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怪癖心理學> 吹牛癖:喜歡編造和虛構

吹牛癖:喜歡編造和虛構

2024-10-04 14:17:44 作者: 葉鴻羽

  天天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現如今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他非常喜歡與小朋友一起玩耍,由於他的詞彙量比較豐富,當他與小夥伴一起玩耍時,經常會聽到他一個人在那說個不停,而其他小朋友則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有一次,媽媽帶他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到了中午,媽媽卻發現他正在向其他小朋友吹噓著什麼。

  只見天天繪聲繪色地講道:「我們家裡有兩輛轎車,我爸爸開著一輛寶馬,而我媽媽開著一輛奧迪。每天上下學,他們開著不同的車來接送我。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都非常羨慕我,所以在周末,我有時候也會讓爸爸媽媽載著其他小朋友出去玩。」其他小孩子聽了,一邊露出羨慕的眼神,一邊讚嘆道:「真是太棒了,我們都是爸媽騎自行車接送的。你經常坐誰的車啊?」

  天天繼續眉飛色舞地講述道:「一般都是坐爸爸的寶馬商務車,他的車既寬敞又舒服,而且坐著也非常威風。」小朋友聽了,繼續追問道:「你這次回來坐誰的車呢?也讓我們看一看啊。」天天立刻回答道:「這次回來沒有坐轎車,因為鄉下的路不好走,所以車子都停在我家的車庫裡了。」

  媽媽聽到天天的「大話」,不由得感到很驚訝,因為家中根本就沒有汽車,更沒有什麼車庫。這讓媽媽不由自主地擔心,天天什麼時候變得那麼愛撒謊了。

  其實在這之前,媽媽就發現天天喜歡吹牛。有一次,天天與幼兒園的小朋友玩耍時就向其他人炫耀:上周末,爸爸媽媽帶他去海洋館了,他看到了海豚、海豹、鯊魚等,自己還與海豚在岸邊玩耍,海豚還向自己發出邀請,讓自己下次再去看它。可上周末他們根本就沒有帶天天去海洋館。

  對此,媽媽有些擔心和疑惑:天天是怎麼了?為什麼現在變得那麼愛吹牛呢?要不要當面揭穿他或是對他嚴厲地批評呢?

  有教育專家表示,對於很多學齡前和學齡初期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想像力都是相當豐富的,很擅長改編之前自己耳聞目睹的一些事情,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虛構往往能夠讓孩子建立自我,特別是在孩子七八歲時,他們已經掌握了很多詞彙以及現實和想像的區別,所以,他們很喜歡一些神奇的故事,比如巫師、聖誕老人等。

  同時,專家也提醒家長,當發現孩子出現這種「吹牛」怪癖時,沒有必要驚慌,更不要一味地斥責他們。對於很多孩子而言,他們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別是男孩子,他們更喜歡表現自己。所以當與其他孩子在一起時,就會憑藉想像編造出一些驚險離奇的故事。有教育專家曾說過:「家長千萬不要小看孩子們充滿好奇的探索活動,或是傻氣十足的胡思亂想,因為這正是創造能力的萌芽階段。」

  請記住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吹牛癖的行為呢?有專家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

  1.彰顯自己的「強大」。如果孩子經常聽到他人的讚美和表揚的聲音,長此以往,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非常優秀的。為了彰顯自己的「強大」,他們往往會通過吹噓和炫耀來讓自己占上風,以獲得心理上的平衡。有的孩子則是由於有較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喜歡誇大其詞,以壓倒對方來維護自尊。

  另外,當三四歲的孩子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時,就會說出自己的一些「壯舉」,並且會誇張地進行講述。

  2.富於幻想和想像。由於孩子的年齡比較小,而且生活經驗少,所以思維有些天馬行空,經常會將現實、想像和願望混在一起,從而會向他人吹牛。比如案例中的天天就是一直想去海洋館,但是爸爸媽媽沒有時間帶他去,所以他總是想像著自己去海洋館與海豚玩耍的情景,就向其他小朋友說起了「大話」,聲稱自己曾與爸爸媽媽一起去過。

  3.記憶的「失誤」。有些孩子年齡比較小,所以他們的專注力非常有限,在聽大人講話時往往只關注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他內容。如果要求孩子在聽一遍之後就能將父母的話完全準確地記下來,是比較困難的。正是因為這種記憶的「失誤」,孩子在回憶父母所說的話時會按照自己希望中的樣子來彌補那些記憶不確切的內容,說出來的話自然摻雜著吹牛的成分。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會有所改變。

  4.嫉妒心。有些孩子經常受到他人的表揚,長此以往,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當發現其他小朋友受到讚美時,就會心生嫉妒,為了將對方比下去,他們就會說「大話」,以彰顯自己的優秀,而對其他小夥伴進行貶低。

  那麼,當家長發現孩子吹牛應該怎麼辦呢?對此,有專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學會傾聽和引導。當父母發現孩子喜歡說一些「大話」時,應該學會傾聽,讓孩子們感受到尊重,從而願意向父母說出編造故事的最初想法和過程。在明白其中的原委後,父母可以引導他們懂得,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編造的,比如,如果要講述自己的英雄行為,則要靠平時的歷練等道理。讓他們明白爭強好勝並不能誇大,實事求是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2.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當孩子喜歡處處占上風,在炫耀自己的同時,貶低其他小朋友時,父母應該提醒他們:如果其他小夥伴這樣對待你,你心裡會不會有些不舒服呢?這樣將心比心地換位思考會讓他們意識到,如果為了炫耀自己而一味地貶低小夥伴,只會遭到其他人的嫌棄,自己也就沒有了朋友。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亂說「大話」了,也懂得尊重他人,為他人著想。

  3.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如果父母發現孩子說「大話」時,要引導他們認識到哪些內容是真實的、哪些是想像和期望的。如果孩子期望做某件事,父母應該多給一些鼓勵。比如當孩子向其他小朋友吹噓自己會游泳,比魚兒游得還快時,父母不妨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游泳,並堅持將這件事做好。

  4.多帶孩子見見世面。當孩子喜歡吹噓一些沒有去過的地方時,父母有時間的話不妨帶著孩子去見見世面,讓其「開開眼」。有了這個基礎,即使他們的思維天馬行空,但所說的話也不會脫離實際。

  5.與孩子講話要多說幾遍。當孩子的年齡小,專注力比較差時,父母與他們對話不妨放慢語速,以讓孩子聽明白。對他們講話時,可以多說幾遍,以讓他們記住更多的內容。

  6.不要刻意誇獎孩子。專家建議,對於父母來說,不要刻意地誇獎孩子的行為和表現,而是要恰如其分地表揚他們。當孩子因為某件事而做出努力,並取得不錯的效果時,父母不妨就事論事進行表揚,則不是表揚他們的性格。

  比如,當孩子將玩過的玩具收拾整理好時,父母不要對孩子說「你真是太棒了,真是個好孩子」這種話,因為這樣孩子不明白父母是在表揚他將玩具整理好,還是誇獎他不再玩玩具。可是,如果父母對孩子說「你能將玩過的玩具整理好,真是做得不錯,媽媽很開心」,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行為是正確的,以後還要堅持那樣做,長此以往,就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