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建議信
2024-10-04 06:59:41
作者: 何蜀
1938年「七七」抗戰一周年時,文強在屯溪主持了盛大的紀念活動,活動期間,他還組織忠義救國軍政工隊舉行了大規模的抗敵宣傳演出,演出了當時戲劇工作者集體創作的話劇《放下你的鞭子》、田漢創作的《回春之曲》、陳白塵創作的《火焰》、洪深創作的《飛將軍》等。連續演出了幾天,轟動一時,吸引了當地和附近許多愛國青年投奔到忠義救國軍來。
事後,當時的皖南行署主任戴戟曾向俞作柏發牢騷說:
「你們的演出把屯溪青年都吸引過去了……」
可見這次抗敵宣傳活動的影響之大。
文強在這方面投入了滿腔熱情和很大的精力。
一次,文強到武漢述職時,戴笠約他到漢口法租界巴黎街寓所一談。戴笠對他說:
「老兄派劉人奎參謀送給我的那封信,建議招收青年學生受訓的事,我同好幾位老大哥交換過意見,準備明晚更具體地談談。這事須得報請校長批准後才好。你是建議人,明晚親自來當面談談。」
原來,文強在進行部隊收容工作中,在經過的蘇、浙、皖、贛四省,看到千千萬萬失學失業的青年男女,逃奔大後方,顛沛流離,自生自滅,無人過問。葛世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心裡十分著急。
為國家民族計,他寫了一封建議信,希望設立專門機構來對這些流亡青年進行收容救濟,並挑選其中失學失業的青年學生,給以戰時短期訓練,然後安排到戰時崗位上服務,既讓他們能為國效力,各得其所,也算是為國儲才的百年大計。
建議信寫成後,他就叫劉人奎送到武漢交給了戴笠。
而戴笠在復興社撤銷,軍統局成立後,為了趁抗戰之機發展自己的隊伍,也早有招收、訓練青年的考慮,看了文強的建議信,正中下懷。
次日晚餐後,文強如約前往,相繼而來的有胡宗南、桂永清、康澤、鄭介民、梁乾喬等一批原復興社骨幹。文強的這份建議信,他們都已看過。
戴笠叫文強著重談了其中招收青年學生訓練的設想。文強認為大家都已看過他的建議書,就不具體談了,只是強調了一下:
「我看逃難的青年男女學生,好像白紙一樣,要染成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我們如不爭取,必為延安所爭取,或者被CC系所掌握。」
他站在此時的思想立場上,自然認為延安中共方面還是左傾那一套,因而他不希望這些青年被延安爭取過去。而對於把持國民黨黨務的CC系,他和許多黃埔軍校出身的軍人都視之為不干正事的「黨棍」「政客」,也是瞧不起的。
文強說完後,在座諸人都講了些意見。
胡宗南談到,他和戴笠已經分頭作了一些這方面的工作,但遇到困難很多,河南以鄭州為中心,從平、津、保等地逃來的青年學生更多,還有從蘇、魯、皖等省逃來的……非有專款和專設機構才行。此事若沒有蔣介石的批准不可能辦好。
言談間,有人提起與CC系爭奪青年的問題。又有人提出,在給蔣介石寫報告時,不可提與CC系爭的話,而只能寫成與共產黨爭奪青年,而且要講得越厲害越好。這樣才容易得到批准。在商談中,他們考慮到,既然CC系已經掌握了黨權,又掌握了教育部,完全不讓他們插手是辦不到的,最好把要花錢的事,如要求繼續升學的,全家逃難要救濟的,都推給二陳去辦。
文強怎麼也想不到,他的這一個原本是既為青年著想又為抗日救國大業考慮的建議,後來卻變了樣,竟使得許多一心報國的熱血青年慘遭不幸。
桂永清擔任教育長的戰時青年幹部訓練團,從武昌遷到重慶綦江縣後,以「共產黨嫌疑」罪名逼供炮製假案,竟然殘酷活埋200餘人,造成震動陪都的「戰干團慘案」。
康澤成立的青年訓導團、訓導隊及反省機構,成為囚禁有志青年的變相監獄。
胡宗南在西安和蘭州設立的青年勞動營,也成了關押和迫害有共產黨嫌疑及親共傾向的青年的法西斯集中營。
然而,這一切都是以「抗日」和「革命」的名義,在「國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等冠冕堂皇的口號下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