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無聲的群落> 六、長眠大巴山

六、長眠大巴山

2024-10-04 07:55:04 作者: 鄧鵬 主編

  一九九一年五月初,我正在辦公室忙碌,一位婆婆急匆匆找上門來。她確認我是趙懷東後,自我介紹說,她是孫惕菲的繼母,特趕來告訴我一個不幸的消息:孫惕菲去世了。

  孫惕菲,是從小學至初中與我同學的那位豐腴、白晳、雙眼皮、小酒窩的女生。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九九〇年她還回渝參加了同學會呀!活鮮鮮的人,才四十歲出頭,怎麼突然就走了呢?我的思維瞬時一片空白!有關她的零碎的記憶漸次湧入腦海……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下鄉後,我們同在一個林場,但從未單獨一起說過話。一九六九年撤場插隊,我們分在一個大隊。她和另一位同學分在七大隊五隊,我一個人在相鄰的四隊。下隊後,與孫同學偶有往來,但只是泛泛之交。在我心目中,她這樣較優秀的女知青必然會攀上一位拿工薪、條件優越的幹部或工人,我家境貧困,不能為她創造優裕的經濟條件,而且家庭成分與她一樣,也是「黑五類」,總不可能又窮又「黑」在一塊兒吧。因此,雖然對她有好感,但就是不朝那方面去動念頭。

  俗話說得好:近水樓台先得月。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軍人是姑娘們追尋的理想郎君。孫惕菲所在生產隊社員鄧庭才在部隊當兵,回家探親後瞧上了孫惕菲,復員回鄉後與回城無望的她確定了戀愛關係。一九七四年他們結了婚。

  接到孫惕菲去世的噩耗以後,我通知了幾位同學,買了一點禮品去拜望孫伯父。他個子較矮,是一位善良、和氣、書卷氣的老人。我才發現孫惕菲酷似其父。對女兒的早逝和有關女婿鄧庭才的不義,他極力淡化,以極度寬容之心對待世間的一切,哪怕是女兒的屈死。在他看來,這或許僅為家庭小事一樁,抑或有其他難言之隱吧?

  後來我才聽別人說,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鄧庭才就有了外遇。孫惕菲未對任何人講述,她將隱痛深埋心底,以自己的舌頭舔淨心靈的傷口汩汩流出的鮮血!她是一位自尊心極強的女人,「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直至她去世,連最知心的幾位朋友,如王澤、胡毅等都不知道她婚姻上的痛楚。

  據說孫惕菲是因與鄧庭才鬥氣被打,一時想不開服安眠藥而死,因屍檢發現胃中殘留不少藥物,臉上有五道烏紅明顯的手指印。據說在孫惕菲的追悼會上,幾位在達縣工作的重慶知青和孫惕菲的一位親戚都想追究鄧庭才,但由於孫父極力勸阻,害怕女婿坐牢,孫兒孫女無人照料,故不願意追究鄧庭才的法律責任。

  孫惕菲無論在東嶽鄉中心校,還是後來調達縣氮肥廠子弟校,她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口碑甚佳,曾被評為優秀黨員和模範老師。她的學生扎了許多小白花,深深哀悼他們的好老師。白色,象徵聖潔;白色,寓意高貴。「想見音容空有影,欲聞教誨再無聲」的輓聯表達了學生們對恩師遠去的悲傷、無奈的懷念之情。還有一副輓聯出手不凡,堪稱眾多輓聯中的佳聯,由達縣一中的重慶女知青、同學王澤的愛人唐老師所撰:

  「花開雖艷,風雨兼程,花落可哀,煙雲突變。」這是孫惕菲——一位最優秀的女人淒涼一生的真實寫照啊!

  生於富貴,長於苦難,死於悲哀。這,便是孫惕菲的悲苦人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