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思性的判斷力
2024-10-04 15:00:51
作者: 鄧曉芒
什麼叫反思判斷力?就是在認識過程中,有一種判斷力,我上次講到,就是形成人為自然立法的一些先驗的原理,這要靠判斷力來完成。就是運用那些知性的範疇,對於具體的經驗現狀做出判斷。這種判斷是從上而下的,居高臨下的,心中已經有了那些先驗的範疇了,比如說因果性、實體性這樣一些範疇了。那麼,我面對一個具體的現象的時候呢,我用這些範疇,來捕捉那些現象,把它們納入到範疇之下,以便構成一個認識的對象,一個經驗對象。這樣一種判斷力呢,按照一些原理來操作,那麼這種判斷力康德稱之為規定性的判斷力,簡稱為規定的判斷力。規定的判斷力的特點就是居高臨下,先有了概念,然後呢,用這些概念去規定那些出現在面前的感性的特殊材料。但是在這種規定的過程中間呢,因為它的概念是抽象的,材料是無限豐富的,任何一個感性對象在你面前它其實都是無限豐富的,所以在進行規定的判斷的時候,必須要略去一些具體的東西。感性材料出現了,形形色色,那麼你要對它進行規定,你就必須要加以抽象,就要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代表性的方面,以便納入到我的範疇之下來。因此呢,就略去了一些偶然的東西,只納入了一些可以代表必然性的東西。所以,自然科學總是要忽略一些東西的。任何一條自然科學的規律,或者一個自然科學的發現,你把它描述出來,你都忽略了很多很多偶然性的東西,你都是預先把這些感性材料加以抽象,以便納入到範疇之下。但是略去的那些東西是不是就是完全沒有用了呢?在以前康德認為那是完全沒有用的,那只是屬於心理學研究的一些對象。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之下,為什麼對待同一個對象,我們人有不同的反應?那是心理學的問題,那是你主觀上你的心理特殊。每個人眼睛裡面看到的同一個紅色也許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紅色的反應也許都是不一樣的,感覺的色彩也許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喜歡紅色,有的人不喜歡,這些東西在進行科學抽象的時候都是不考慮的,那屬於心理學研究的話題。
但是康德經過反覆的思考,在他的晚年提出來,有另外一種判斷力。另外一種判斷力跟這種規定性的判斷力採取了相反的方向,就是說,不是先有一些概念和範疇,然後用這些概念和範疇來規定那些具體的感性材料。而是相反,感性材料已經呈現在面前了,我現在還沒有範疇,或者說我不用範疇,我採取直接面對感性材料本身的這樣一種眼光和態度,但是試圖從這些感性材料裡面找到一般規律,上升到一般規律,也就是從下而上地去尋求某些規律性的東西。這就是反思的判斷力,反過來思。規定性的判斷力就是有了概念、範疇,然後去規定那些感性材料;反思性的判斷力就是有了那些材料,但是沒有概念,而我又要把握它,於是就從它直接上升到一些普遍性的東西。但是這些普遍性的東西呢,並不構成概念的對象,那些普遍性的東西也不是概念,它只是這些感性材料本身的某些普遍性的合規律性。它不是規律,它只是「合規律性」。我要找規律,但是我找不著。雖然找不著,但是我找到一些合規律性,好像是合規律。那麼這種合規律性,只是我主觀提出來的一種反思。就是說,我從一個感性材料的對象身上所看到的不是那個客體本身的那些屬性和規定,而是看到了我自身的某種普遍需要。這就是反思了。所謂反思就是說從對象上看到我自身,就像照鏡子一樣,我在鏡子裡面看到了我自己。那麼我在某些感性材料呈現在面前的時候,我從上面看到了我自身的某種需要,這就是反思性的判斷力。
那麼反思性的判斷力它所涉及的就是人主體的某種特點。主體的什麼特點呢?康德認為,這就是我們主體的諸認識能力的自由協調活動。或者簡單說,就是諸認識能力的一種協調。我從對象身上所看到的,我從那些感性材料、感性現象上面所發現的,是我主體本身內在的各種認識能力借這樣一個對象的形式在那裡做遊戲。這個活動,Spiel,也可以翻譯成遊戲,遊戲活動。它沒有什么正當的事情,不是說要認識那個東西,或者是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改變那個東西,那都不是的,而是僅僅停留在靜觀。我觀察這些現象,然後呢,使這些現象在我的各種認識能力的活動中,起一種協調的作用,使我的各種認識能力,想像力啊,知性啊,理性啊,能夠藉助於這個對象動起來。動起來是為了什麼目的呢?沒有什麼目的,就是好玩,做遊戲嘛,獲得一種自由的快感,自由協調活動。自由協調活動就會帶來快感了。我的認識能力,如果你限制它的活動,那搞久了就要不耐煩了。所以它總是要活動。但是呢,你老是把這個活動寄託於一個對象,一個客體,去加以認識,或者加以實踐,或者加以把握,它也覺得太受束縛。這些認識能力呢,它有一種自由的衝動,就是說,我撇開所有那些目的,我自己來做一番遊戲,自由自在,那我就可以尋找一個感性現象了,在上面寄託我的這種自由的需求。這就是反思判斷力的一個作用。這種自由的需要在康德那裡可以看作第四種自由概念,就是自由感,自由的情感。自由除了先驗的自由、實踐的自由(包括自由的任意和自由意志)之外,還有自由感。
所以這樣一種作用呢,它跟人的情感是相關的。自由,它就會帶來一種快感,帶來一種愉快感。但是這種愉快感呢,並不像康德早年所設想的完全就是一種經驗的、後天的、心理學所研究的一些現象。他發現,在這些愉快感裡面,有一種愉快感具有一種先天性,具有一種先天的原則。什麼先天的原則呢?就是說,我的這種愉快感,是跟我心目中那種普遍的先天需要結合在一起的。而且呢,正因為如此,我的愉快,我可以由此推斷所有的他人也會同樣地感到愉快,所以有一種普遍傳達的客觀化的要求。我的愉快我渴望把它傳達給別人,使它成為一種客觀的愉快,大家都感到的愉快,大家同樂。這樣一種愉快,他在審美的心理活動中發現,人類的審美活動,就是這樣一種活動。它跟其他的活動不一樣。其他的活動的愉快不一定要傳達給別人。但是審美活動,如果他不傳達給別人,他就感覺到不愉快,感覺到憋氣,感覺到不是淋漓盡致,不痛快。他非要傳達給別人,要大家都能夠振奮起來,都能夠感動起來,他自己心裡才覺得舒服。這樣一種普遍化的情感,它好像是一種客觀的東西,好像是藉助對象傳達給別人,好像這個對象客觀上就具有那樣的性質,就是美。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美是客觀的,美是客觀事物的一種性質,一種屬性。很多人都持這種觀點。但是康德指出來,這種觀點其實是表面的,實際上它是立足於每個人主觀上的一種普遍性的要求,或者客觀性的要求,主觀上有一種客觀性的要求。想把自己個人所獨特的一種快感變成一種客觀的東西,人人感到的東西。那麼這樣一種東西呢,就是所謂的美。
所以,我們稱之為美的這樣一種對象,它表面上看起來是客觀的,但是實際上呢,它是主觀的東西。但雖然是主觀的,它跟其他的主觀的又不一樣。其他的主觀的就是主觀的了,但是這種主觀的呢,它要表現得好像是客觀的。它非要這樣,你明明知道不是,但是你還是要這樣,把它設想成好像是客觀的,然後呢,我們大家才能夠在一起共感、共樂、共鳴,陶醉於其中。那麼為什麼是這樣?就是因為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種需要,就是諸認識能力追求一種自由的協調。這一點是通過反思的判斷力才能夠運作,也才能看得出來的。如果不通過反思的判斷力,如果還是僅僅局限於規定性的判斷力,你就看不出這種客觀的美實際上是主觀的,你也看不出來這種主觀的美它又有一種客觀性的要求。所以反思性的判斷力呢,它在對象和主體之間反覆來回,但最終是立足於人的情感的這樣一種自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