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性及與理性的關係
2024-10-04 14:59:15
作者: 鄧曉芒
那麼我今天要講的呢,就是康德認識論的第二個層次,範疇及其原理,或者說他的範疇論。康德的範疇論是很著名的,在康德看來範疇論主要是關於知性的學說,它跟感性的學說相比是更加提高一個層次了。我們通常講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在康德那裡,我們通常講的理性認識就是他的知性Verstand。當然還有理性,我上次講到的Vernunft。這兩個詞,一個我們把它翻譯成知性,一個翻譯成理性。當然通常的譯法呢,把它們看成是差不多的,都是理性。知性有時候翻譯成理智、理解,理性呢,有時候也翻譯成理智。都是差不多的詞。但是康德把它們區分開來了。就是說知性和理性處在兩個不同的階段,理性是更高的階段。但是康德有時候呢,又把這兩者通稱為理性,或者把知性也稱為理性。純粹理性批判其實嚴格說起來應該是純粹知性批判。當然知性也屬於理性的範圍,屬於高級認識能力,所以也可以稱為純粹理性批判。那麼感性屬於低級認識能力、初級認識能力。或者說,感性在認識中是一種接受的能力,知性和理性才是一種認識能力。那麼範疇論以及範疇論的原理,也就是知性的原理,它們都屬於知性的範圍。在這個範圍裡面呢,它是解決自然科學知識何以可能這樣一個問題。感性論是解決的數學何以可能,我上次講到數學的時空,使得幾何學和算術得以可能。由於有時空的接受能力,先天的接受能力,先天的直觀形式,所以使得幾何學和數學呢,建立起來了。那麼在今天講的這一個部分呢,就是說範疇及其原理使得自然科學得以建立起來了。所以這一部分呢,在康德的先驗邏輯裡面它是屬於知性的學說。先驗邏輯跟先驗感性論相比呢,顯然是更高的層次了。我們從感性那裡接受了經驗材料以後,我們就要通過邏輯來把知識建立起來。你光是感性材料那還不成為知識啊,你還必須要有一整套先天的邏輯形式,把這些經驗材料建立為我們的自然科學知識。或者說,我們通常講,光是數學還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知識。我們還必須把數學運用到自然界。如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數學必須用到自然哲學方面,才能形成自然科學的思想。真正的嚴格的知識,就是自然科學的知識,有關經驗對象的知識,這就是嚴格意義上的知識了。
那麼先驗邏輯呢,也分兩個部分,先驗的分析論和先驗的辯證論。知性是屬於先驗的分析論所討論的問題,也就是自然科學何以可能的問題。那麼,另外一部分是先驗辯證論,我們下一次才講的,它屬於理性的更高層次的問題。知性和理性屬於不同的層次,那麼理性是更高的,但是理性由於它最高,所以呢,它想試圖以此來建立形上學的那種努力呢,就會遇到辯證論的麻煩。所以這是先驗邏輯的第二個部分先驗辯證論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這些麻煩怎麼解決。但是那是理性所要解決的問題的領地。先驗分析論主要分析我們現有的牛頓物理學的知識體系,從裡面分析出那些先驗的成分。知識已經在這裡了,你不可否認,休謨想要否認這些知識,那是徒勞的,那是沒有用的。所以他不跟休謨去爭論究竟有沒有知識。我們的知識已經有了,大家都公認,但是我們的任務呢,是要分析它何以可能,從裡面分析出它何以可能的先天條件。這是我們哲學家的任務。所以嚴格說起來,康德和休謨並沒有正面交鋒。休謨已經把知識摧毀了,也有道理呀。那麼你要把知識重建起來,你得去駁斥他呀。但是休謨作為一個懷疑論者,是沒有辦法駁斥的。一個真正的、徹底的懷疑論者,是沒有人可以駁斥的。他反正都懷疑一切,一切都是存疑,你拿不出真實的根據。所以康德要解決這個問題,他所採取的辦法呢,是不跟它正面衝突。就是說,你否認牛頓物理學的可靠性,我們現在不跟你爭,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它可靠了,歐幾里得幾何學已經可靠了,數學已經可靠了,物理學已經可靠了,那麼我們主要是解決,它到底是何以可靠的,它的可靠性的根據何在?那麼我們就要從這些現實可靠的知識裡面去把它的前提分析出來。這就是先驗分析論,為什麼叫分析論,就是這個意思。它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自然科學知識的可靠性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