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們也開會
2024-10-08 17:15:27
作者: 劉兆林
忽聞某地成立了辣椒協會,並已按會章作出下可喜成績,這是某省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報導的。這讓我再次吃了一驚,這不等於說辣椒們也能開會,而且把會開得很成功了嗎?說再次吃驚,是因為此挙事讓我吃驚無數次了。得知某地成立了「奶牛協會」時,吃驚過,得知某地成立了「馬鈴薯協會」時吃驚過,得知某地成立了「螃蟹協會」時吃驚過。還有聽到諸如早就成立了的名氣很大的「釣魚協會」,以及時不時見諸報端的「名犬協會」「柑桔協會」還有某某地政府新設了「螃蟹節」、「槐花節」……時,都別彆扭扭吃驚過。之所以這次吃了辣椒協會的驚之後,再也忍不住要寫這篇小文章,是感覺這類組織名稱巳日呈繁榮之勢。最近全國上下都在學習榮辱觀,覺得這樣的繁榮該屬於恥辱之列的,便忍不住要說一說了。
按漢語的語法規則,協會應是個通過會議形式協調聯絡某類人員的組織或機構,如我所供職的作家協會,以及科技工作者協會、新聞工作者協會、雜技藝術家協會、美術家協會,個體商業者協會、球迷協會、消費者協會……等等,都是方方面面各類人群為了共同利益所組成的協調或協商組織。而辣椒協會,豈不就成了辣椒們經過協商成立的組織嗎?會員就應該是辣椒們!這顯然是語法上的錯誤。實際上應該叫「椒農協會」或「辣椒種植者協會」抑或「販椒者協會」。辣椒既不能行為,也沒有語言,是不能自行協調聯絡的。那麼,會叫喚,能行動的奶牛,也是自行協調不了同類的,姑且不論奶牛有沒有語言了,即便有也不是漢語,所以即使它們真能自己成立協會,也不應該用漢語去掛牌子。規範地說,我們飼養奶牛或販賣奶牛的人們成立的協會,應該叫「奶牛工作者協會」或「奶牛飼養者協會」抑或「奶牛交易者協會」。以此類推,其他那些讓人吃過驚的協會分別該叫「名犬主協會」、「蟹農協會」、「薯農協會」、「桔農協會」及「品蟹節」、「賞槐節」等等。而「釣魚協會」則應該叫「釣魚愛好者協會」或「釣魚學會」也通,即研究釣魚這門學問的學術組織。
這類讓人吃驚的叫法,改革開放以前是聞所未聞的。那時中_人的文化水平並沒有現在高,何以現在文化水平高了反而這種怪叫法卻司空見慣了呢?查査原因吧!如果從前叫農民自己去成立這類組織,名字也一樣會出現這樣笑話的,只不過那時,一是不興隨便成立組織,二是成立了一個組織,黨政有關批准部門也會嚴格推敲把關的,不可能連語法都不通就讓註冊掛牌子,甚至在媒體上大肆宣傳。現在自由是自由了,解放也是真解放了,但你管註冊登記的各級政府管理部門不能沒有責任心哪!或者不是責任心問題,而是本身就不認為這樣叫有什麼不對,那就更成問題了。不管怎麼說,原因都不外乎是兩個,或者是責任心不強,明知不對,少管為佳;或者是文化水平太低,沒覺出不對。我以為,這種事,出自哪種原因,都該屬於引以為恥的事,而絕不該引以為榮。若讓對漢語言文學比較了解、辦事又比較認真的朝鮮人、韓國人、日本人,以及周邊國家的文化人,還有台灣同胞們知道了,他們會笑話的。笑話誰?人家不認識辣椒協會會長是誰,也不知道奶牛協會會長姓什麼,笑話的是我們中華民族,越來越不重視說話了,或越來越不講究語法了。不知會不會有人認為我這是借雞毛蒜皮點小事來顯擺自己懂那點初級語法。如有的話,請君認真看一看吧,就在我寫這篇短文的時候,隨手翻桌上一份某市精神文明辦公室和某報共同編發的《市民手冊》,第一頁上,就印有從市到省到國家還涉及世界的十個單位里就有三個協會名稱欠妥:中國花卉協會、中國公園協會、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先說前兩者,誰是這種協會的會員呢?按字義解釋顯然應該是某某種花和某某個公園的管理機構。若說不是這樣,而是某某種花某某個公園的管理人員,那麼字面上又沒這個意思。那個「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呢,似乎沒什麼語病,但我覺著也有點彆扭。彆扭在那個園藝生產者上。園藝似乎應該是園林藝術的簡稱。園林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而不是藝術品本身,所以漢語言習慣也似應為「園藝工作者」為好,這裡面包含了花草樹木種棺者以及各種藝術建築設計者等。我想,這可能是我們翻譯的事,而不是人家這個世界組織的事。即使是那個世界組織的事,我們也應該首先想想自己這方面問題。還有街頭一些「糖尿病俱樂部」之類的大牌子,及前些日子從媒體上得知的兩件事就說明這已不是孤立的雞毛蒜皮小問題了。一是上海某名牌大學舉行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競賽,全校組成了包括外國留學生隊、中文系隊、理工科隊137ikikik等多個參賽小組,結果是外國留學生隊獲得了冠軍。二是台灣某黨領導人同清華大學領導對話時,清華的校領導把自己稿中的漢語古詩念錯了。連京海的最高學府都在發生此等事情,難道不應該全民族引起重視嗎?我們建和諧社會,強調人與自然(包括與花草樹木及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和諧相處,絕不包括同它們保持語言方面的一致。還是讓辣椒奶牛和螃蟹們默默無言地為我們的胃口服務吧,別讓它們忙忙碌碌和我們一同開會或過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