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崑山無山卻有玉002
2024-10-04 13:53:45
作者: 何建明
這個老闆黃則仁初到崑山時,滿腹懷疑,宣炳龍便像兄弟一樣把他接到自己的家裡。「你要害怕,就吃住在我家。」宣炳龍對黃則仁說。這黃則仁過去在台灣只聽說共產黨的幹部個個都是「匪」,哪知大陸的「匪」原來這麼真誠、親切,完全把他當做一家人對待。黃則仁感動了,相信崑山就是他在大陸要找的最理想的投資地。1990年10月,他投資2000萬美元的「順昌」在崑山正式開工,之後經黃則仁牽線,又有「順發」、「順風」、「順龍」等「順」字頭的台資企業接踵而來在崑山落戶。
如今「順字」集團已經在崑山落戶十幾年,生意越發紅火,而黃則仁和順字老闆們至今仍不知道,當年宣炳龍因與「順字」企業的台商搞得「太熱乎」而有人將他告到省里,並且派人當面對宣炳龍提出警告:你要站正立場,否則後果自負。宣炳龍義正詞嚴地回答說:「我只負責把崑山開發區搞好,如果開發區的經濟搞不上去,我負全責。」
為招商親商,敢舍頭上烏紗帽,這是宣炳龍的骨氣和性格,也是許多崑山幹部的骨氣和性格。
1990年,李全林當了崑山新一任市委書記,他主政後的崑山在前任領導的基礎上,更加解放思想,尤其是在處理外資企業在崑山投資的一些具體政策上,其力度和政治遠見常讓台商感嘆「中共領導」是「菩薩的心」、「悟空的本領」。比如當時不少外資企業想跳出「合資」的框框,搞獨資企業。「這怎麼行,一獨資,不等於我們成了『殖民地』嗎?」有人堅決反對,而且這樣的聲音來自某些上級部門。以李全林書記為首的崑山市委認為,外商到中國來就是為了賺錢,既然「合資」是一種形式,為什麼「獨資」就不行了?外商在大陸辦廠,國家收稅,當地還能安排就業人員到這些企業工作,他們所用的原材料仍在當地採購,進出口用的是我們的海關,再說就是給他們的用地也是有時間限度的批租,這樣的好事有什麼不可以呢?「只要有利於外商和他們投資的事我們就做!」崑山頂住壓力,率先在全國對外商實行土地批租和創辦獨資企業。
「別人問我為什麼單單鍾情崑山,我告訴他們,因為崑山對我親、對我好、對我誠!」1994年夏,台灣國民黨中央委員、台灣工業總會理事長、統一集團董事長高清愿先生,當著幾十位台灣籍工商界著名人士和大陸的眾多記者們,對中共崑山市委書記李全林這樣說。就在這一天的宴會上,高清愿先生還宣布,他的「統一」打算在大陸建一百個廠。「所賺的錢都不拿回台灣去,要在大陸繼續投資發展。」
我們不能不著重介紹一下「統一」的背景和其如何落戶到崑山的。
說到「統一」當然必須說董事長高清愿先生。高在台灣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統一」方便麵現在中國大陸人也都知道。高清愿沒念多少書,但他對食品業的貢獻是世界性的。上世紀60年代,他在台南買下200畝地時,有人說他是「神經病」,因為當時高清愿什麼都不是,卻誇口要做第一,做世界第一。沒有人相信這個窮小子會成為世界「第一」的食品產業家。1966年,中國大陸到處武鬥時,高清愿在台灣的台南縣上市了第一批「統一」速煮麵品,居然還不錯。後來他學習美國經驗,到處開連銷店,店鋪也很大,每天早七點至晚上十一點營業,結果七年裡虧了21億!就在瀕臨破產之時,高清愿再出新招:實行24小時晝夜營業,哪知一年就把七年虧掉的錢全部賺了回來,這一賺不要緊,到1977年時,他的「統一」一下子躋身台灣十大企業,並列於那些鋼鐵大王、電子產業等巨頭之中。
1994年時的「統一」已經達到年銷售279億台幣的水平。
那一年高清愿開心地對業界好友們說:「我這279億台幣銷售額,其中一部分得感謝崑山人的功勞,是他們給了我在大陸的一個新天地。」
「統一」是1993年到崑山的。像其它台資企業一樣,「統一」開始到大陸選址時,其人員中沒有一個人知道崑山這個地方的,但高清愿知道,他是在台灣時被另一個「崑山人」的業績所折服後,才對「崑山」這個名字有特別印象的。這個台灣「崑山人」就是享譽全球的王安電腦的創始人王安老先生。王安是正宗的崑山人,他用傳說一般的神奇智慧在世界上建起了令華夏兒女自豪的「王安電腦」王國。然而這個王國後來慘敗了,這事對高清愿影響特別大,他買了王安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權,後來又將王安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權全部買下。那時他就向九泉之下的老友王安先生發誓:我一定要讓王安回到故鄉。
高清愿是帶著「王安情緒」來到大陸尋找投資的。之前他聽說過崑山人「親商」、「求實效」。後來他來了,他想看看崑山人是如何「親商」、「求實效」的。他先派了手下的人「探路」。不日,手下的人向「老總」報告:「崑山人確實『親商』,他們把你想不到的事都會做得件件周到圓滿。我們說是『統一』來的,當時吃飯時與他們的官員宣炳龍等一起,共4個人,人家宣炳龍就那麼實在,一頓飯菜就吃了125塊錢,可他實實在在陪了我們5個多小時參觀和介紹他的開發區及相關配套政策。」
「我看可以在崑山辦廠。」高清愿就這樣一錘定音。後來他對朋友說,同樣是大陸,他手下也有人到過一個條件比崑山差很多的地方,可當地幹部們聽說是他的「統一」來了,三天考察中,光吃飯、觀光就占了兩天時間,平均每頓酒席花費1萬元以上。「這樣的地方我的『統一』是不會去的。我喜歡崑山人的求實作風,親商就該知道商人最需要的是什麼。」
高清愿不愧是位著名的實業家,他的「統一」正是靠他的這種理念實現了快速發展。崑山人的作風與他一拍即合。
崑山人的親商、重商,親在真誠和實在上,重在真正為對方實際利益著想上。
一次,台商信益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榮德到東莞取經,到崑山後向政府提出建立一個「馬上辦」中心,解決台商在崑山碰到的問題。市委、市政府聽了覺得有道理,於是迅速採納,對台商的服務迅速提速。因此有位台商給我算過一筆帳:同樣一個工廠,在崑山,從報批到企業開業一共用8個月時間,在另外一個城市卻長達兩年,即使投資1億元以上的企業,崑山也只用一年多。「我們喜歡崑山是有對比的。」台商們不止一次這樣對我說。
「1992年起,我們崑山開發區獲得『國字』號後,恰逢鄧小平南巡講話和黨的十四大召開,這幾件大事像幾股強勁的東風匯聚在一起,將我們的工作不斷推向新的高度。開發區和崑山全市的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進展,完全呈現一種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吸引外資也由『以內引外』向『以外引外』轉移,開發方式由『築巢引鳳』向『引鳳築巢』轉移,項目選擇也由『來者不拒』向『擇優落戶』轉移。」回憶當年那段大發展時期,宣炳龍記憶猶新,「這一年開始,我們完全擺脫了『自費』開發的束縛,開始從低調轉向高調宣傳自己。市委、市政府抓住國務院批准我們的開發區列入國家級序列的開發區機遇,先後在北京、南京和上海、香港召開工作匯報會、新聞發布會及招商洽談會。記得在北京召開的匯報會上,廖漢生、王漢斌和30多位部長級領導到會,新聞媒體鋪天蓋地報導了我們崑山的引進外資發展經濟的經驗。上海的新聞發布會更是轟動,因為美國麥道公司亞太地區總裁威廉斯先生當場宣布決定把MD-80麥道飛機頭的生產任務放在我們崑山開發區,由此引出了當場由4個外商跟我們簽訂了4600萬美元合作意向的事。在香港舉行的招商洽談會,更是盛況空前,簽訂各類投資合作意向25個,金額達5.22億美元。這次洽談會上另一個成果是,共10大片計3695畝土地獲得了有償轉讓的簽約成功。有位台商風趣地說:男要選好行,女要選對郎,投資要選好地方,崑山就是最好的地方。台灣商會北美聯合會會長、亞西亞銀行董事長蔡仁泰先生還在紐約《世界日報》上發表文章,讚揚崑山開發區是個投資創業的好地方,準備在我們的開發區建一座以工業為主、生產和生活設施相配套的『台灣城』。另一家台灣公司,自費印刷小冊子,義務在海內外給我們崑山開發區作宣傳。在這樣的投資熱浪涌動下,外商尤其是台商紛紛擁向我們的開發區。與此同時,我們開發區自身也積極行動起來,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方面加大了投入,1992、1993兩年中,在原有基礎上再投入2億多元,新建和完善道路40多條,20平方公里的開發面積內基本全面實現了『四通一平』,為來自台灣和世界各地的外企落戶創造了條件。僅1993年,新批入駐開發區的外資新項目就達103個,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有幾家。另有像台灣的『六豐機械』等企業的落戶,使得開發區更加呈現龍騰虎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