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學——中國人的夢大學,畢生的情愫
2024-10-08 17:56:23
作者: 何建明
大學和學歷,隨著中國開放程度與國力增強,以及知識經濟與科學發展的步伐而在不斷升值、不斷升溫。現在,甚至已經到了誰若沒有一張過硬的文憑,誰就難以跨進就業之門,更不容談大有可為的嚴峻時代了。
大學像一道無形的命運與身份的分水嶺。
大學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必須。
誰拒絕了大學,誰就將拒絕挑戰;誰放棄了大學,誰就意味著放棄了選擇。
此時此刻,問中國的百姓什麼是你生活中最大的願望,他和她準會告訴你,是孩子的教育,是培養孩子上大學?
目前,中國個人的存款和現金達十萬億元之巨,也就是說中國人準備了近五萬億元左右的錢為了子女上大學。五萬億元錢像頭猛虎,如果一下衝出來,可以摧毀整個國民經濟,可以摧垮整個市場體系,可以讓江山搖搖欲墜,但善良的中國老百姓卻溫情地將它緊緊地握在手裡,以無比寬宏的胸懷,一點一滴地、細水長流地交給他們的子女,讓他們去努力讀書,讀到他們認為可以體面地進入能夠獲得良好生存條件的大學……
十二億人幾乎都這麼想著,這麼做著,因此中國人在20世紀後二十年間對大學的理解與渴求,比任何時候都更明晰,比任何時候都更瘋狂,比任何時候都更迷戀,競爭的殘酷也就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滲透到幾乎每一個家庭。
有一次,青少年問題專家孫雲曉先生給我們講了下面一件事:黑龍江某煤礦城市,有一個姓宋的礦工家庭,全家五口人,僅靠幾百元收入勉強度日。宋家有兩兒一女,老大老二都是男孩,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三歲,都在讀初中。女兒最小,讀小學五年級。這個經濟貧困家庭的父母感到欣慰的是三個孩子學習成績都在各自的班上名列前茅。可在1996年9月的一天下午,老二和老三突然失蹤了,家人找遍了孩子可能去的地方,依然沒有蹤跡,於是只好報警。公安人員費盡辛苦也沒有找到,最後發現老大有些不對勁,被列為懷疑對象。父母堅決否認,說老大是個好孩子,從不招是非,更別說做壞事了。學校老師和同學都出來證明這家的老大是好學生。但公安人員的審訊結果卻出人意料:老大承認是他親手活埋了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如此殘忍地殺害親弟妹,誰聽了都會毛骨悚然。原來這孩子經常聽到他父親說:咱家窮,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大學,你們兄妹誰考上了我就供誰,考不上的就下來干苦力活,供上大學的讀書。老大比老二老三早懂事呀,心想兄妹三人成績都不錯,要是有兩人能考上大學,就得有一個不能上,而老大想自己的成績可能不如老二老三,這樣上大學的希望不等於沒了嗎?他越想越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除掉競爭對手。主意一定,老大從從容容地設下計謀,誘騙弟弟和妹妹上山,假裝玩挖坑埋人的遊戲,便將老二老三活埋致死……誰都不願聽這樣的悲慘故事,但它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人們議論說這孩子太自私、太冷酷,也有人說他父親不該在孩子面前說那樣的話誤導。可不管如何解釋,在這個孩子心目中,他有一種強烈的上大學的欲望,為此,他選擇了他認為自己目前能達到的惟一也是最好的辦法。我們該怪誰?怪這孩子?怪他父親?也許我們誰都說不清。可有一點是清楚的,除了我們不知道年齡尚小的老二、老三是否明白上大學對他們的重要之外,殺害弟弟和妹妹的老大及其父親心中是極明白的。父親因為自己的貧困和無能在為孩子惋嘆,老大是從父親的話中體味到自己可能失去上大學機會的恐懼,正是這父親的惋嘆和兒子的恐懼,直接導致了這場悲劇。
大學,在這個礦工的家庭是一場噩夢,它毀滅了全家的幸福,也絕了這個家的根。當然,像這樣的事例是極少數的,也不可能成為社會主流。大學夢對多數中國人而言,它是一座高山,一座險峰,有人通過這種攀越來證明自身的價值,有人則把大學作為自身價值取向的始發點、動力源。
說到這兒,我不由得想到一位如今已是風雲人物的年輕都市才女,她叫張粲。
我曾對張粲說,如果這本《中國高考報告》中少了她的內容,就是一個缺陷。她當然沒有明白過來,因為那時我的書稿尚在邊寫作邊採訪之中。
同在一個城市,但要抓住一位馳騁在商場上的女億萬富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估計甚至有可能完不成這個採訪計劃,因為我僅從一篇有關張粲的報導中知道了她的一些情況,其餘一無所知。有趣的是無巧不成書:當我托人滿北京找這個才女時,突然有一天張粲打電話告訴我:「我的公司就在你們作家協會對面呀!」
望著對面高出作協辦公樓兩倍的「建材大廈」,我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世界真的是你們的」感嘆——因為張粲說:這29層高的建材大廈就是她蓋的?
那天我推門進她的辦公室,第一面見她時差點問她「你們老闆張粲在嗎」,要不是她搶先說「你是何老師吧?」我想我真會把上面的話說出口。張粲的形象給我感覺就是大公司里那類漂亮年輕和能幹的「女秘書」,然而她恰恰是大老闆。更不可思議的是,她的人生中有一段不可思議的大學經歷。
張粲1982年以優異成績考上北京大學,那時她才十九歲,小姑娘一個,又長得南方姑娘的那種清秀淑雅,聰明而有才氣,活潑又機靈,她當上了學生會文體部副部長,在北大能成為這個角色並不容易。我們還記得1985年的國慶大中,北大學生經過天安門時突然向城樓打出「小平你好」的橫幅,張粲是那次北大學生組成的兩千人集體舞的總指揮。
那時的張粲,青春又單純,充滿活力又性格開朗。
突然,事隔幾日,學校通知她:你的學籍已被開除,回家去吧!張粲沒弄明白怎麼回事,眼前的天已經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