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時代.卷二> 台灣:危機四伏

台灣:危機四伏

2024-10-04 12:29:32 作者: 師永剛

  1949年 國民黨被共產黨趕出大陸,在台灣建立了臨時政府。中國共產黨立刻做出反應,聲稱台灣為其所有並發誓要奪取它。

  1972年 尼克森訪問中國,簽訂了擁護「一個中國」政策的《上海公報》。

  1979年 卡特總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作為反擊,美國國會制定了一條法律,承諾繼續支持台灣。

  1988年 李登輝成為第一個台灣出生的領導人。他呼籲開通更多的與大陸交流的渠道。

  1991年 李登輝宣布結束43年的戡亂時期,默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1995年 李登輝對美國進行了非正式訪問。中國在台灣附近進行飛彈試射作為反擊。

  

  1999年3月 中國公開批評美國提議的反飛彈防禦體系(這一體系將包括台灣),稱這個體系侵犯了中國的主權。

  1999年7月 李登輝宣稱台灣獨立,他說中國大陸應當以「國與國」的關係對待台灣。中國說它準備「粉碎任何分裂國家的企圖」。

  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1999年7月中旬說李登輝是在玩火的時候,並沒有誇大事態的嚴重程度。他用幾句富有挑釁性的話提醒亞洲和全世界,海峽兩岸的關係是動盪不安的。他的言論引起的政治和經濟後果已經夠嚴重了,但真正的危險卻是可能會引發戰爭——這場戰爭可能會將美國和日本直接卷進去,其他東亞國家也會被間接捲入。

  李登輝說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應當是國家同國家之間的關係,他的話明顯背離了台北以前的立場:中國是一個有兩個政治實體的分裂的國家。一個中國的立場得到普遍公認。台灣官員放棄了這一原則,因而受到北京方面的軍事壓力,疏遠了同華盛頓的關係,並影響到了台北尋求更大的國際生存空間的努力。

  嚴峻的事實是,台灣的2200萬公民和他們的民選政府要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要保持和平和穩定,就必須要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無論自決權是多麼令人羨慕,事實是,如果台灣宣布獨立,美國不會用武力保衛或支持台灣,其他國家也不可能承認一個主權台灣國。

  台北的唯一現實的長遠希望是在一個中國聯邦或聯盟裡面取得最大的自治權。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也許可能按照參加奧運會的先例,與大陸談判以「中國台北」的身份加入更多的國際組織。北京一定要允許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有這樣的活動空間,但是,作為補償,台灣要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

  這就要求靈活地理解一個中國的原則,並重新定義中國的國家基礎。這種靈活性在汪道涵——負責對台關係的中國老資格政治家——的想法中是很明顯的。在私下場合,汪道涵和他的顧問們就台灣在一個中國裡面扮演的角色發表過靈活的意見,他們甚至表示願意就新「中國」的新的國家象徵物,例如國旗或憲法,進行談判。台北最好研究一下汪道涵的提議,並就如何定義「一個中國」進行談判。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台北尚未表現出對這類政治談判的興趣。非但這樣,它現在還朝著相反的方向移動,這可能會導致局勢嚴重惡化。

  台北面臨的選擇是很明確的:如果它想為自己的公民保持和平、穩定和繁榮,想繼續統治台灣島,想擴大它的國際生存空間,它就必須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行事。如果台北放棄這個原則,就可能會導致戰爭,其代價是高昂的,後果是難以預測的。為了使這個框架能夠運作,並能夠長期發揮作用,北京方面也需要靈活變通——特別是朝著聯邦和民主的方向努力,而這正是台灣最重要的要求。

  儘管雙方都將海峽兩岸關係視為一場得失所系的遊戲,一個中國的框架仍然為雙方提供了無限的取得積極成果的機會。它使得雙方能夠統一,超越內戰所導致的分裂,同時,還使台灣能夠度過它的國家身份危機,使北京能夠保持中華民族的統一。

  「我們嚴正警告李登輝和台灣當局,不要低估中國政府維護主權、尊嚴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一名外交部發言人在北京說。

  美國方面對李登輝的言論感到吃驚,它立刻重申了自己的一貫立場。「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國務院發言人詹姆士·魯賓說,「我們不支持兩個中國的政策,也不支持一中一台的政策。」(華盛頓也警告中國說,它不會允許對台灣使用武力。)緊接著,它派駐台灣代表達瑞爾·詹森去見李登輝。在兩人會面之後,李登輝說,台北對中國大陸的政策「沒有變」——在華盛頓看來,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表態,不過他的話在別的地方大體上沒有引起注意。

  「二戰」後的大部分時間裡,台灣的統治者都宣稱自己是代表全中國的流亡政府,實際上這就是拒絕承認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輸給了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藉口越來越站不住腳,1991年台灣方面正式放棄了這一立場。然而,即使台灣方面過去一直宣稱對大陸擁有主權,交戰雙方在一個關鍵點上——即大陸和台灣是不可分割的——觀點實際上是一致的。

  到目前為止,儘管中央政府和人民解放軍已經對李登輝的言論進行了反擊,北京的反應還只是停留在言辭上。人們自然會提出這個問題,言辭是否會變成飛彈發射或其他軍事上的報復。「軍方想採取強硬的反應,」一名駐北京的西方分析家說。唯一的一個亮點是北京方面處理台灣問題的首席代表汪道涵原定於10月對台北的訪問並沒有取消——儘管台灣官員相信他們在下一輪談判上已經取得了優勢。

  在白宮,柯林頓政府聲稱,它的嚴厲措辭已使得短期內不會發生危機,但是沒有人認為可以長久保持和平。「火車就等著出軌翻車了。」一名白宮助理說。曾在國務院處理過中國事務的理察·所羅門也表示贊同:「我們始終位於被捲入海峽兩岸軍事對抗的邊緣。」中美關係正處於低潮,因此華盛頓面臨危機時的選擇是很少的。1996年中國向台灣發射飛彈時,美國向該地區派遣了航空母艦。目前的中美關係可能經受不了那種巨大壓力。北京宣稱研製成功中子彈,既是對台北的警告,也是對美國國會指責其竊取核秘密進行的批評。與此同時,北京發表了一篇長達36頁的報告,對考克斯委員會的指控進行了反駁,報告的標題是「事實勝於雄辯,謊言會不攻自破。」那名白宮助理說:「美中關係沒有變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