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炫風:中國明星城市發展史> 第十三章 小橋、流水、人家……

第十三章 小橋、流水、人家……

2024-10-04 13:53:01 作者: 何建明

  有一天我站在故鄉的一座小橋上寫下了這樣幾句話: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小橋流水,是我故鄉的風韻

  小橋流水,是我生命的本色

  那小橋是我父親的脊樑,

  架在我通向理想的道路上

  流水是我母親的甘甜乳汁,

  滋潤著我生命的每一個成長旅程。

  小橋流水是我奮搏的足跡

  承載著多少辛勤與歡樂

  小橋流水是我夢中的樂章

  迴蕩著社安民樂的天籟……

  這是作為遊子的我對故鄉小橋流水的一種認識,其實蘇州的「小橋流水」包含的內容很多,也很寬泛和象形。

  河多自然橋多,我故鄉的河多如網狀,我故鄉的小橋因此也多如繁星。不用置身實地,只要一閉上眼睛,那蜿蜒交錯的河流就像飄然舞動的白練,而一座座橋樑恰似那練帶上閃光的珍珠……它們都會在我的腦海中閃現。如果把一條條河流比作五線譜,那麼一座座古橋就該是一個個跳動著的音符,它們交相輝映,交響共鳴,將吳地的美麗圖景變成可以留在人間與詩人華章里的佳作。

  我故鄉的小橋多得叫人吃驚,民間有「一步兩橋」並非誇張。「綠浪東南西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白居易這樣說。「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杜荀鶴這樣寫。據《姑蘇志》記載:明代中期的蘇州城內有橋301座,城內外總數小橋有573座,這自然不包括蘇州各縣鄉鎮和村間的那些小橋。如果把鄉村的小橋加起來,蘇州全境舊時的小橋應該不會少於萬座。我知道蘇州城郊的一個小鎮在僅一平方公里的鎮區內,就保存了35座石橋。「橋鄉」盛景,可見一斑!

  蘇州現存最早的橋要數「寶帶橋」了,它建於城東南郊的古運河旁,跨於澹臺湖口。現在所看到的寶帶橋共53孔,均為青石砌拱券,橋全長317米。寶帶橋在建橋上有兩大特點:一是使用了柔性墩,代替了冗長的堤堍,從而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在橋中建造了剛性墩,可以防止多孔橋的連續倒塌。二是該橋拱券砌法也很特殊,既不同於趙州橋的單拱拼合法,又不同於盧溝橋的條石弧砌法,而是採用了二者結合的多鉸拱。寶帶橋因其獨特的建造特點而被列入中國16座古橋之一。「雲開霄漢遠,春入五湖深。天外虹飛彩,波心日瀉金。」明朝蘇州才子文徵明把「寶帶橋」的仙境描繪得如此出奇,令人嘆為觀止。

  我故鄉最小的一座古橋,它全長只有2.5米,寬0.9米,跨度1.3米,橋欄更只有0.2米,其橋雖小,而形式和構造卻一應俱全,是典型的宋代小型石拱橋,故而它也是一座非常有歷史價值的吳地古橋,名「引靜橋」,位於蘇州名園網師園水池東南桂軒之側。「引靜橋」全國獨一無二。

  我故鄉的萬餘座古橋中最有名氣的要數寒山寺旁的楓橋了。該橋橫跨在古運河上,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它的名聲是因唐代詩人張繼的那首《楓橋夜泊》而聞名於世。

  我故鄉的橋多,最顯著的原因無疑是河多而不得不建造的。小橋大多是鄉民們自發捐錢建造的,古橋基本都是石橋,也有少數是木質橋,還有個別是竹橋。石橋以拱橋和梁式橋為主,既堅固又美觀,尤其是倒映在水中十分好看。

  小橋的作用很大,便利河兩岸的交往和方便行人車馬是最顯著的用處。而對船航者來說也十分有用,因為蘇州離大海很近,潮漲潮落時那些出門的船艄公經常在小橋旁歇工待機。

  石橋對附近的居住者更有諸多好處。記得小時候,每到夏天季節,傍晚我爺爺總是搬著小木凳、手持搖扇端坐在石橋上給我和小夥計們海闊天空地講他年輕時的風雲歲月事。小石橋給我這樣以上的年齡的人都留下了許多童年的美好回憶,可以說,我們的小時候是在小石橋的流水聲中走過來的。

  蘇州的石橋,在歷史上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過驚天動地的經歷與瑣碎的雜事。

  水鄉的小橋其實就是我故鄉的一個個歷史老人,它們負責記錄著本土的每一個村莊、每一個城鎮、每一個人所走過的腳印。因此人們對小橋有著十分嚴肅的敬畏感,不能輕易損害它的皮骨。

  小橋還是一塊非常神聖的地方和界域。小時候,奶奶曾經對我說過:跟人吵架,不能過了橋再罵人,過橋再罵就是屬於「噁心人」,她教導我任何時候都不能做「噁心人」。「噁心人」在我們吳語中就是心眼都是壞了的大壞蛋。可見小橋還是好惡的分水嶺。

  爺爺告訴我,他當年做生意時多半是在橋上「碰面」。「碰面」就是會見、會面的意思。「生意談得好不好,橋上碰面見分曉。」我現在還能記得爺爺說過的這種話。可見小橋還是與外人談判、與外界對接的地方。

  故鄉的小橋很結實,再重的擔子、再多的挑夫都壓不垮它。小橋最可愛之處是它倒映在水中的影子,隨波晃動起來更美不勝收。「橫截春流架斷虹,憑欄猶思五噫風。」你如果是詩人,你一定會站在小橋上賦詩吟誦,因為小橋之景是詩的源泉。

  小橋的美,其實關鍵在於橋底下的流水。假如小橋之下的水流是活的,奔流不息的,這小橋就會變得富有生命,其生命也伴著激情,伴著生機勃勃,伴著潺潺,伴著委婉……但假如小橋下的水不動了,成死水一攤,那這小橋也將死矣,成為永固之物。

  小橋與流水是相映相美的一對,是一動一靜的雙景,小橋在流水的動靜中顯示力量與堅強、可靠與信譽;流水則在小橋的堅固的屹立中顯示朝氣與進取、創新與無畏。小橋像男人,流水好比女人。男人需要在女人面前表現力量,表現那種頂天立地的力量。女人要在男人的目光和愛撫中表達溫情與細語……這是我故鄉的小橋流水間的秘密與親情,只有長期生活在它們身邊的人才會有這樣的體味和理解。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蘇州人都是小橋流水的兒女,我們的血液里因而也總是留存了堅強與柔軟的兩重基因。

  如今我故鄉的小橋已經被眾多鋼鐵大橋和盤旋式的立交橋所淹沒了。它們已經不再成為交通要員,只是存留在巷頭街尾,或者還在村前宅後的草叢之中。但我的父老鄉親們始終沒有拋棄它們,仍然將它們視為親密摯友,因為大家非常清楚一點:站在高速公路岔口處的立交橋上是不能久留的,哪怕一支煙的工夫你都會有種懼怕感。然而在小橋上就不一樣了,它永遠讓你感到安全和親切,只要你願意,就是光著身子躺在它的身上也照樣沒有一點事兒,那樣你會感到心平氣和,靜目養神,有種說不完的愜意。

  這就是蘇州的小橋,它平和,它通達,富有構架與支撐一個社會的本領。它因此也是蘇州人的生命本質。假如你感到了塵世的喧囂,你就到小橋上停留片刻;假如你想繼續人生遠航,你就從小橋的石級上走過,它會教你如何將步子邁得更堅穩些。

  蘇州人永遠離不開小橋,因為小橋是他們身體內的血管,架連著肢體的每個部位,那小橋下還有潺潺湍動的流水,如人的血液,源源不斷地保證著生命的延續……

  我以為,蘇州的小橋和流水似乎可以比作城與鄉之間的關係,而「小橋」、「流水」加「人家」,就是這片美麗富饒的沃土上構架起的整個社會。

  可以這麼說:蘇州在過去的30年裡,歷屆政府始終把建設一個優美而獨特的現代化城市和城鄉統籌發展、市民與農民同在一個「人間新天堂」作為不懈的奮鬥目標,這也使得我故鄉的「蘇南模式」更具了金光閃爍的獨特魅力。改革初期,伴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蘇州小城鎮發展走在了全國小城鎮建設的前列。上世紀90年代之後,在外向型經濟的持續推動下,在國家宏觀政策和地方政府指引下,蘇州的城市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鄉鎮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洗禮中也得到了重生和新的發展空間。於是這裡的中心城市的擴張和小城鎮的再集聚,使得廣大農村居民從「離土不離鄉」向「離土離鄉」轉變。這一階段的蘇州城鎮建設和內容上發生了質的變化,即原有的城市市民和「離土離鄉」的農民新市民開始實現了大融合,舊城鎮的改造與脫胎換骨和新城鎮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全新的格局。全球化經濟和本土化經濟相結合形成新的高速發展的上世紀末、本世紀以來的十餘年間,蘇州全市的城鄉統籌發展基本形成,以新的蘇州中心城市加5個縣級中等城市再加數十個重點集鎮為主體的全區域城市化格局全面呈現風采。此時的蘇州全境區域內,交通、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工業基地、農耕土地、綠化水面等等社會與人的生存與發展要素,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用我父老鄉親們的話說,「城市更像城市」,「農村更像農村」。

  蘇州美,美蘇州。蘇州之美,美在「小橋」、「流水」、「人家」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