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範疇表
2024-10-04 14:59:25
作者: 鄧曉芒
關於範疇表,先驗邏輯的範疇表是從形式邏輯的判斷表裡面引申出來的。那麼範疇在康德看來呢,屬於純粹知性概念,這個概念是從判斷的形式裡面引出來的。判斷的形式只是抽象的形式,可以用在任何事物之上,但是範疇呢,它跟判斷的形式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是用在經驗對象上的。它不能用在別的地方,不能用在上帝身上,不能用在靈魂身上,不能用在無限的宇宙身上,它必須用在經驗對象身上。所以,我們可以把範疇看作是形式邏輯的判斷形式當它局限於用在一個經驗對象之上的時候,它必須表現為這樣一種概念,這就是純粹知性概念,也叫作範疇。所謂範疇,Kategorie,它的概念是亞里士多德提出來的,這是一個希臘詞。亞里士多德提出來十個範疇,包括實體啊,偶性啊,時間啊,空間地點啊,運動啊,狀態啊,等等。一共有十個範疇。但是康德對亞里士多德的範疇表不太滿意,就是說,他這十個範疇是經驗地搜集到的、碰上的。他要找範疇,就到語言裡面去找,我們說話的時候經常用到的哪些概念,他就去搜集。搜集到了十個,後來發現不夠用,又提出來另外五個後範疇加以補充。但是實際上還可以補充,你還要繼續不斷地去搜集。因為經驗的東西總是無邊無際的,是偶然碰上的。
但是康德對此不滿,他認為範疇既然是知性的一些純粹的概念,它就必須要有邏輯性,必須要有體系性。什麼叫知性的純粹概念?知性的純粹概念跟一般的經驗性的概念不一樣。我們通常講的概念,比如說動物的概念,馬的概念,生物的概念,這樣的概念,它都有它的概念的一定的範圍。動物的概念就不能運用於植物,生物的概念就不能運用於礦物,它有它一定的經驗的界定。那麼有沒有一個概念它可以運用於所有的經驗,運用於萬物呢?如果一切事情都具有這樣普遍性的概念,那麼這樣的概念就叫作範疇。中文裡面呢,把它翻譯成範疇是取自於《尚書》裡面講的「洪範九疇」。「洪範」就是洪大的範圍。如果有一個概念它的範圍達到無所不包了,那麼這個概念就是範疇。概念和範疇本來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但是範疇是指那些最普遍的概念。它從亞里士多德來,但是呢,康德對它進行了改造。就像他對於判斷的分類也進行了改造一樣,那麼在範疇表上面呢,他從判斷分類表裡面引申出他的範疇表。我剛才講了這個判斷分類表是有邏輯關係的,它從一個最根本的典型的範疇A是B(出發),一個注重A,一個注重B,一個注重A、B的關係,一個注重「是」的狀態:只有這四種,窮盡了,再沒有別的判斷類型了。所以它是一種邏輯關係,這四個層次呢,是具有一種邏輯關係的。那麼範疇表也應該有這樣的邏輯關係,它才成體系。所以康德認為,他提出的這個範疇表,是無所不包的。所有的範疇都在這裡頭了。當然你還可以搜集出很多經驗的範疇,你可以在經驗中再搜集其他的範疇,但是你一旦搜集起來,你看看,它們肯定都能歸屬於這個範疇表的體系的某一項之下,逃不出這個範疇表的。
所以他這個範疇表呢,是一張人類認識之網。我講過,人類認識就像一個網絡,用這面認識之網去捕捉經驗的材料,這樣呢,我們才能構成我們的知識體系。這個網絡有其固定的紐結,有它的規範,有它的格式,這些範疇呢,就是網上的紐結。它在那個位置上,它是不動的,但是我們用它可以捕捉那些千變萬化的經驗事物,來形成知識。那麼這個範疇表的網絡呢,它也是按照判斷表的分類方式分成量、質、關係和模態,我們也可以把它列一下,分成這樣的三四一十二個範疇。當然後面這兩排範疇不是一個一個的,而是一對一對的。實體和偶性,原因和結果,互為因果,還有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現實性和非現實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它們是一對一對的範疇。所以我們講康德的十二個範疇,但是實際上不止十二「個」,可以說是十二「類」範疇。前面兩排呢,是一個一個的,被稱為「數學性的」範疇,後面兩排呢,被稱為「力學性的」範疇。為什麼叫作數學性和力學性的呢?就是說,這四大類範疇,兩兩相對,它們不太一樣,層次上也不太一樣。就前面兩大類來講,一個是講量,一個是講質。也就是說,它們都是針對某個對象,來考察它的量上面有多少,有多個呢,還是只有一個呢,還是所有的都在這個地方?再一個是考慮它的質,它是實在的呢,它有實在的內容呢,還是它空空洞洞的,沒有什麼內容?它很稀薄,它的內容很少,還是限制性,就是說它在實在性和否定性之間,它既不是完全充實的,又不是完全空洞的,而是有一種限制的度?在質的方面,康德主要考慮一個事物的程度。比如說一個紅色的東西,紅到什麼程度,它很紅,非常的紅,紅到什麼程度?一種溫度,它高到了多少度?我們今天的氣溫達到了27度,有一點像夏天一樣了,我們用這個度來衡量它的充實性的程度。這個度是一種限制,它既不是完全充實,也不是完全虛空。它是在充實和虛空之間某一種程度。
康德對質的這樣一種看法呢,是一種自然科學的看法。我們知道近代自然科學把所有的質都還原為一種程度,還原為量,「定量分析」嘛。不但定性,而且還定量分析自然科學的對象。最重要的是定量分析。定性呢是一個入門,你知道這個東西的性質了,然後我要問你有多少程度,你能不能給我做出一個數學模型出來,能夠給它進行定量分析。這就是一直到當代的實證科學、精密科學所要求的。性質沒辦法定量,但是呢,我們可以用量的眼光定它的程度,可以把它在程度上面加以規定。在程度上規定也是定量,是另外一種定量,在質的方面定量。所以,程度是質和量的統一。後來黑格爾的三個範疇就是,一個質,一個量,一個度。這在康德這裡已經有了。所以康德把質稱為內包的量,把量稱為外延的量。外延的量和內包的量都是量,這就是科學的眼光。科學其實是不管質的,只要你把量定好了,它的那個質是科學不太關心的了,它就把它撇開了。所以後來康德要提出美學,來考察被科學所撇開了的那些質。比如說,一個紅色美不美啊,漂不漂亮啊,這些東西沒有辦法用科學定量,所以只好用美學來加以規範。它涉及人的心理上的一些感覺和情感。但是總而言之,前面兩個呢,都是屬於數學性的範疇。為什麼叫數學性的範疇?它們都屬於數學定量的範疇。而且呢,它都是針對一個一個的具體的事物或對象。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那麼後面兩排呢,它們屬於力學性的範疇,就是說,它們所處理的不是一個一個對象,而是諸多對象之間的一種關係,一種作用。實體和偶性,實體是一個現象,偶性是另外一個現象,這個偶性,是那個實體所表現出來的。這就是兩件事情了。在現象中,有兩個表象了。太陽的光,太陽的熱,我們說是太陽表現出來的,我們的太陽是一個實體,太陽的光照在大地上面,是另外一個現象。我們看見了太陽,我們還看見了太陽所照耀的山川樹木、水的反光。但這兩種現象之間有關聯,所以它又不是針對某一個對象來考察它的量啊,質啊,而是從一個對象上面考察到它跟另外一種現象之間的關聯。因果性更加是如此,原因和結果,是兩個東西,兩種事物,兩個現象,哪怕是一個現象,它也是表現為兩種現象。一個事物表現為兩種現象,原因,或是結果。協同性,多個現象相互之間的關聯。協同性有的人翻譯成交互性,我們把它翻譯成協同性。實際上交互性不光是交叉在一起,而且是要互相協調起作用。模態也是,可能,或不可能。可能性相對於不可能性而言,它有可能性;相對於不現實而言,事物有現實性;相對於偶然性而言,事物有必然性。這些都是屬於物與物的關係,現象與現象的關係,它不是像數學性的範疇那樣,只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東西的,它的面更廣。所以這些力學性的範疇呢,層次更高。但是它的基礎呢,還是那些數學性的範疇。
那麼這些範疇呢,它們跟判斷表是一一對應的,單一性對應於全稱判斷,多數性對應於特稱判斷,那麼全體性對應於單稱判斷。這裡頭有一點不太明白,就是說,按道理全體性應該對應於全稱判斷,單一性應該對應於單稱判斷,為什麼倒過來了呢?康德自己也有猶豫。他在他的《反思錄》裡面,以及他的私下的筆記裡面,曾經有一度呢,是把它倒過來的。全稱性判斷對應於全體性。單稱判斷呢,對應於單一性。但是後來又把它改過來了。那為什麼要改過來?這裡頭有一點很有意思的關係。就是說,你從形式邏輯本身的角度來看,當然應該是單一性對應單稱判斷,全體性對應全稱判斷,從形式邏輯本身的角度看應該是這樣。但是如果你從先驗邏輯的角度看,情況就會反過來,這裡有一種辯證的關係在裡頭。就是說,所謂全稱,它對應於單一性,全稱就是所有的東西都在這裡了,你把它當作一個對象來看,你把所有的東西當作一個對象來看,從先驗邏輯的對象的角度來看,全稱性應該對應於單一性。它有一個單一的東西,貫穿在所有的東西裡面。單一性在先驗邏輯的眼光之下呢,它不僅僅是一個東西的意思,而是一個普遍的東西的意思。單一性這個概念很有意思的,我們通常講的要統一,要統一這個概念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意思呢,就是所有的東西都包含在內;另外一個意思呢,就是要由一個人來指揮。統一性本身就包含兩個意思,一個是沒有遺漏,統一嘛,統在一起,沒有遺漏,都要在裡面,就是全稱。但是另外一個意思,要統一指揮,統一步調,要像一個人一樣,那就要由一個人來指揮。所以它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貫徹在所有的各個部分裡面,它是同一個原則。康德曾經舉例子,有兩種不同的單一性,一種呢,就是單個的一個東西;另外一種呢,就是貫徹在所有東西裡面的那種抽象的東西,抽象的原則。比如說講故事,故事不能是散的,東拉西扯的,你必須有一個同一的主題,貫穿在你所講的故事裡面。你是講的同一個主題。你演一齣戲,從頭至尾,它都是統一於同一個主題。亞里士多德提出來所謂的戲劇的統一性嘛,「三一律」,後來人們把它歸總為三一律,演一場戲都要符合時間、地點和情節的統一。這就是它的主題。你一場戲不能有兩個主題,有兩個主題就散了,就缺乏震撼力了,就缺乏藝術性了。但是這個戲又不是單個的一個人出現一下就完了,它有很多很多人物,很多很多情節。但是裡面貫穿一個單一的原則。所以當你要涉及對象來理解,而不是單純從形式上來理解的時候,你的全稱性呢就對應於單一性。怎麼樣才能全,才能清晰,必須用一個原則才能把所有的東西概括起來。概念就是這樣的。概念之所以是普遍的,就是因為它是單一的,它是清晰的。它是一個概念,在所有事件裡面,它能夠普遍地貫穿下來。那麼單稱也可以看作是全體的,單稱判斷也可以看成是全體的。它是兩個含義交織在一起。所以呢,從形式上來看是這樣的,從內容上來看,從先驗邏輯的角度來看,它就會倒過來了。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明,像這個無限判斷對應於限制性範疇的關係,選言判斷和協同性之間的關係,也有些新的思想,因為時間關係呢,這裡就不具體地深入了。
所以康德是在對傳統的形式邏輯進行了一番改造以後,從裡面引出了他的先驗邏輯的範疇表。在先驗邏輯範疇表裡面,正像在形式邏輯的判斷表裡面一樣,所有的第三個範疇,都包含有康德自己的特殊的創見。就是從他的先驗邏輯這樣一個新型邏輯來考察形式邏輯探討的那些問題。那麼這個範疇表的這樣一些範疇,我剛才講了,它們其實就是形式邏輯那些判斷當它關注於有關對象的真理的知識的時候,形成起來的。它其實不是另外提出來的,它就是從判斷分類表裡面引申出來的。怎麼引申出來的呢?就是說,在判斷分類表中形式邏輯不管對象,不管大前提。但是如果它這一套形式,當你把它用來專門關注對象的知識的時候呢,它就形成了範疇。範疇其實已經包含在形式邏輯的判斷裡面,每個範疇包含在形式邏輯的相應的判斷形式裡面,只是沒有被挖掘出來。一旦被挖掘出來,這些形式邏輯的判斷形式,當然也就被運用於對象了。那麼當它運用於對象的時候,它就會體現出範疇了。比如說我剛才講的全稱判斷,當它運用於對象的時候,它就體現出單一性範疇。特稱判斷,當它運用於對象的時候,它就體現多數性範疇。其他的判斷也是如此,都是在考察一個判斷的形式專門運用於有關對象知識的時候,有關科學知識的時候,它所體現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它們組成了先驗邏輯的範疇。而且呢,這個範疇也是三分法的。判斷表本來就是三分法的,都是三個一組。這三個一組之間的關係都是一種「正反合」的關係。黑格爾的辯證法就是從這個裡面受到啟示而發展出來的。第一個範疇是正,第二個範疇是對第一個範疇的反,第三個範疇是前兩個範疇的一種綜合。都具有這樣一種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