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2024-10-04 09:35:47 作者: 納川

  卻說李靖當天就跟著李世民回了國公府,正式成為李世民的幕僚。路上,李世民聽說李靖夫人還在監獄裡,忙派一個傳令兵帶著自己的令箭,以最快的速度到監獄要人。又安排自己的夫人長孫氏出面,親自去監獄去迎接。

  當天晚上,李世民就在國公府大擺酒宴,為李靖夫婦接風洗塵。

  男的這一桌,李世民安排劉文靜、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四人作陪。女的這一桌,由長孫氏和幾位的夫人作陪。

  李靖一看這場面,真的非常感動,平生第一次受到如此的器重,更是打心眼裡佩服李世民。別看李世民年紀小,還不到二十歲,但待人接物非常成熟老練,禮賢下士更是和歷史上的任何偉大人物相比,毫不遜色,讓人心裡暖暖的。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老天有眼吶,我李靖這一生終於得遇明主,想到這裡禁不住一股暖流湧上心頭,眼睛也濕潤了。

  眾人看他這個樣子,知道他觸景生情,心裡一定是有了什麼心事,於是就面面相覷。

  還是劉文靜比較老練,他端起酒杯對李靖說:「來,來,靖兄,我們晉陽一別,已經好幾年了,兄弟我是想念得很吶,這一次百川歸海,我們都跟了國公,真是天隨人願吶!來來來,我敬你一杯!我們大家都想聽一聽你的高見呢!」

  李靖恍然察覺到自己有些失態,四十多年來,他已經練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今日失態實在是情不自禁,他於是站起來端起酒杯,恭恭敬敬的和劉文靜碰了碰,眼光又看了一眼李世民,然後說:「國公大人,各位兄弟,實不相瞞,我李靖今日得見諸位實在是三生有幸,李靖蹉跎一生,一事無成,年近五十又時逢亂世,天下紛紛,群雄並起,而我李靖卻報國無門,本以為今生今世只能退隱山林,了卻殘生,誰知蒼天有眼,得見國公,如撥雲見日,我李靖得遇明主,今生今世甘願追隨國公,生死相依,無怨無悔!」

  李世民看李靖這麼會說話,心裡也很受觸動,兩人四目相對,仿佛一眼能看穿對方的心思。

  確實,只有天才才能懂得天才。

  李世民覺得,自己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個人,和自己的頻道那麼相符,有些事情不需要說出口,只要相互看一眼,瞬間就能明白對方的心思。

  他能夠感覺到,此時的李靖絕對是一腔熱血,說的都是掏心掏肺的話。能夠得到李靖這樣的大才出來輔助,李世民覺得,自己的大事成矣,掃滅群雄,一統天下,應該是指日可待事情。

  於是李世民也斟滿一杯酒,對李靖說:「靖兄,太原一別,小弟我甚是思念,晉陽起兵後,我多次派人到馬邑打探你的消息,說你已經不辭而別,音信皆無。我就非常擔心,如今天下大亂,盜賊遍地,你和嫂子的安全實在是讓我憂心如焚。萬幸上天眷顧,我們得以在長安重逢,得遂心愿,今生今世我們一定要生死相依,勠力同心,削平天下,剪滅群雄,一統山河,威加四海,到時候我們兄弟共享榮華富貴,絕不相負,子子孫孫,共享太平,兄長以為如何?」

  李靖連忙端起一杯酒,對世民深深施禮說:「國公所言,實在是振聾發聵,和我李靖不謀而合,今生得遇國公,雖死無憾。」

  說罷,和世民一飲而盡。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也向李靖紛紛敬酒,李世民又把他們挨個介紹給了李靖。李靖是何等人物,這些人他也早就有所耳聞,知道都是當世的豪傑,也是李世民的心腹,不想今日見面,一次性結交了這麼多天下的豪傑。真的是三生有幸。

  李靖自幼就熟讀經史,諸子百家,無所不通,他知道,凡是大有為之主,霸業將興,身邊必然匯聚一個人才集體,真箇是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如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魏武帝曹操,皆是如此。此時此地,也是風雲際會,今之李世民,比之劉邦、劉秀、曹操,皆有過之而無不及。看起來自己運氣不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能夠有幸加入這樣一個傑出的團隊,將來能夠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到時候青史留名,也算是不負此生。

  想到這裡,李靖的心裡感到前所未有的舒服、暢快,這一天可謂是李靖今生今世最感幸福的一天。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他知道,從今天開始,他的才華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封侯拜相,如探囊取物,楊素當年的預言,真的要兌現了。

  他再也不用碌碌無為的消磨時光了,時間從現在開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他感到自己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是興奮的,激情滿懷,熱血沸騰,這種感覺簡直是太棒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吃得也差不多了,喝得也盡興了,大家都是高手,自然不能像俗人一樣,說一些冠冕堂皇的廢話打發時間,那是浪費生命。

  高手見面,必要的思想碰撞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李靖之外,他們幾個是很熟悉的了,誰肚子裡有什麼貨色,大家彼此之間也是十分清楚的。李世民本人隔三差五就會把這些人招在一起商議事情,但凡軍國大事,都是這幾個人先商量之後,最後才做出決策。

  只有李靖是個新人,但是誰都知道,李靖早已經是名滿天下,雖然在隋朝的時候做的是小官,一直鬱郁不得志,但是在上層人物那裡,知名度很高,在座的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劉文靜都是無可比擬的。

  既然李靖名聲在外,今天已經正式加入了這個集體,自然這裡的人心裡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大家也想聽一聽李靖到底有什麼高見,是真有本事呢還是徒有虛名,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遛遛吧。

  這些人裡面,數杜如晦最年輕氣盛。杜如晦也是一個官宦子弟,他祖上都是周朝的高官,隋朝取代周朝後,他祖父杜果在隋朝曾經擔任過工部尚書、封義興公。他父親杜咤為隋朝的昌州長史。他從小就聰慧無比,天資很高,名聲在外,也是一個神童。

  十幾年前,杜如晦被隋煬帝的朝廷徵召為預備官員,禮部侍郎高孝基在當時有知人的美名,他對杜如晦非常器重,對他說:「你有應變之才,他日當為國家之棟樑,希望你能堅持住這份美德。我想先讓你做個小官,就是俸祿少點。」於是用杜如晦為滏陽(今河北磁縣)尉,相當於一個縣的公安局長,但不久之後,杜如晦便棄官而去。

  房玄齡早年也曾經受到高孝基的高度評價,高孝基說:「我閱人多矣,從來沒有見過像房玄齡這樣的孩子,今後必成偉大之人物,但是到那個時候,我已經不在人世了,不能看到這個孩子飛黃騰達的樣子了。」

  這幾個人裡面,除了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是二十歲左右的毛頭小伙子之外,謀士之中,數杜如晦年齡最小,三十歲剛出頭。

  他一向自視甚高,以天下才子自居,現在看李靖剛來,顯然搶了自己的不少風頭,於是第一個開口說:「國公,諸位兄弟,恕我無理,本來今天是歡迎李靖兄的宴會,論資格,輪不到我先發言,但我是個急脾氣,今天機會難得,我對李靖兄仰慕已久,早就有一肚子的問題想要當面討教,今天得此機會,我豈肯輕易錯過,所以機不可失,我捷足先登提第一個問題,請大家原諒,請李靖兄海涵!」

  李世民說:「這是家宴,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你隨便講,隨便講。」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劉文靜也隨聲附和說:「大家都不是外人,都是國公身邊最可靠的人,從今天開始,李靖兄也是我們這個核心團隊裡的正式一員了,都是自家人,互相學習,交流碰撞,理所當然嘛!李靖兄一定不會見外的。我們也十分想聽一聽李靖兄的高見。」

  李靖一聽就明白了,如果再謙虛下去就有些虛偽了,在這個團體裡第一次正式露面,總得顯示一些自己的斤兩,因為大家都是高手,你分量不夠,今後在這個團隊裡是混不下去的,於是李靖面帶微笑的向大家拱了拱手說:「國公,各位兄弟,我李靖今日能夠和大家相見,實在是三生有幸,我和大家一見如故,頓有相見恨晚之感。今後大家還要在一起共事,勠力同心,共同輔佐國公早成大業,希望大家對李靖多多指教,多多提攜,有什麼問題,我們共同商量,請大家暢所欲言,李靖洗耳恭聽。」

  杜如晦也一拱手說:「好,靖兄果然是個痛快人,兄弟我就不再客氣了。靖兄,我有一個問題想要當面請教,請靖兄不吝賜教。」

  李靖頻頻點頭說:「兄弟請講!」

  杜如晦說:「遙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英雄並起,曹孟德擊敗袁紹,統一北方。劉備在荊州寄人籬下,依附劉表,苟延殘喘。經過徐庶等人的舉薦,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高臥隆中,一席《隆中對》,厘定天下三分。未出茅廬,而能預知天下大事,諸葛武侯真乃神人也!我在京城多年,素知李靖兄的大名,楊素曾言,兄他年當封侯拜相,故我仰慕已久,今日相見,果見靖兄儀表非凡,當是一流人物。當今天下,我主已擁有關中,河東,環視宇內,西北有薛舉、李軌,洛陽有王世充,河北有竇建德,河南有李密,江淮有杜伏威,長江中游有蕭銑,太上皇楊廣還在江都,其他跨州連郡者多如牛毛,我們要剪滅群雄,一統天下,到底該從哪裡下手呢?」

  平心而論,杜如晦拋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有點大,難度也有些高,確實考驗人,這是李靖的第一次考驗。如果回答得不及格,讓大家大跌眼鏡,那今後在李世民這裡,確實沒辦法混下去的。人家也看不起你啊,原來來了一個酒囊飯袋,徒有虛名,你說你今後還怎麼見人吧!大家對你的期望值那麼高,你的真實的表現卻又那麼差,乾脆捲鋪蓋走人算了。

  李靖一看,今天不好好表現一番,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了,於是就拱了拱手,掃視了一圈大家的眼睛,然後不緊不慢的說:「國公,各位兄弟,今天大家給李靖面子,李靖也不能不識抬舉,我索性放開了說吧,如果有造次的地方,也請大家海涵。李靖初來乍到,不懂規矩,請大家諒解。」

  李世民說:「靖兄,你就不要再謙虛了,隨便講,隨便講,他們都是我的鐵桿部下,大家同生共死,肝膽相照,沒有什麼不能談的,你就暢所欲言吧!我們洗耳恭聽。」

  李靖說:「好,我就隨便談談吧。在我看來,當今天下紛紛,豪傑並起,看似一團亂麻,但並不是毫無辦法。我們已經占據關中,挾天子以令諸侯,具有政治優勢。西北地區的薛舉、李軌,時刻威脅我們的大後方,這個是迫在眉睫的問題,第一步就是解決這個薛舉集團。拿下薛舉,李軌更好對付。西北平定,巴、蜀必然望風而降。到時候我們秣馬厲兵,就可以東出潼關,一爭天下。王世充陰險狡詐,竇建德才疏學淺,李密剛愎自用,皆不能成大事。三人之中李密勢力最強,但處於四戰之地,必然四處出擊,到處樹敵。

  「三人各懷鬼胎,相互防範,不出一年必然大打出手。俗話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們靜觀其變,待他們此消彼長,實力大為削弱之際,再一舉蕩平。此後再分兵南下,消滅蕭銑,江南也可以傳檄而定。我估計,不出三年,就可以初步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掃平天下,一統山河,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一聽,真是打心眼裡佩服李靖的高瞻遠矚。尤其是李世民,頓時感到茅塞頓開,心花怒放,他覺得,這個李靖就是上天送給自己的一把利劍,從此以後,可以橫行天下。心裡幹什麼事情都有譜了,統一華夏似乎也指日可待了。這個李靖果然是名不虛傳,佩服,佩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