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到英國去> 會做飯的中國留學生是強者!!!

會做飯的中國留學生是強者!!!

2024-10-04 06:21:59 作者: 趙剛著

  從吃的意義上說,除了義大利、法國等少數國家,西方社會還遠未脫貧,而中國早已是超級大國了。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來到格拉斯哥的第一頓飯免不了又是傳統的留學食品——方便麵。由於榨菜和蛋黃派的加盟,味道豐富了許多。本想再加熱一個速溶湯,可我這個工薪家庭的後代,本該早當家,竟然除了死讀書、拿學位還過得去,其他方面基本上是「限制行為能力人」。直接表現是把全新的不鏽鋼飯盆放進了微波爐,1分鐘後,盆底燒出了洞。一陣恐慌之後,我把飯盆扔進了垃圾桶。幸虧父母沒在旁邊,省了一頓飯,也省了一頓訓斥。

  沏上一杯苦丁茶,加上冰糖(我自己的喝法),北京的感覺又回來了,苦和甜並行的生活,到哪裡都是一樣的。

  手頭的這點中式食品很快就消耗光了。早飯還好,在Greggs(當地的知名快餐品牌)買兩個sausage roll(姑且叫「英式熱狗」)和一杯熱茶就行了,好像北京的油條加豆漿。

  到了中午就有些問題了。我看過了課程表,有好幾天的午休時間只有45分鐘,上下午的課銜接很緊。這些英國人難道不吃午飯嗎?在國內,無論是學校還是單位,至少可以休息一個半小時,吃過飯還能打個盹兒。況且這午飯對於中國人來說相當重要,所謂「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就指著中午這頓扛著了。

  下了課,我趕緊跑到學校食堂(cafeteria),食物五顏六色,黃黑色的炒香菇,紅黃色的番茄煮黃豆,棕色的烤香腸,綠色、白色相間的義大利空心粉,雜色的涼拌沙拉……品種不少,看上去卻引不起食慾。中餐講究「色香味」俱全,而西餐這邊,除了滿足視覺要求外,嗅覺和味覺方面就只能湊合了。

  按說我以往經常來歐洲出差,也算見了些世面,不應該如此牴觸,但短暫的停留還不足以在飲食習慣上西化,去國外旅行與生活在國外完全不同。我突然有了哈姆雷特的糾結:「吃,還是不吃,這是個問題。」勉強挑了一份Fish & Chips(炸魚加薯條)和一碗蘑菇湯,剛喝了一口湯,礙於面子,狠狠地咽下去了,沒有味道的蘑菇攪在奶油里,很奇怪的感受,當即就置之不理了。

  當地的海魚炸出來外焦里嫩,金黃色的,兩大條,香噴噴的。土豆條兒又粗又大,叫土豆塊兒更準確,鋪了滿滿一大盤。這一堆倒進肚裡,午飯、晚飯全有了。不過,常吃恐怕要出問題,而英國人吃馬鈴薯就如同東方人吃白米飯,屬於「規定動作」。

  從吃的意義上說,除了義大利、法國等少數國家,西方社會還遠未脫貧,而中國早已是超級大國了。

  此後的三個星期里,我每天上完課就盤算著到哪裡去吃飯。肯德基實惠,3.99鎊能吃到大號雞腿漢堡、大號可樂、大號薯條,外加炸雞翅和土豆泥,乘以13(當時英鎊對人民幣的大概匯率),相當於人民幣52元。

  吃膩了,又轉成中餐自助,午餐比晚餐便宜,5.99鎊吃個肚歪,還能加兩個冰激凌,乘以13,相當於人民幣78元。

  也吃膩了,再找到義大利餐,7.99鎊的比薩餅夠吃兩頓,還有免費湯和麵包,乘以13,相當於人民幣104元。

  後來,連著在家裡舉行派對,靠大家帶來的吃的混了兩頓……終於,我的胃口不支,預算不支,鋌而走險,只好自己做飯吧。

  可以說,我做飯的本事是英國的環境教育出來的。

  第一次正式做飯,從半成品開始,還是糊了,鍋底增加了厚度。於是在吃完可吃的部分後,加入麥片和水,鹽少許,加熱至沸騰後食用,一鍋咖喱麥片粥就做好了。終於發現自己到英國以後變得機靈了,為了刷鍋方便竟能想出這樣的主意,反應挺快的。

  真正開始做飯、做菜,還是從挑選食材入手。會做飯的人,在這裡真是如魚得水。我的台灣同學Tony喜歡吃海鮮,他經常一早5點鐘到格拉斯哥西北方向的海邊買螃蟹,相當於國內的海鮮早市。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吃起來太麻煩,當地人對一切需要剝皮剔骨的食品都不願吃,比如核桃、螺螄、螃蟹等等,除非事先加工脫皮去骨再上市,因此價格很低,巨大的海蟹按個兒賣,一個才1英鎊(相當於13元人民幣)。Tony的講述讓我垂涎三尺,但我這個不會做飯的,害怕海鮮做不熟反而中毒,還是本分地投奔超市了。

  買菜基本上不用去「早市」,都在超市里解決。一體化的歐洲(歐盟),菜也是哪兒的都有,西班牙的番茄、義大利的黃瓜、希臘的洋蔥,豬肉、牛肉、雞肉以及奶製品一般是英國產的。歐洲也發生過二惡英污染飼料導致肉類食品的衛生安全危機,但總體來說還是要放心得多,不用考慮化肥、農藥、色素等等「不安定」因素。英國的大量食品蔬菜靠從全世界進口,因此說起吃的成本,英國肯定比國內高,不過在這裡能吃個「踏實」。

  當然,要滿足中國人的口味,還需要有中國的食品及調料。格拉斯哥市中心地帶有中國超市,規模很大,品種也全,大米(較多的是泰國香米)、豆腐、麵筋、腐竹、粉絲、素炸丸子、獅子頭(速凍半成品)等等,與國內沒什麼兩樣。

  醬油、醋、料酒、味精、辣椒醬也是應有盡有,牌子多半是廣東的。當然,我遇到的其他專業的四川同學在口味上更講究,他們做水煮魚的辣椒和油都是從家鄉海運過來的,配上當地的海魚才「對味兒」。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樣的人生才「完整」。

  都說鄉音無改,其實故鄉的口味也很難改,所以咱們中國留學生的大箱子裡才會有那麼多「特產」,只可惜有很多都被不懂美食的英國海關扣下了。

  買回來食材和作料,我就開始「做」飯了。實際上,把飯菜做熟是很容易的。學生會舉行的舊貨交易會上買的二手電飯煲(國內的牌子)很實用,把香米放進去,再放一定量的水,蓋上蓋子,打開開關就行了。

  做菜的效率也很高,我炒什麼菜似乎都一個方式:切切,有時揪揪,放進鍋里,加入油、鹽或醬油,蓋上蓋子,過十分鐘或十五分鐘,嘗嘗,就可以出鍋了。味道不好的時候,就放「老乾媽」(當時最流行的中國辣醬),又咸又辣,胃口也會好些。那時的做飯方式原始、簡單,卻有一點好,真正低鹽、低糖,我的口味也漸漸淡了很多,不再是「重口味」了。

  健康飲食的人生總感覺不夠「完整」。後來我又向四川同學請教,學做酸湯魚,向台灣同學學做燉肉,自己做的飯菜漸漸有些中國味兒了,不禁胃口大開,做飯之中的樂趣也日漸濃厚。

  比飯菜更值得回味的生活體驗:是路途中的奔波,是購物中心的冥思苦「算」(匯率),是油煙中的躲閃,是收拾停當後的兩腳酸脹。

  吃過飯,再加些水果。當地的草莓吃著很有股香味兒,相對便宜,我經常買。而且,餐後甜點也少不了蘇格蘭的酸奶和牛奶冰激凌,味道醇正,太好吃了。

  到了英國,飲食方面帶來的效應讓人驚愕:男生瘦,女生胖。來自東方的女同學總在抱怨,體重在黃油、奶酪、牛排、冰激凌的夾攻下有些失控。

  可同樣吃了這些東西,男生這邊就完全不同。我是最典型的,體重不升反降,留學期間的體重降到了最近十年的最低點,再加上因找不到好的理髮師(便宜且技術好的沒有)而蓄起的長髮,我甚至覺得自己的臉型都顯露「骨感」的稜角了,像一個遊走江湖、飽經風霜的藝術家(或者說是賣藝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