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為什麼絢爛》——記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楊繼斌
2024-10-04 14:05:12
作者: 何建明
劉蘭凱
1984年12月30日,楊繼斌出生在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騰越鎮的雲山村。
在雲南的西南,越過神秘雄奇的高黎貢山和怒江天險,便是西部與緬甸毗鄰的騰衝。騰衝歷史上曾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要衝,是著名的僑鄉、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代都派重兵駐守。騰衝縣城距國境線僅70千米,到緬甸克欽邦首府密芝那也就217千米。特定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雲南省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兩千多年的文明史,使騰衝積澱出深厚的「騰越文化」,文化淵源深遠,人才輩出。早在明代便有大批的人到緬甸、印度等國「走夷方」。到如今,騰衝縣至少有7萬多華僑和外籍騰衝人分布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名城是一塊很特殊的地方,作為古代戍邊將士後代的騰衝人骨血里就有一種硬氣,千丈萬仞的高黎貢山就像是騰衝民眾的脊樑,天塌下來,這根脊樑也能撐著。騰衝也是一個素有反帝愛國傳統的邊城,儘管關山重重,又地處西南邊陲,但它素有一批關注國家命運的商界和學界精英。早在抗日戰爭之初,騰衝人就利用經緬甸從海路到廣州、上海、北京的便捷的消息通道將抗戰的時局和形勢迅速地傳遞給騰衝民眾。當盧溝橋的炮聲響起時,遠在大後方的邊城人民也成立了「騰衝抗日後援會」,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動。當日寇步步向騰衝緊逼時,「騰衝抗日後援會」改名為「騰衝抗日救援會」,更廣泛地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抗日救亡活動,整座縣城沸騰在抗日聲浪之中。日本侵略軍曾妄圖用野蠻征服與毀滅這一塊土地上的人民和它的文明,然而,他們的惡行加速了他們末日的到來,騰衝成了滇西抗戰最堅固的城池。
楊繼斌正是這裡的精血滋養出來的,人們說,這裡是出熱血青年的地方。楊繼斌骨子裡的那股正氣經過學校書香的陶冶更深深地將正義兩個字烙在心裡。
雲山村就在縣城邊上,村子裡青灰石鋪就的小路四通八達,一條小河順著村邊流淌,最典型的是村子的中心是一處高地,最高的地方有一棵千年古杉樹,人們把它稱作「雷打樹」。這棵古杉樹,樹幹雄奇蒼勁,以數次雷擊火燒而不死,百姓將它供為神樹,敬佩它歷經磨難不死的精神,成為騰衝人民抵禦外侮的象徵。抗日名將寸性奇88歲的老父寸大進在1942年日軍占領騰衝時舉家逃至這裡避難,眼見國土淪喪,日軍猖狂,心如刀絞,恨自己年邁體衰,無力報國,痛不欲生,便整日坐在這棵古杉樹下目瞪騰衝城頭飄揚的太陽旗,含恨絕食,死在這棵古杉樹下。這成了這個村子裡一個不朽的故事。
楊繼斌就在這個靜謐的小村子裡長大,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他純潔的靈魂就在田野里抽穗拔節。小時的楊繼斌貪玩,愛鬧,寨子裡同齡的孩子都喜歡與他一起玩,當城裡的孩子在「拍洋畫兒」,玩遙控電動車的時候。他指揮著寨子裡的一群孩子捉魚打鳥、玩泥巴。在山野的和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鄉村是童話的樂園,它沒有城市的浮華與繁雜,那明鏡般純粹的藍天,那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的希望的種子,一切都是那麼純淨又是那麼深厚,土地是厚重的,土地要浸潤著血汗才能有收穫,這一切,讓楊繼斌從小就感受著中國農民最淳樸的執著與堅忍,他在快樂中體味著一切。
那些年,楊繼斌的父親楊之正在外地打工,繼斌是跟著爺爺長大的,在家裡跟爺爺的感情最好。爺爺讀過四年書,也算是文化人,愛拿個收音機,聽聽新聞,關注國家大事。他還愛寫毛筆字,用毛筆記錄感受。繼斌小的時候爺爺經常給他講故事,講村頭那棵雷打樹堅忍不拔,至今仍昂首挺立在高高的山坡上的故事,繼斌記住了「不輕易放棄」的道理,懂得了愛恨真諦。為了幫助家裡減輕經濟負擔,爺爺一直幫人守果園,每月有260元的收入,繼斌上大學時,爺爺每個月的收入除了留一點自己的生活開支以外,剩下的錢全都寄給上大學的孫子,爺爺就那麼一個乖孫子。後來繼斌到東北上大學那一年,假期回來,約小夥伴們用木板在爺爺守果園的小房子裡搭了一個台子,告訴爺爺這叫地台,東北人喜歡這麼弄,爺爺也好在上面休息。從此以後,村裡的人經常聚在爺爺的地台上聊天,爺爺心裡好自豪。
楊之正最歉疚的就是繼斌小時沒有好好陪他,現在,回憶兒子兒時的歡樂是做父親的最大享受。那時,他們家種著7畝山地,5畝水田,生產任務重,農忙時,繼斌也要幫大人忙地里的活,送肥、挑糧食,他什麼都做。爸爸印象最深的是他上5年級那年,家裡大人割稻子很疲勞,爸爸要求繼斌和姐姐剝包穀,規定他們什麼時候剝完什麼時候就可以去玩。第二天下午,爸爸一進院子就驚呆了,一窩小男孩圍在他家的院子裡埋頭剝包穀,每個人面前都分了一小堆任務,小夥伴們幹得很歡,數一數,足足有14個小腦袋。剝完包穀的他們歡呼著竄出院外,一會兒就跑得沒影沒蹤。
楊繼斌從小很有號召力,小學一直當班長,班上的衛生區域都是他帶領同學去搞,不用老師操心。
楊繼斌的初中是在小溪中學上的,小溪中學離楊繼斌家有6千米遠,像許多農村住宿學生一樣,他們每個周日的下午帶著自己一周吃的米進校,把米交給食堂,食堂給他們做飯。為了上學方便,家裡給了他一輛載重自行車,他用那輛車,把村里在小溪中學讀書的大大小小的同學的米都一起帶上,同時,自行車上還要帶上一兩個同學。同村的人見到他父母總說,我們家娃娃享你們老斌的福嘍。
初中時,楊繼斌是班上的體育委員,那時,他已經體現了對體育的強烈愛好,他是運動會上的中堅力量,一、二、三等獎都拿過,還打破了小溪中學的跳高紀錄。他就像有用不完的力氣,每次外出勞動,他都主動和班長一起率領著男同學們幹完本班的任務後還去幫別的班完成任務。他每年都能評上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他的獎狀貼滿了家裡的一面牆。李進是楊繼斌初中的同學,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他眼中的楊繼斌是個學習非常刻苦、紮實,話少,成績好的好學生,他們一起從初中開始接觸足球並深愛上足球。當時,益群中學的足球氛圍很好,所以,楊繼斌一門心思要進益群中學讀高中。後來,他以超過錄取線60多分的成績進了益群中學。
益群中學建立於抗戰淪陷時期,是雲南省創辦的最早的僑校。1940年由僑胞、鄉人捐資,建立於淪陷時期的學校保留著很好的愛國主義、成才先成人的教育,他培養的學生遍及了世界各地。正處於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的楊繼斌就是在這裡度過他的高中生涯。他感受著這裡的書香,老師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從讀書中學會做人,他體會著這裡「高必自卑合德智體而並育,小能見大通天地人者為儒」的校訓。楊繼斌是益群中學高93班班主任王燦升的「開門弟子」,王燦升工作第一年就遇上了楊繼斌,因此對他印象很深。這個紀律委員學習很用功,做事也總是跑在前面,喜歡鍛鍊的他一直包打他們宿舍的開水。家庭經濟不好的他生活中很節約,同學們勞動中買礦泉水時,他總說,別買了,我去拎水。益群中學的政教主任最記得這個坦蕩的學生,因為他從不幫同學隱瞞錯誤,為人很誠懇,高中畢業的時候,他和同學在校園裡照相,政教主任從他們旁邊走過,楊繼斌笑著向老師打了個招呼,政教主任永遠記得他這個微笑。
第一次高考,他的考分上了三本的分數線,他一心想上雲南師大的體育學院,結果落選,在騰衝一中復讀一年;第二次高考,成績比第一年提高,但又高報了西南師大的體育學院,結果落選,被黑龍江雞西大學體育專科錄取。到黑龍江讀書的半年,在南方長大的他不適應北方的寒冷和飲食,萌生了再次回家參加高考的念頭。家裡趕緊向村里在教育局工作的,大家認為是有知識、有遠見、有智略的人徵求意見,人家說,進大學就與高考脫節了,要參加高考就更難啦,家人也希望他安下心來好好上學。可性格執拗的他硬是下決心退了學回來復讀。這裡的人掙的錢捨得花在讀書上,只要兒子走的是正道,經濟不寬裕的楊之正一家都願意付出。第三次高考,楊繼斌如願地進了雲南農大體育學院足球專業。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或許楊繼斌就是在這個堅持的過程中體驗著快樂。
2006年9月13日,作為新生的楊繼斌隻身背著一個大包來雲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報到了。
教足球的張劍平老師從他的體形上就判斷出是一塊學習足球的好料:
「足球專項的?」
「老師,您怎麼知道?」
張老師笑笑:「我就是教足球的」。
「太好了,老師,還望您以後多多指導,我會刻苦訓練的。」楊繼斌特別興奮。
果然,楊繼斌很刻苦,也很認真。上課從不缺席,而且都會早到,每次上課之前他都會把上課要用的器材準備好,上完課把器材歸還。一次下課時發現少了一個球,他約了兩個同學到圍牆外的草叢中去找,老師換了衣服出來看他們還沒找到,就說,實在找不到就算了。兩個同學也說,那我們快打飯去吧。楊繼斌堅持要找,他說一節課丟一個球,那球不是丟光了嗎?既然是我們踢出去的球,就一定能找到。結果他硬是找到了那個球。
楊繼斌很喜歡展示自己,他的足球基礎紮實,但技能訓練他還是最刻苦的,老師經常讓他做示範,他也常得到同學的掌聲。經過大一一年的刻苦訓練,楊繼斌入選了雲南農業大學足球隊。張劍平很喜歡這個小伙子,因為他身上有種韌勁,即使身體不適請假,他都要到上課場地見習,認真聽老師對各技術環節的講解。張老師心想,他只要經過進一步的系統訓練,會有很大提升的。
劉志堅是楊繼斌的班主任。有著班主任經驗的劉老師知道,新生入學都會處於興奮和茫然時期,要加以引導,他們就相當於一塊璞玉,需要精心雕琢才能成器。尤其是以個性見長的體育類學生,要捏攏他們並不容易。所以入學就要讓他們有目標,他們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學習就會很積極,就不易被負面因素左右。劉老師知道貧困生上大學有著更多的不容易,所以他對住在普通宿舍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更多一份關愛。他經常到普通宿舍去,和學生們聊一聊。劉老師經常對他們說:「暫時的經濟貧困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有思想和目標,順利完成學業。」劉老師在班上倡議,貧困學生不要只盯著申請助學金,鼓勵大家努力學習爭取獎學金。「國家和社會各界都在想辦法幫助貧困生,自己更要拿出行動來回報社會」。剛進校沒多久,劉老師為全班同學確立了一個創優秀班集體的目標,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責任心,讓他們懂得,人活在世上要對社會負責,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這同樣是當代大學生該具有的本色。他希望全班同學形成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以集體影響個體,互助互幫促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很快,他們班上成立了籃球、足球和排球隊,在訓練運動中增強團隊意識。學年末,這個班獲得了先進班集體的榮譽稱號。
楊繼斌在這樣的集體中愉快健康的成長著,年齡偏大的他很珍惜這一切。他對所有的課程都很認真。
體操的倒立、槓上運動是很枯燥的課程,但楊繼斌很認真,他練習的熱情使教體操的王老師說:「我常常被他的熱情打動」。
才開始學習羽毛球的楊繼斌,訓練刻苦,常常配合老師講解技術要領做示範,在發高遠球和回擊後場高遠球的考試中,還考了全班第一。
大家最羨慕的是他的英語同樣學得很好,英語,這個令許多大學生尤其是體院學生頭疼的課程,楊繼斌學得卻很出色,這對於體育專業的人來說就是一種全面的肯定。上英語課他總是坐在最前排,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背單詞已成為他的學習習慣,他的這一習慣感染和帶動了舍友,連周末全宿舍同學都在認真讀書學習。吳紹靈和楊繼斌同宿舍,同為體育專業的小吳對學英語很頭疼,楊繼斌總愛叫上他一起學習,一遍一遍地帶著他讀,使最怕英語的小吳每次考試都過關。
楊繼斌參加了2007年5月體育學院的五人制足球賽並獲得季軍,2007年11月,他參加「迎新杯」足球賽,作為主力隊員為班級獲得冠軍立下汗馬功勞。
楊繼斌在大學裡,最大的愛好真的就是足球,他每天練得再怎麼累,臉上都是樂呵呵的。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講吃,不講穿,身上穿的幾乎是清一色的運動服。可他非常自信也非常有主見。作為對成績優秀學生的鼓勵,雲南農大對大一學年積分點達到30以上的學生給予自主選擇專業的機會,楊繼斌以317的積分成為全班5個自選專業的學生之一。面對自己擅長並熱愛的體育專業,面對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楊繼斌反覆思考後放棄了選擇。因為他有一個夢想,「當一個體育老師,教出比自己強的學生」。
楊繼斌2006年9月入校時,因綜合測評85分,獲得學校三等專業獎學金和省政府二等助學金。2007年12月,他又以綜合測評88分的成績獲得國家助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優秀團員榮譽。他說:「我要好好學,將來找一份好工作,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也讓我爺爺和爸爸媽媽享享福。」
他家的經濟狀況不好,但他從來沒有主動伸過手要錢。為減輕家裡的負擔,他參加了勤工儉學協會,他經常在宿舍里說:「大人掙錢挺不容易的,他們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為的就是要我們在學校吃好一點,穿好一點,所以我們要體諒父母,幫他們減輕點負擔,況且我們也不小了。」他們宿舍的同學和他一起紛紛參加勤工儉學協會。
楊繼斌雖然經濟不寬裕,但他對同學一點也不小氣,如果哪個同學生活費接不上趟了,他就會主動把飯卡遞過去,並且說,「是兄弟就不要想著還」。他以特殊的方式關注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呵護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就是這麼熱心,把每一個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把每一份關心默默送給別人。
有一次足球比賽,和銀山的踝關節韌帶拉傷了,班長陳興能和楊繼斌一起把和銀山送去醫務室,回來時楊繼斌背著和銀山,陳興能一直要求和他換著背,楊繼斌說:「沒事,我背洋芋背慣了。」幫別人打開水,排隊買東西,對楊繼斌來說,那實在是再平常不過了,誰叫他幫忙他都樂意。大家也知道他這個人特別實誠,特別可靠,特別大氣,善良友好。大家都喜歡和他交朋友。
楊繼斌漸漸成熟了,他參加了各種社會活動,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參加按摩點免費為老年人進行保健按摩,他還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用高標準來自覺規範自己的言行。
要放寒假了,楊繼斌和往常一樣,一一和大家告別。
楊繼斌找到班主任,說下學期可能會晚一點返校,因為他想代表騰衝縣參加市運會的足球比賽。劉老師一再叮囑要按規定辦好請假手續,而且昆明到騰衝路途遙遠,如果遇上下雨,路上會出現山體滑坡等險情,一定要注意安全。
楊繼斌找到張老師,對參加市運會的足球賽徵求張老師的意見。張老師說,這是一次很好的鍛鍊機會,但要辦好請假手續,還要處理好學習與課外實踐活動的關係。楊繼斌最後問老師,「我這次去參加比賽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張老師告訴他:「注意把動作簡單化,要用最簡單、最快的動作來取得最佳的效果。」楊繼斌和張老師約好,下學期一起練球。
他和往常一樣,把他的柜子鑰匙留給假期不回家的同學,讓他們需要什麼的時候好用。
2008年1月16日凌晨,天特別的黑。在昆明至騰衝的夜班車上,乘客們都進入了夢鄉。客車駛出楚大高速公路的九鼎山隧道後,這裡離大理市已經不遠了。
「師傅,停車」,黑暗中有人說「我們要下車方便。」
一聽要「方便」,駕駛員急忙停車。三個男人拎著隨身的東西就下車,邊下車邊說不用等了,他們不上車了。
「我的電腦,我的電腦不見了。」「我的手機也沒了。」就在此時,車上的一名女大學生黃麗菊突然發現自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不見了,還有乘客發現自己的手機、MP4也不翼而飛。
車上的燈亮了,吵嚷聲驚醒了楊繼斌。他翻身躍起,來不及穿鞋就迅速跳下車朝3名男子追去,黃麗菊也隨後追了出去,感覺事情不大對勁的司機帶上工具緊跟著追了上去。司機聽見前面傳來打鬥聲,不一會兒,就遇見了抱著筆記本電腦回來的楊繼斌。見東西找回來了,他們和楊繼斌一起返身回車。沒走幾步,楊繼斌突然癱倒在地,這時他們才發現,楊繼斌渾身是血。車上的另一名司機急忙將客車倒回到楊繼斌倒下的地方,大家七手八腳把楊繼斌抬上車,迅速往最近的醫院趕,車上有乘客報警,有的報120。
當夜班車行至大理收費站時,接到報警的120救護車和110民警早已等候在了那裡,120急救車載著楊繼斌迅速趕往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
凌晨2時左右,民警把楊繼斌送進了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外一科。醫生檢查發現楊繼斌的左上腹部有一個4厘米的刀傷,腹內臟器網膜從傷口膨出。對楊繼斌的傷情初步診斷後,醫院決定立即對其進行腹部剖腹探查手術。
「不要告訴我父母,以免他們擔心,等天亮了再說。」進行手術室前,微弱的楊繼斌對一直緊跟著的黃麗菊說。黃麗菊沒想到,這竟成了楊繼斌最後的遺言。
打開腹腔後,醫生們大吃一驚。刀子從楊繼斌的左側腹部刺進去,穿到右腹腔內時,在肝臟部位旋轉了一下,這致命的一下導致楊繼斌的肝臟供血大血管損傷嚴重、膽道破損。醫院立刻動用了最強的手術技術力量進行搶救,總值班室負責調配。
由於失血近5000毫升,楊繼斌全身臟器衰竭,生命危在旦夕。院長親自組織指揮,與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心血站聯動,血站站長親自指揮工作人員通宵加班,全院數十名醫護人員都在為保障手術過程中的供血而奔忙,為保證用血,當時當班的和楊繼斌相同血型的醫護人員爭著給楊繼斌獻血。醫院安排了9名醫護人員迅速趕到中心血站為楊繼斌獻血。還有更多的醫護人員在醫院待命,做好了獻血準備,他們一定要保證手術過程中的用血。由於失血過多,手術過程中,楊繼斌已處於腦死亡狀態。在傷者還有心跳的情況下,醫院沒有放棄最後的一線希望,繼續輸血,搶救治療。
2008年的1月16日,楊之正生命中最痛的日子。
兒子今天要回來啦,他想著要趕快做完事,回家等在昆明上大學寒假回家過年的兒子。一大早,他到山裡割油菜,回來的路上,遇到一男一女兩人,他們見到他,拉住他就說,快走,回家講,我們等你一小時了,楊繼斌在回來的路上出了點事,我們要趕緊到大理去。楊之正匆匆忙忙跑回家,叫上他老妹子,向鄰居家借了一萬塊錢,來不及換衣服就進城了。這兩人是黃麗菊的父母,他們從哭哭啼啼的女兒那裡得到消息,一大早,他們一路問著找到楊繼斌家。大概十點半左右,楊之正和他老妹子跟著黃麗菊的父母從騰衝縣城坐上了去大理的車。一路上,黃麗菊的父母不停地用電話聯繫,楊之正沒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只知道兒子在搶救室,究竟是什麼情況,同行的人不跟他說,他也不敢問。他只盼著快一點快一點去見他的兒子,快一點給繼斌他媽帶回一個完好的兒子回去,他一定要帶一個好好的兒子回去。電話鈴又響了,他聽到兒子已從搶救室出來啦,但是搶救無效。無效兩個字重重的敲倒了他,他眼前一片漆黑,什麼都不知道。任由他們載著他向大理的醫院急駛而去。
中午12時30分,醫院宣布,楊繼斌多器官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所有人痛哭了,他們不願相信這是事實。尤其黃麗菊一邊痛哭,一邊呼喊著楊繼斌的名字,她不相信他就這樣走了,進手術室的時候他還對她說:「不要告訴我家裡,等天亮再說」,她希望能喚回楊繼斌和她一樣年輕的生命,她寧可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回楊繼斌的生命,如果知道結局會是這樣,她後悔當初去追她的電腦。可是,楊繼斌怎麼可能讓歹徒在他面前如此猖狂呢?
時間那麼無情,楊之正緊趕慢趕,硬是沒能抓住兒子逝去的生命。兒子應該是那天到家的呀,快樂健康的兒子怎麼可能一個人就躺在了冰冷的殯儀館裡呢?「兒子,睜開眼睛再看看我,兒子,你媽媽還等著回家呢,兒子,爺爺今天一早就念著你了,等著你回家。」他幾次撲到兒子身上,用他粗糙的雙手一遍遍撫摸兒子的臉,他拉著兒子的手,怎麼也不願放開。他想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兒子已經冰涼的手。可是,他的繼斌已經平靜的躺在了那裡,永遠不可能跟他回去了。
涌動著美麗理想的年輕生命就這樣突然逝去了,那是一個正直的、對是非善惡感受強烈的,有理想、有追求、有原則、有堅持的熱血青年的生命,是一個聰明的、執著的、有勇有謀的熱血青年的年輕生命。
楊之正木木地站在那裡,他無助得像個孩子,他不知道該幹什麼,他也不知道,該怎樣把這事告訴家裡。他媽媽身體不好,爺爺80歲了,繼斌從小跟爺爺長大,這事更不敢跟爺爺說。他不記得,他是怎樣熬過的那一天。任由得到消息的繼斌的朋友、從昆明趕下來的繼斌的同學配合政府部門在處理後事。
第二天,雲南農大體育學院的彭書記、馬副院長還有班主任劉老師受學校的委託趕到了大理。見到他們時,楊之正一下子跪了下去,感謝學院去處理楊繼斌的事情。他只希望他們能幫他給繼斌買套新衣服換上,讓他帶著兒子的骨灰回家。看著這一幕,看著才離開兩天的學生與自己陰陽相隔,老師們忍不住淚如雨下。
三天後,楊之正帶著繼斌的骨灰回到了家裡,已經得到消息的繼斌的媽媽早已哭癱在床上。
2008年1月21日,這一天是中國農事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寒節令,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下午3點31分,楊之正站在位於騰衝縣和順鄉最南端一座古老的石橋上,面對著奔騰不息的大盈江,和親屬一起將兒子楊繼斌的骨灰一把一把輕輕撒向滾滾的江水,讓兒子早逝的英靈隨川流不息的江水走向廣袤無垠的四面八方。江水低吼,親友悲泣,同學嗚咽。誰也不願相信,他走得如此倉促,劉志堅記得他告別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舍友們不願意相信,似乎昨天才和他擁抱告別,他還對同學說「回家路上要小心」;女同學們哭著呼喚「阿斌,你在搞什麼?你不是要培養出比你優秀的學生的嗎?你怎麼可以丟棄你的夢想呢?」可是,一聲聲痛苦的呼喚卻再也喚不回那個年輕的生命。對捉拿歸案的三個歹徒的嚴懲換不回英雄的生命。楊繼斌,他隨著滾滾的大盈江流向了遠方,流進歷史的長河,流進人們的心間。
楊繼斌的同學們說:「他生前愛運動,愛足球,就買一個足球給他。」他們在足球上留言:「楊繼斌,雖然我們在兩個世界,但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我們永遠記得你。」這個足球,一直放在楊繼斌家楊繼斌的遺像旁,代同學們陪伴著楊繼斌。
已經大學畢業的李進在騰衝一中當語文老師,楊繼斌出事兩天後,他才知道。說起楊繼斌,這位白白淨淨的小伙子一點也不掩飾激動。他說不管在什麼環境下發生這種事,楊繼斌肯定都會站出來,你們不知道,他太正直了,知道他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說他好的。雖然他很直,對別人有意見不會拐彎抹角,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好人,都喜歡和他交往。高中畢業後,李進考上了雲南大學中文系。楊繼斌到農大上學時,這兩位摯友由於共同的愛好周末經常在一起,不知多少次,兩人共同躺在一張床上談家鄉、談足球、談將來。學校一有足球比賽,李進就愛拉楊繼斌去參加,因為他是足球專業的,球踢得好,最主要的還是他特別能「打硬仗」,特別頑強,跑不動也要跑,不會放棄,而且與大家配合很好,在球場上,他總是比本隊的人還拼命。所以,雲大一有足球賽,大家都會想到他,他也總是很爽快,每次只要抽得出空都欣然而至,換上隊服就上球場。每次踢完球,雲大隊員都爭著與他握手。好朋友的突然離去,使李進怎麼都不願相信。
2008年的春節,劉志堅處理完手頭的事,回彌渡老家打了個招呼,就輾轉400公里,隻身趕往騰衝縣騰越鎮楊繼斌家,他不放心楊繼斌家的三位老人,他不能讓老人過得太淒涼,他要替楊繼斌陪伴老人度過失去孩子的第一個春節。白天,他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務,晚上,他就睡在楊繼斌曾睡過的床上。8天,他默默地陪著他們,分擔著他們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同樣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的劉志堅知道,失去兒子,對處於農村的家庭打擊有多大。
開學第一天,同學們在沉重的氣氛中為楊繼斌默哀,他們會永遠記住這個好同學。當劉老師講述了楊繼斌家陷入的困境時,大家紛紛為楊繼斌捐款,劉老師帶頭捐了1000元。他們希望把這份溫暖傳遞給曾經幫助過他們的楊繼斌的家人。劉老師欣慰地看著他的學生們用行動體現了關愛他人的責任意識。
2008年1月22日,雲南省副省長高峰批示,要求認真抓好學習楊繼斌的宣傳工作。1月25日,中共雲南農業大學委員會追認楊繼斌為中共黨員,命名「見義勇為英雄大學生」稱號,給予5萬元的獎勵。2月1日,中共雲南省委高校工委、雲南省教育廳作出《關於在全省教育系統開展向楊繼斌同學學習的決定》。2月13日,教育部追授楊繼斌「全國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雲南農大的校史館陳列著楊繼斌見義勇為的事跡,楊繼斌身體力行了雲南農大「開學養正、耕讀至誠」的辦學精神。雲南省教育廳、雲南農業大學以及騰衝縣委、縣政府、騰越鎮黨委、政府等先後組成慰問組到楊繼斌家中慰問。中國教育報、雲南日報、雲南電視台、春城晚報、雲南日報網等新聞媒體對楊繼斌的事跡作了廣泛的報導。校黨委以追思會、報告會和為楊繼斌家庭募捐的形式,號召大家弘揚楊繼斌生活儉樸、待人坦誠、助人為樂、品學兼優的優秀品格。
雲南農業大學召開楊繼斌的表彰大會的時候,楊之正和老伴第一次來到兒子讀書的雲南農業大學,他們在校園裡一遍一遍地走啊走,這是兒子生活、學習過的地方,這裡有兒子鍾愛的球場,這裡有兒子的老師同學,這裡留下過兒子的足跡。他們找到了學生處,詢問他們怎麼還楊繼斌的助學貸款,學生處的周劍雲老師被感動了,多麼可敬的父母,兒子都犧牲了,還想著為兒子還貸款。他趕快對二老說,這些學校會處理了,你們多保重身體。
2009年4月29日,楊繼斌獲「2008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特別獎。2009年9月,楊繼斌被評為全國見義勇為模範。
2010年1月,兒子走了兩年了,楊之正還是不敢回憶兩年前的那一幕。一提到那個痛心的日子他就老淚縱橫。腰椎不好的他不能幹重活,繼斌犧牲後,政府每月給他們補貼,遠嫁的女兒一家也遷了回來。他逢人就說,黨和政府很關心我們,各級領導、農大的老師同學都很關心我們,農村娃娃楊繼斌才會得到這麼高的榮譽。他把兒子的各種獎狀、資料整整齊齊地存起來,把來看過他們的每一個人的電話全部記錄了下來。他每每翻看兒子的這些資料,就會欣慰地說,我這個兒子太乖了,從農村家庭出來的孩子,就是懂得經濟來源的艱難,從小就能吃苦,不亂花錢,不給我們添負擔。兒子的足球踢得好,他還參加過縣裡的足球隊與緬甸克欽邦的比賽,三比一勝了克欽邦,我們家繼斌是主力。他能把楊繼斌的好朋友的工作情況一個一個地數出來,他記得哪一天,繼斌的哪一個同學來看了他們。
楊繼斌犧牲後,李進和楊繼斌的同學們經常去看望老人。爺爺愛寫毛筆字,李進就常給爺爺帶點宣紙、毛筆去。在李進家裡至今有一把椅子始終不動窩,那是他父母留給楊繼斌的,因為楊繼斌以前每次去他家總是愛坐在那把椅子上看電視。他看著楊繼斌的父親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在楊繼斌的忌日到來之際,他想去看看老人,但又怕老人見到他傷心。
自從孫子走了以後,爺爺再不需要攢錢給孫子讀書了,兒子、兒媳也不讓年歲已高的爺爺出去掙錢,於是,爺爺已不再守果園。他每天坐在屋檐下曬曬太陽,看著小燕子在屋檐下築巢,給隨孫女遷回來的曾孫女講講故事。他默默地承受失去唯一一個孫子的痛苦,他又在心底里為自己的孫子驕傲,他用自己的方式懷念自己的孫子。本來繼斌和爺爺約好,假期要回來和爺爺一起練毛筆字的,如今,爺爺只有一個人在他自己的臥室中,把對孫子的思念用毛筆一筆一畫工整地寫在宣紙上,貼滿了他自己臥室的一面牆。他在正中間寫著「迎奧運,紀念乖孫楊繼斌」,80歲的老人表達著自己對乖孫的思念,譴責歹徒的殘暴。雲南農大體育學院的彭雲書記帶著楊繼斌被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的通知來到他們家裡時,爺爺拿出一百元錢交給彭書記說:「我替孫子交第一次黨費也是最後一次黨費」。深明事理的爺爺說:「繼斌走了兩年了,我們已逐漸從悲痛中走出來了,但是我就是做夢也不得見見他啊」。
楊繼斌的母校——騰衝益群中學,2010年4月25日就要滿70歲了,如今,這裡更加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做有效的德育工作,他們要讓學生詠嘆自己的內心,在表達自己心靈里湧出的情感的同時感受保持心靈的高傲和靈魂的高潔的可貴。
在雲南農業大學,楊繼斌所在班已連續三年獲得優秀班級的稱號,他的同學們說,珍惜現有的一切,學著體諒父母,學會關愛他人,養成堅定信念,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楊繼斌獲「2008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特別獎時頒獎詞這樣說,「楊繼斌同學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不法侵害的危急關頭,見義勇為,不怕犧牲的英雄事跡,在高校和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老師和同學們認為,根據楊繼斌平時表現,他這次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長期積累的內在品質使然,他的行為弘揚了社會正氣,展現了當代大學生高尚的精神風貌,可歌可泣。他的行為體現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風貌,是當代大學生的優秀代表。」
楊繼斌再次讓人們相信:道德不敗!當代年輕人肩負的使命感與正義感沒有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