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到英國去> 「成功」與洋文憑

「成功」與洋文憑

2024-10-04 06:23:00 作者: 趙剛著

  科舉制雖然早已滅亡,但它的核心理念千百年來始終沒有消失——被中國人庸俗化的「教育改變生活」。同時,一個更大的悖論在等著我們:中國人利用教育(包含國際教育)「上位」的最終結果是成功嗎?

  在留英海歸的校友聚會上,你總能發現英國大學官方會笑容可掬地把一些「成功」人士請到台前,向校友、媒體誇讚一番,讓「小字輩」的海歸艷羨、追捧一番。

  這裡的「成功」人士的標準一定是功利的:政府司局級以上領導幹部、國內大學副校級以上高層、私人公司董事長、上市公司董事、事務所合伙人、全球500強高管、最差也是個某某單位部門總監或主任什麼的。

  名頭大的校友讓英國大學臉上有光,日後找中國人捐助一下也有渠道。

  約定俗成的「成功」就是以「名頭」來區分的。西方人也是這樣定義的,所以沒有名頭的就是nobody(什麼都不是)。用心理學家的話說,就是所謂「身份認同」。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名頭」與「身份」把社會劃分成不同的階層,層級高的統治層級低的,基本社會結構幾千年來是沒有本質變化的。

  如此清晰的社會規則,對人的誘惑力很大,特別是對身處惡劣的社會環境、天性又喜歡投機的中國人來說,爬向更高的社會層級是毋庸置疑的,至於如何實現這種「升級」,卻有著不同的路徑選擇。

  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很早就把教育與社會地位的升遷結合在一起。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在他的巨著《歷史研究》中,對西漢時期中央政府就開始推行的察舉制大加讚賞,認為中國人在兩千年前就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文官制度。

  而所謂察舉制的核心,無外乎知識(舉秀才)與道德品質(舉孝廉)的考核,受教育的程度是其中的重要參考指標。

  後來發展起來的科舉制,最終確立了教育在社會層級競爭中不可動搖的地位。「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巨變,全靠「讀聖賢書」的教育理念和實踐來實現。

  在這樣的制度下,從古至今,中國人的習慣思維是把教育功利化,讀書的出發點是「有用」——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能做官,做官能發財。

  近代以來,中國人開始出國留學,儘管還不是主流,但「洋文憑」的誘惑仍然很大,直到現在,「留洋鍍金」還是通行的價值觀念。

  所謂「鍍金」當然是依託國外學位找到好工作、得到好的升遷背景、取得好的競爭優勢。

  中國社會不平等的競爭機制下,中國人的「鑽營」便愈發無孔不入。為了進入社會階梯的高點,他們不斷挖掘教育的剩餘價值。從雙語幼兒園到私立貴族小學,從重點中學到重點大學,從美國本科到英國碩士,所有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進入社會上層。

  科舉制雖然名義上早已在一百年前滅亡,但它的核心理念千百年來始終沒有消失——被中國人庸俗化的「教育改變生活」。

  與此同時,一個更大的悖論在等著我們:中國人利用教育(包含國際教育)「上位」的最終結果是成功嗎?而約定俗成的「成功」就是成功嗎?

  外在的目的就像一個遊戲,你可能會不斷地去玩,因為你喜歡它。但在你外在目的完全失敗的同時,你的內在目的有可能取得成功。反之,更常見的是外在很富裕,內心卻很貧乏。或者如耶穌所說:「贏了全世界,卻丟掉了靈魂。」

  當然,最終所有的外在目的遲早都會失敗,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它們受萬物的無常規律的限制。越早地意識到你外在的目的不會給你持久的滿足,對你越有利。[30]

  我們(當然包括我自己)喜歡外在的、表象的「成功」,那是個沒人願意戳破的肥皂泡,在陽光下呈現出彩虹般的絢麗。

  然而實際上,「成功」者對自己的「成功」出言愈發謹慎,甚至連中國首富馬雲也感嘆,自己最大的失誤就是建立了阿里巴巴。

  為什麼?我覺得不是得便宜賣乖,而是「外在目的」與「內在目的」的矛盾。這個矛盾就是「成功」的代價。

  如果你是政府高官,你可能需要全天候的工作狀態,直到退休;如果你是企業老闆,你肯定沒有太多犯錯誤的機會,因為每天走在盈利與虧損的分界線上;如果你是華爾街的投行經理,你應該準備好每天睡4個小時的工作強度,而且不靠吸食毒品能讓自己第二天充滿活力……

  喜歡「過把癮」的中國人,如果知道上述的這些「代價」,你是否還會在中國科舉制的道路上不斷創新,甚至把洋文憑也吸納進來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