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時代.卷二> 「第四世界」的生活

「第四世界」的生活

2024-10-04 12:27:25 作者: 師永剛

  「桑樹的桑,桑樹的桑。」——29名成年人正在隨老師大聲朗讀,老師教他們學習漢字「桑」。在燈光暗淡的教室一角,18歲的焦彥龍正吃力地在練習本上寫著「桑」字,他的母親楊淑琴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在貧困的甘肅省隴西縣的這個文化學習班上,焦彥龍是最年輕的學生,他不僅為了學文化,還為獲得個人自由。他解釋說:「我小學四年級時輟學。現在我已經學會了100個字,我得學會1000個字才能去城裡找工作。」

  《新聞周刊》的文章宣稱,對焦彥龍和成千上萬的像他一樣的人來說,現代化就是天堂,是人們所嚮往的遙遠的一塊寶地。直到現在,他們仍處於中國社會階層的最底層,屬於官方規定的年收入35美元「貧困線」以下的2700萬農民,僅能勉強維持生活。民政部副部長說,他們已不再挨餓,但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另外5000萬農民的生活水平略高,年收入達50美元,只相當於1990年全國平均收入的一半不到。甘肅省的貧困人數比例高於全國。

  甘肅省(人口2300萬)面積略小於法國的國土面積,境內多山川,土地貧瘠,氣候惡劣,有時候被稱為「第四世界」,意指其貧困和環境惡化。用人拉犁或拉車,而不用牲畜或機器,就像1000多年前的祖輩那樣,在這裡並非罕見。

  據世界銀行的統計,1989年,甘肅省1890萬農民中有34%生活在貧困線之下。政府官員承認,這一比例在降低,部分原因是中央政府每年給甘肅各級政府1050萬美元的財政補貼。即使如此,甘肅86個縣中的59個需要國家援助來維持農民的溫飽。定西地區,人口26.3萬,90%的家庭沒有自來水,1/3的地區不通電。嬰兒死亡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2。唯一增加的是人口,去年一年全省增加23萬人,相當於一個縣的總人數。同一年內,因土地土質惡化、沙漠化和無計劃的工業建設所減少的可耕地相當於一個縣的可耕地總量。

  焦彥龍的5口之家,父母親、姐姐、奶奶,加上他自己,還算是幸運的。他們4個勞動力耕種從政府承租的5畝土地。由於所收穫的1000公斤小麥勉強夠吃,他們靠種菜地賣些菜每年收入90美元,這些錢用於買糧食、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一年下來,全家沒有任何節餘。他們一家只有一處磚砌的可燒火取暖的土炕,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台黑白電視機。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中國其他地區經濟騰飛帶來的滴入論利益在隴西縣已初見端倪。私營企業已開始出現,大多數是夫妻店或小飯店。57歲的弗利·唯拉里爾,一個食品農業組織的顧問,自1987年起多次來到隴西,他說:「家家的食品多了起來。磚瓦房多了起來,代替了泥土棚。」

  這一變化或許更大程度上歸功於唯拉里爾啟動的聯合國人口基金援助項目,它共援助8個省的28個貧困縣。聯合國貸款隴西政府20萬美元開辦一家地毯廠和一家麵條廠,現在已為8000個家庭提供工作機會。這筆貸款歸還後,將用於扶持貧困家庭婦女,每人最高可貸款500美元開辦家庭副業。受益人之一是焦彥龍的母親楊淑琴,她貸款350美元購買6隻小豬崽和塑料薄膜覆蓋菜地。由於這一筆小投資,焦彥龍一家年底會有第一筆存款。唯拉里爾說:「這是噴灑論而不是滴入論經濟學。」焦彥龍一家定出更高的目標。他母親楊淑琴說:「我的收入肯定會提高,我要學會寫字算術。真幸運,我只有兩個孩子,我有時間學習。」她還有時間掙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