從哪裡來的呢?一種主觀的美的感覺,你為什麼相信每個人看了都會覺得美呢?當然也許會有個別人覺得不美,你就會說他沒有品位了,這麼美的東西你都覺得不美,你只會欣賞你的金錢,你只會欣賞你的利益,你連一朵花的美都看不出來,那就沒品位了,那就不是人了,墮落為動物了。一般地來說,我們認為,只要這個人還是人,還有人類的情感,那麼他都會對美的東西表示欣賞,而且這種欣賞是相通的,人人相通。一個人覺得很美的東西,他肯定會認為別的人也會覺得美。這就叫作鑑賞力。鑑賞就是針對美而進行判斷的能力,這是每個人都必定具有的。至於美的程度怎麼樣,那倒是可能各人有各人的評價。但至少不會說它不美,或者說對它不屑一顧。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他認為這是因為,鑑賞力裡頭有一個結構,這個結構是按照他的範疇表來排列的。他的範疇表就是量、質、關係和模態。我們講他的範疇表的時候前面已經講過了,但是在美學裡面呢,他把量的範疇和質的範疇顛倒了一下,是質、量、關係和模態,分成這四個層次。我們簡單來看一朵花,我們說它美,這個裡頭很複雜,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很複雜的。為什麼「質」要打頭呢?因為審美跟認識不一樣,科學認識基本上是定量化的,在康德的時代,定量化、精密化,我們今天也是這樣認為,科學主義就是量化嘛,用量的比較來看待一切。質也可以還原為量,還原為一種程度,程度就是量的標高。這是科學主義的一種思維方式。但是到了審美中間,應該倒過來。審美中間主要是考慮它的質。要完備地把它的質保留下來,不要抽掉,不要抽象。量是比質更要抽象一些的,質呢,是更加具體的,更加直接呈現在你面前的。那麼按照這四個範疇形成的鑑賞判斷,康德把它們稱之為四個契機。契機就是Moment,我們把它翻譯成契機,當然你也可以把它翻譯成別的,比如說要素啊,等等,都可以,但是我們把它翻譯成契機呢,好像更方便一些,可以解釋後面好多地方。它本來是「瞬間」的意思,就是最初決定的因素。

  1·質的契機

  那麼質的契機,一個美的現象它的質的方面的契機,體現為什麼樣的契機呢?他稱之為「無利害的愉快」。首先是愉快,這個我剛才講了,它跟人的情感是不可分的,但是這種情感跟其他的情感、愉快感又不同。這種主觀的情感當然是主觀的,反思判斷力嘛,你要分析它,你必須要從主體方面入手來進行分析。那麼這種情感首先分析它,它跟其他的情感不同在於它是無利害的,它是一種無利害的愉快。其他的愉快呢,有形形色色的各種各樣的愉快,它們都是有利害的。這個利害Interesse,可以翻譯成利害,利益,關切,興趣,但在這個地方呢,它主要是指的利害。無利害,意思是說,你對這個審美對象是否真的存在不感興趣,你只要這個審美對象呈現出來就夠了。至於它是否存在,或者它是假的還是真的,或者它對我有什麼好處,這些東西完全不考慮。你撇開這樣一些利害的考慮,而感到一種愉快,那就是審美的快感。其他的愉快都不是的,比如說吃了一頓美餐。吃了一頓美餐那也感到愉快了,但是這個愉快呢,它必須立足於這頓美餐是實實在在地吃到肚子裡了。畫餅充飢,那是達不到這種愉快的,你沒有吃飽嘛。這個口味也是的,吃飽肚子的愉快或者是美食享受的愉快,一般這些感性的愉快,都具有這個特點,就是它要以這個對象存在為前提,否則就是空的,你的愉快就產生不出來。你本來有個期望,可能會得到一個愉快,但是落空了,你就不會感到愉快。但是審美不一樣,審美只要它呈現在面前,哪怕是虛假的,他都會感到愉快。他看到了,他激動了,那就夠了。至於是不是真的,沒有關係。你去看電影,沒有人說,這個電影不是真的,這個沒有關係嘛。有的電影還預先聲明:「此片情節純屬虛構」,你還是要去看。人家給你講了個故事,你聽了就是了,你感到愉快就完了,你還要去追溯它是真的幹什麼呢,這個無所謂。這是一個。

  再一個呢,就是道德的愉快。我們做了一件好事,也會感到愉快。這個做好事的愉快,它與對象的存在也是相關的,就是說,這件好事你做出來了。你如果做一件好事結果沒做成,那你還是感覺不到愉快。你成功地完成了一件好事情,你救濟了某個窮人,你解決了某個人的問題,你自己心安理得,那才是愉快。這些東西都跟對象的存在密切相關。但是審美的愉快呢,它是完全無利害的。它只求一種耳目能夠得到的享受。在享受的時候根本不考慮它對誰有利,或者是可以用來幹什麼,達到別的目的。這個是不考慮的。所以後來西方的美學家們呢,從裡面引申出了「距離說」,布洛的距離說的美學。所謂距離說的美學,就是說,審美要有距離,要有距離,你就不要考慮它的實用,你要跳出利害關係,遠看它,遠遠地觀賞它,你就會有一種愉快感。甚至於不幸的事情,如果你能跳出它來欣賞,也會感到愉快。比如說有人畫了一幅在海上遇難的油畫,傑里科的《美杜薩之筏》,一幅著名的油畫,你如果自己身在這個划子上面,要淹死了,你是不會感到愉快的。但是如果你看一幅這樣的畫,它跟你的生死沒有任何關係,你遠距離地觀察它,那麼你就會產生一種美感。這畫畫得真美,真有氣勢,色彩豐富,那些人的表情各種各樣,等等,你會欣賞它。所以呢,這個距離說實際上最初是從康德這裡引出來的。像這個英國的美學家布洛提出的距離說,講審美要有距離,太貼近了就不美了。我們談朋友也是的,開始談的時候很美,一到結婚了就不美了。就是距離太近了,距離太近就不美了。每天柴米油鹽,陷在利害之中,那就不美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這是從質的方面,從引起的審美愉快的性質上來分析的。

  2·量的契機

  再一個從量的方面呢,他看出這樣的契機,它是一種「無概念的普遍性」,又叫感性的普遍性。審美的普遍性是一種感性的普遍性。我們通常講,感性怎麼可能普遍呢?感性五花八門,你要欣賞一個美的對象,也是五花八門,在客觀上是沒有普遍性的。通過概念你想把握它,也是不可能的。有的人想通過給美下一個定義,然後用這個定義去衡量一切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審美是無概念的,它不能用概念來規定,但是它又有普遍性。什麼意義上具有普遍性呢?在主觀的意義上具有普遍性。所以無概念的普遍性又稱之為「主觀的普遍性」。就是說,我的這種情感所指向的對象儘管可能是形形色色的,但是我的這種情感具有一種人人可能產生的普遍性。但是它不是憑概念,你憑藉概念說服人家,是產生不出這樣的情感來的。你看了一幅美的風景,你給這個美的風景下個定義,然後你告訴人家,人家憑你這個定義就產生美感了?不可能。但是,他通過欣賞,比如說你把這幅風景畫拿給人家看,我覺得美的人家也會覺得美。只要是真正美的東西,人人都會覺得美,就是這樣一種普遍性。所以這種普遍性呢,是一種主觀普遍性。

  這就是在量的方面。所謂在量的方面,就是說它不是我一個人單獨所具有的,而是普遍具有的。就像一個全稱判斷一樣,但是其實不是全稱判斷。我們說「所有的花都是美的」,不能這樣說的。它沒有概念。花是不是美的,我們要去看。但是如果真的看到的是一朵美的花,人人都會覺得美,它就具有這樣一種普遍性。這是在量的方面,我們可以對它做出這樣的規定。這個跟我們日常的口味,我們剛才講到吃一頓美餐,是大不一樣的。口味也是主觀的愉快。但是它沒有普遍性。有的人喜歡這種味道,有的人喜歡那種味道,眾口難調嘛。湖南人喜歡吃辣的,四川人喜歡麻辣,上海人喜歡甜的,一點辣的都不能有,這個是沒有什麼普遍性的,也不需要普遍性。你四川人不能說上海人口味不行,你很低級,那不能這樣說的。中國四大名菜,粵菜、魯菜、湘菜、川菜啊,這些都是很有名的,沒有一個高下之分的。沒有什麼普遍性,你不能用你的口味來要求一切。所以在這方面呢,只有審美的這種快感是有普遍性的。雖然在實際上呢,同樣一個美的東西,不見得人人都說美。比如說看了一場戲,有的人覺得美得不得了,有的人覺得很庸俗,看不下去,那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這個裡頭就有爭論。你覺得庸俗,我覺得美,那我們就可以來討論一下,看哪個的品位更高。討論來討論去,總有一個品位高低的標準,這個標準是無形的了,但是它還是有一個標準,就是我們必須爭論,要爭個水落石出。雖然最後沒有結論,但是我們熱衷於去討論,看了一場戲以後,很多人聚在一起討論。吃了一頓辣得要命的飯以後,沒有人討論,說說這個辣究竟是好還是不好。那不說明品位的問題。但是看了一場戲以後就有品位的問題。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這個普遍性呢,是人人所追求的。口味的普遍性是沒有人去追求的。但是審美的普遍性是大家所追求的。我們先驗地設定這個美感應該是人人具有的。雖然實際上不見得人人具有,但是呢,這是一個先驗的設定,應該人人具有,這樣大家才能夠提高品位。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所以審美這樣一件事情呢,不是通過概念來進行的,也不是一種認識過程。我常講,在中文裡面,「審美」這個詞給人一種印象,就是去「審查」一個東西「美不美」,看一個對象美不美。其實不是的。我們審美不是看一個對象美不美,而是希望一個對象使我們感到美,是這樣一個過程。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對象,它沒有使我感到美,那並不是說我就認識到它不美了。相反,應該說,如果我看到一個對象並沒有使我感到美,我的這個審美意向就落空了,我實際上就沒有審美。比如說我看了一場電影,這個電影難看死了,庸俗得不得了。回來以後非常後悔,不該去看的。為什麼不該去看的呢?我本來想去看,希望那個對象使我感到美,結果落空了,我就沒有獲得審美,我沒有進入審美中。所以它不是一個認識問題。你要是認識的話呢,我當然可以說我已經進入到審美中了,我在看它美不美嘛。當然那就可能有兩個結果,一個是覺得它很美,一個是可能覺得它不美,這兩種情況就都會是在審美了,這是一種認識的態度。但是審美不是認識的態度,它是一種希望的態度,一種期待的態度。所以它不是可以通過認識,通過概念,來加以規定的。但是它也有普遍性。這是量的方面。

  3·關係的契機

  關係的方面,它是一種「形式的合目的性」,或者說是主觀形式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一種關係,就是說它合乎目的,但是呢,這種合乎目的性只是在形式上,它並沒有一種實質上的目的。所以這一點呢,又被稱為「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它沒有目的,只是主觀形式的合目的性。在主觀形式上面,這個對象的形式表現出好像趨向一個目的那樣,處在一個統一之中,好像這個形式中點點都是為了某個目的而組織起來的,而形成的。我們看一幅油畫時也是這樣,一幅畫得好的油畫,它的每一筆都不是沒有用的,它都是為整個作品的題材、主題而服務的。每一筆都有它的用處,少了這一筆,這個主題就要受到損失。我們看俄羅斯的名畫,希施金的《森林》,街上的鋪子裡經常有賣的,臨摹的希施金的《森林》,很多是偷工減料的。他以為偷工減料沒關係,這個地方少一塊石頭有什麼關係呢,那個地方減少一根草,減少一棵樹,我懶得畫了,我就把它塗掉,然後照樣賣錢。但是實際上你少一塊石頭,它就不一樣,整個畫面就破壞了。他經過精心構思的一幅油畫,是極其合目的性的,整個油畫是合目的性的一個整體。但是合什麼目的,你說不出來。它就是給你美的感覺,你整體上覺得有一種美的氣象,但是你說不出什麼目的,你說不出它表現什麼。你說它表現一個什麼題材,你如果能夠說出來,那你就是外行了。

  我們通常說一個作品,以為我可以用一個概念來概括它,可以說它表現什麼題材,這個是表現階級鬥爭的題材,那個是反映貧下中農的生活,反映被剝削階級的反抗,這一篇呢,是為咱老百姓說話的,那在藝術上就是外行了。即算它是表現這個的,但是作為一個藝術作品來說,也不能這樣評價。它的評價只能夠是一種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它只看形式,只看這個藝術形式。我們通常講藝術品有形式的標準和內容的標準。在康德看來,你說的那種所謂內容標準是概念,那個不能納入到藝術的標準里來。藝術的真正標準是形式,所以後來的人也把他稱為形式主義者。形式主義美學很多都是從他那裡找自己的理論根據,就是由於它是形式的合目的性,或者說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當然康德這個無目的的合目的性,你要說它完全沒有目的呢,也不能這樣說。康德也不完全是形式主義者,他也有內容方面的考慮,下面講第四個契機就是講情感的內容。我們有時候也說,康德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其實還是有目的的,它的目的就是人本身。它就是為了體現人本身,反思的判斷力嘛,就是反思到人的主體嘛。它不是以一個外部的對象為目的,不是用一個概念去規定那個對象,而是回到了人本身,人是目的。至少它可以暗示出這一點。所以這個審美呢,具有一種過渡,從這個認識向道德過渡,道德就是強調人是目的,人的自由是目的。我剛才講了,它不是為了什麼目的,就是為了好玩,好玩是什麼?好玩就是自由嘛,就是自由的遊戲嘛。它以這個遊戲本身為目的。那麼從認識的眼光看呢,它就是無目的,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但從道德的眼光呢,它使人意識到自己的自由,這還是有完善人性的意義的,不單純是形式主義。

  4·模態的契機

  最後一個契機呢,就是模態。模態是講必然性的,當然也講可能性、現實性。所以必然性範疇屬於模態範疇,在這裡就體現為共通感的必然性。就是說,審美有它的必然性,這個必然性是什麼必然性呢?不是概念的必然性,而是人人都有一種共通感。共通感這個詞在當時很流行的。我們有時候也把它翻譯成「常識」,或者是「健全理智」「健全知性」,有很多譯法。從拉丁文來說,sensus communis,都是這個詞,共同的感覺,大家都認可的一種共識。那麼在康德這裡呢,特別強調它的感覺、感性,審美的這種共識是一種感性的共識。也就是說,根據前面講的,它是一種無利害的愉快,它是一種無概念的普遍性,它是一種無目的的形式合目的性,等等,我們都可以看出,它有一種共同性,沒有個人的利害和目的擋在中間使它分裂開來,但是它又還是感性的。那麼康德提出來,人類、每個人先天地有一種共同的情感,而這種共同的情感迫切地需要通過一種方式傳達給別人。這就是審美的起源。審美的起源,並不是在經驗中、在心理學中偶然的一種起源,而是在人的先天能力中,有它必然的起源。所以這種共通感有一種先天的必然性。只要是個人,他就有情感。只要有情感,他就有共通感,就有一種想要把自己的情感傳達給別人、要引起共鳴的需要。這是必然的,我們逃不了的。哪怕把你關在監獄裡,你這種東西還是泯滅不了,要跟人交往,要傳達自己的情感,等等。這就導致了對於審美的一種先天原則的發現。這是康德晚年的一個新的發現。

  5·純粹美及其反思結構

  剛才講到審美的四個契機。審美的這四個契機在康德那裡是作為一種「純粹美」來加以規定的,在純粹的情況之下的規定。當然,通常的審美不是這種純粹的情況,純粹的情況是很少的,我們欣賞一個美的對象,純粹地去欣賞美的對象是很少的。我們總是多多少少帶有概念啊,利害啊,道德的考慮啊,認識的考慮啊,等等,一些不純粹的考慮。所以康德認為,在美裡面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純粹美,純粹美又稱之為自由美,完全以自由的遊戲作為它的目的,或者是根本就沒有目的。這叫作純粹美。另外一種叫作附庸美,或者譯作依存美。純粹美是自由的美。自由美和依存美是相對立的。那麼,把純粹美界定了以後呢,我們當然可以以這個為標準,或者以這個為基地,去解釋其他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不純粹的美,附庸美。比如說,它有道德的象徵,我們經常採取的那種態度不是純審美的態度,我們看一個對象的時候呢,往往採取了道德的象徵的態度。比如說我們欣賞一棵松樹,我們馬上想到這棵松樹多麼高大挺拔,象徵著人的一種道德品質。「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這個是象徵人的一種品格。當我們這樣說的時候,我們也在審美,但是我們參與了一些道德的考慮。參與道德的考慮並不是壞事,它可以促進我們對於審美的感受。但是它畢竟不是純粹的。嚴格意義上的純粹的美,那是很少的。比如說,某些貝殼,某些花,某些鳥的羽毛,或者某些自由流暢的線條,阿拉伯式的花紋,沒有任何道德的、認識的或者其他的考慮。那種情況很少。一般的情況都是採取一種混雜的形式,採取一種跟道德啊,概念啊,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的形式。那麼康德給它們一個這樣的界定,叫作附庸美。那麼純粹美或者自由美,那是他真正要考慮的。康德的思維方式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先把純粹的東西搞清楚,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把其他的那些東西附加上去,我們就可以解釋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種種現象了。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現象很少是純粹的形式,但是你還是要把這些純粹的形式單獨挑出來加以考察,弄清楚。這是他的一個慣用的做法。

  那麼這樣的純粹形式,它裡面表現出一種什麼樣的反思性的結構呢?我剛才講了,反思判斷力就是要從對象上面反思到自身的結構。那麼我們在欣賞一個美的對象的時候,以一種純粹審美的態度,表現出我們的主體中的一種反思性的結構,那就是想像力和知性能力相互之間的一種自由協調活動,我們的諸認識能力的自由協調活動。諸認識能力裡面包括很多,想像力也屬於其中,沒有想像力我們也不能認識。再就是知性、理性,這些都是屬於認識能力的。那麼,自由美的欣賞呢,它主要是想像力和知性之間的協調活動。我們在欣賞美的時候,純粹的欣賞,那就是這兩種能力在那裡遊戲。我們的想像力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但它又和知性能力相互之間起一種協調作用。就是說,這種天馬行空不是一種迷狂,也不是一種失控、失態,而是一種非常理性、非常寧靜的,在知性的協同作用之下,去把握一個審美對象。知性的作用就在於把一個對象作為一個對象把握住,想像力呢,就要突破這個對象的邊界,到處去亂竄。那麼知性呢,就把想像力凝聚在一個對象身上。就是說,你的這個想像力呢,是集中於這個對象,要有一個對象的形式,形成完整的形式。這就是知性的作用。但是它不是認識這個對象,它只是把想像力所形成的那些形式凝聚起來,使之成形。如果沒有知性,想像力就是到處亂竄了,它就不成形了。所以知性不是說它阻礙了想像力,而是幫助想像力進行活動。那麼想像力呢,也擴充了知性。知性太死板,在這樣一種形式中,要由想像力自由自在地在那裡活動。所以相互之間相得益彰、相輔相成,這就是一種自由協調活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