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繪製了宇宙地圖
2024-10-04 06:13:17
作者: 美國《讀者文摘》編 ; 黃水乞譯
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國理論物理學家,創立狹義相對論(1905)和廣義相對論(1907—1916),提出光子概念(1905),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子彈的製造很可能是現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它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戰爭的觀念,並已成為我們對世界戰略最冷靜思考的基礎。然而,這個基本上該對此負責的人是一個這樣的人: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是一位和平主義者,他的思想對許多人來說似乎是空幻的和超自然的。正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寫給福蘭克林·羅斯福的一封信,使我們開始發展原子彈;而正是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為發展原子彈提供了根據。
終其一生,愛因斯坦一直被他從來不想要的東西糾纏著——公眾注意、名望、金錢和權力。他被誤解和爭論包圍。許許多多的科學家把他們大部分的職業生涯,致力於解釋或試圖反駁愛因斯坦的發現。雖然他信仰個人自由和民主制度,但他被人稱為「布爾什維克」和「華爾街的工具」。雖然他對上帝有著不可動搖的信仰,卻被攻擊為無神論者。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讓他一個客觀物理學家大感驚愕的是,有人竟出價多達二萬五千美元,請他為涉及從雞眼膏藥到汽車的產品擔保。他的半身雕像屹立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和大學裡;他是唯一被另一個國家提名總統的美國公民。這一切都降臨在只要求有個幽靜地方進行思考和工作的人身上。「我很愉快,因為不需要任何人任何東西,」有一次他說道,「不過我確實從跟我一塊兒工作的人的賞識中獲得快樂。」
1933年,納粹政府在德國即將上台時,愛因斯坦離開他的祖國來到美國。他在這兒成為新澤西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職員。他在普林斯頓心情愉快,在這兒找到了他一直想要的平靜。他因不想產生上理髮店的麻煩而蓄著長發,他為舒適而穿戴未熨平的寬鬆褲子、寬大的套領運動衫——有時用一條舊領帶代替皮帶——鄰居們對此都不會覺得奇怪。
從到達研究所的那一刻起,愛因斯坦得到的遠不止是專業上的賞識。素來謹言慎行的科學家們隨意地使用「聖潔的」「高尚的」「可愛的」等字眼來形容他。「即使在討論理論物理時,」一位數學家說道,「他也散發著幽默、溫暖和仁慈。」然而,在成名將近半世紀之後,除了朋友和鄰居外,對於大家來說,愛因斯坦仍然是個模糊的、孤傲的身影。
每個工作日上午十點半,他會穿上一件走了樣的黑外套——冬天則戴上一頂水手用的那種編織的黑色絨線帽——離開他的木板房,漫步一英里半來到研究所。他未經梳理的長髮和有些參差不齊的小鬍子是白色的。他的眼睛雖然帶著耐心和溫和的好奇心看著你,但常常是疲倦和泛紅的。他說話輕聲細語,還帶德國口音。
在他寬大、舒適還帶有小樹林風景的辦公室里,他總是馬上投入關於統一場論的研究工作。這工作花去了他三十多年時間。統一場論聯結著我們的物質世界、萬有引力和電磁的兩股強大的力量,表明了一切已知的物理現象之間的關係。
他靠著椅背坐在椅子上,稍微平衡一下放在膝上的大筆記本,便開始以細小、整潔的筆跡進行書寫。被一個問題難住時,他便停住,鎮靜、安詳,有時用一根指頭旋轉著一縷頭髮。他的每個理論都是數月和數年頑強地從事他所稱的「理想化實驗」的結果。鉛筆和紙是他的科學裝備,他的腦子是實驗室。他走過錯路,也得出過錯誤的結論,但從未放棄。
他認為,答案一定能找到,因為「上帝是難以捉摸的,但從不搞惡作劇」。愛因斯坦相信自然的簡單明了和邏輯條理性。「這是一種信念,它幫助我在一生遇到科學研究的大難題時不至於絕望。」他掂量自己的結論時,推測道:「這會是上帝創造宇宙的方法嗎?」作為一位創造性的科學家,他設法擁有一個既「漂亮」又「正確」的發現。
像許多偉人一樣,愛因斯坦是謙遜和靦腆的。當他走進關於巴勒斯坦的華盛頓會議時,會議廳里的每個人都突然鼓掌起來。他大吃一驚,悄聲對一位朋友說:「我想他們應該等一等,看我說了些什麼再鼓掌。」在為他舉行的宴會上,演講者一個接一個熱情洋溢地談到他的天才。愛因斯坦蠕動著身子,終於轉向作家范尼·赫斯特,突然讓她面對令人不愉快的真相,說道:「你知道,我從不穿襪子。」
對於提供給他成為以色列總統的機會,愛因斯坦以通常的謙虛回答說,他感到對於涉及人際關係的角色他不夠格。他說,他認為最好繼續他在物理領域的研究,他對這方面「有點了解」。愛因斯坦從未全心全意地附屬任何社會團體,也不輕易地跟別人深交。這不是他研究工作的結果,而是人的天性使然。這一超然離群的性格,從他小時候最早的照片中的眼睛裡便可以注意到。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誕生於德國烏爾姆,但早年在慕尼黑度過。他溫和、靦腆的天性很快使他與別的孩子分開。他太遲學會說話了,以致他雙親認為他反常低能。老師們認為他是個不能適應社會環境的人。他的朋友很少,並逃避遊戲。他對娛樂的獨到處理方式,是在鋼琴上創作一些宗教小聖歌,然後在自己踽踽獨行時哼唱它們。
到了12歲的時候,他便從事數學和科學的獨立研究了。然而在學校里,他遠不是在學習上具有廣泛興趣的人。他在數學和物理方面很出色,可是缺乏語言天賦。他想在瑞士繼續深造,卻未能通過蘇黎世專科大學的入學考試。一年之後他再考,這回考上了。
在畢業後的兩年間,愛因斯坦找到又失去了三次教學工作的機會,過著勉強餬口的生活,與同是理科學生的邁爾瓦·馬雷克結婚,和她生了兩個兒子。1902年,23歲的他在伯爾尼專利局謀得一個審查員的職位。這工作不太繁重,讓他能專注於自己的研究。他已經為自己制定了連接時間與空間、物質與能量的任務。有時他絕望了,就在找到正確答案的前一天,對審查員同事說:「我打算放棄了。」
26歲,在科學界尚不知名的他,把「狹義相對論」送交給一家物理期刊。他以現在最著名的科學方程式來表達他的理論:E=mc2;粗略地說,就是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這個方程式表明,如果半磅任何物質里的所有能量都釋放出來,產生的力量將等於700萬噸TNT炸藥的爆炸力。雖然,狹義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概念,但是當時很少有物理學家意識到其驚人的重要性。多年來,E=mc2是個被爭論的活躍話題。然後,隨著原子彈在廣島的爆炸,這理論已成了一個嚴酷的現實。
愛因斯坦不止為製造原子彈提供了理論依據。20世紀30年代後期,許多科學家知道納粹正竭盡全力發展原子能,美國科學家們試圖用同一個科研項目,來引起本國軍方領導人的興趣,然而不起多少作用。他們求助於愛因斯坦,希望使用他的影響力。1939年的一天夜裡,愛因斯坦起草了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封信。「最近的研究,」他寫給羅斯福總統的信上說,「使得我預料,鈾元素在最近的將來,可以被變成一種新的重要的能源。——這種新現象也將導致炸彈的製造。」羅斯福總統立刻批准發展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214],於是,美國進入了歷史上最致命的軍事武器競賽。
愛因斯坦繼續以他保持了五十年的同樣速度辛勤工作。他的「統一場論」是他三十五年緊張工作的成果。「統一場論」的核心包括4個方程式,這些方程式在本頁中只占兩行字。在這一系列的方程式里,他把控制光和能量的力量的物理定律,與將所有有形體牢牢控制住的神秘的萬有引力結合起來。愛因斯坦相信,他的理論具有「高度的說服力」,但並不確定他是對的,還是錯的。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逝世,終年76歲,生前仍然在尋找更多的時空秘密的答案。失敗的可能性從不曾困擾過他。他知道,人類永遠不可能樣樣都學會,而「我們能夠體驗的最漂亮的事物,就是神秘的事物」。
約瑟夫·菲利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