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怪癖心理學> 癔症:歇斯底里的瘋狂發作

癔症:歇斯底里的瘋狂發作

2024-10-04 14:17:37 作者: 葉鴻羽

  薇薇是一個10歲的孩子,由於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對她也是百般寵愛,總是由著她的性子來。久而久之,薇薇變得相當任性,只要稍微不滿意,她就會又哭又鬧。

  有一次,薇薇在學校中看到有同學穿著一雙漂亮的新鞋子,於是,她回到家中哀求奶奶給她買。當時奶奶正在忙著做家務,就安慰她說:「等奶奶忙完再帶你去買吧。」可薇薇不聽,立刻坐在地上哭鬧起來,只見她憋著氣,面色蒼白,兩隻腳不停地亂蹬著。奶奶見此非常擔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兒,對薇薇說:「我的小祖宗,你快點起來,奶奶現在就帶你去買。」薇薇聽後,過一會兒就像沒事似的站了起來。

  還有一次,薇薇考試沒有考好,爺爺看到她的試卷大都是因為粗心大意而做錯的。於是,爺爺拿著試卷批評了她兩句:「薇薇,這些題目不該錯的,你怎麼都做錯了?你還是太不認真了,以後在考試做題時一定要細心。」當時,還有幾個鄰居在旁邊,他們也附和說:「粗心大意的毛病一定要改掉。」

  

  薇薇聽聞,立刻不高興地從爺爺的手中搶回自己的試卷,然後將它撕得粉碎,還用力地踢倒旁邊的凳子。緊接著,她就開始哭鬧起來。爺爺勸說半天,她絲毫聽不進去,一直在一旁哭鬧不已,旁邊的鄰居見此直搖頭。過一會兒,爺爺就發現她四肢抽動、兩眼發直,於是急忙將其送到醫院中。

  到了醫院後,醫生給她注射了生理鹽水,並告訴薇薇這是一種很強大的特效藥。薇薇聽聞,立刻停止了抽動,過一會兒就與醫護人員有說有笑起來。這讓爺爺看後非常不解:孫女這是怎麼了?

  薇薇患上的是兒童癔症,又被稱為歇斯底里,是個人因為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或是自我暗示等情緒因素而誘發的精神障礙現象。一般來說,這種精神障礙有兩種表現形式:分離性障礙和轉換性障礙。

  分離性障礙常會表現出這樣的症狀:情緒失控,在幼兒時期,常常有哭鬧不止、憋氣、面色蒼白或是青紫、大小便失禁等表現;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則表現出煩躁、哭鬧、破壞周圍的東西、撕衣服、四肢抽動等。一般來說,他們發作的時間長短與周圍人的注意程度有關,發作後部分內容會有所遺忘。

  轉換性障礙則表現出這樣的症狀:步態有些異常、說不出話來或是聲音嘶啞、癱瘓不能走路或是手不能活動等。這種症狀很少在兒童身上出現,如果有類似的發作大多是受到周圍人癔症發作的暗示影響。

  一般來說,癔症的表現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症狀沒有器質性病變基礎,無法用神經解剖學來解釋;症狀變化非常迅速,而且具有反覆性,不符合器質性疾病的規律;患者以自我為中心,通常會在別人注意的地方、時間發作,症狀具有誇大和表演性;患者很容易受到自我或是周圍環境的暗示而發作,也可能會因為暗示而加重或是好轉。

  據調查發現,普通人群中患病率在3%~10%之間,這種癔症多發生於學齡時期的孩子,尤其是發生於女孩身上。而農村患病率往往高於城市,經濟文化發展比較落後的地區發病率較高。

  這類精神障礙是如何產生的呢?有專家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

  1.遺傳原因。醫學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癔症,那麼孩子遺傳的概率就比較大。

  2.軀體原因。如果個體的軀體有疾病、易疲勞、體弱等情況,也會誘發癔症。

  3.性格原因。醫學研究發現,大多數癔症患者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喜歡展示自己,希望自己成為眾人注意的焦點;情感比較豐富、富於幻想,情緒反應激烈時常常分不清理想和現實等。很多兒童期癔症患者發作往往是因為情緒因素所誘發的,比如委屈、緊張、氣憤、恐懼、突發事件等都會導致癔症發作。

  4.家庭原因。心理學家表示,如果家長的教養方式不恰當,也很容易誘發兒童癔症。比如案例中的薇薇就是從小備受爺爺奶奶的寵愛,導致她性格上比較任性。

  那麼,這種精神障礙如何治療呢?有心理學家表示,應該根據患兒的性格、心理特點、病因等進行治療,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心理治療。首先,心理醫生要獲得患兒的充分信任以及家長、老師的積極配合;然後,將家長與患兒分開詢問病史,並詳細了解真正的病因;在與患兒談話時要儘量地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鼓勵他們說出內心的痛苦和矛盾,並告訴患兒這類精神障礙是可以治癒的,不要為此緊張和恐慌,同時也要告訴家長不要說一些負性的話語或是做一些行為暗示,從而漸漸消除導致癔症發作的負性精神因素。

  2.暗示療法。心理學家表示,患兒確診後,可以使用暗示療法進行治療,這是治療癔症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做法是給患兒以語言暗示,即告訴他們這是最好的藥物,具有特效的功能,使用之後就不會再出現這種症狀了。

  3.藥物治療。對於患有癔症的兒童來說,其表現有明顯的精神症狀或是痙攣發作等,醫生可以給他們服用相應藥物進行治療。不過,兒童不能長期服用藥物,以免加強暗示作用而導致病情加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