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閱讀之一
2024-10-04 06:05:19
作者: 聶震寧
山東文藝出版社計劃編選一部解讀中外文學名著的新書評,做成經典的盛宴,以饗讀者,為當前開展閱讀活動提供幫助。顯然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出版業內外,特別是廣大讀者,對書評質量普遍表示不滿和失望,已經是很長一個時期的事了。不滿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虛假、誇大、空洞等問題上。不少劣質書評,說它「無實事求是之心,有譁眾取寵之意」,已經不能切中要害了。書評「假大空」,倘若那是友情贊助、托大自慰倒也罷了,問題是它有坑蒙拐騙之心、商業欺詐之意、欺世盜名之陰謀,它欺騙輿論、混淆視聽、搞亂市場、污染世風,故而為正直人士所不齒,為讀者所憤恨。相較之下,在名著的書評方面似乎情況要好一些。畢竟名著的作者大都已經作古,書評者不可能與之合謀,人情關係的顧忌也不大可能存在。在這樣的情形下做評論,雖然如果評家個人的才情學識不足或固守學術偏見,還會做出不夠符合作品實際的歪評來,但起碼在職業道德立場上要公正一些,在出發點上要超然一些。故而,出版社路英勇社長邀請我擔任本書主編,我沒有不應承的理由。他們決定先編外國的,後編中國的,外國作者遠在天邊,更無人際裙帶的關係牽連,如此周全的思慮,簡直像法庭判案一樣。做具體工作的是李鳳魁副社長。他們有求真務實的精神。
書名最初擬定為《經典的盛宴》。臨到定稿時我對書名稍稍有些躊躇。被評價的作品是否稱得上經典,我一時還沒有弄明白。沒有弄明白的事一般不要去做。經典身份還沒有確認,盛宴就擺上了,我怕也弄出一個大言欺世的嫌疑。稱得上經典的書,是可以作為標準的書,是具有權威價值的傳統著作。有些名著,名聞天下、名噪一時乃至一代,然則未必就稱得上經典。經典與否需要經歷的時間和覆蓋的面積說話。事實上,一部文學作品,能以名著冠之,就已經值得更多的讀者一讀了,何必經典得緊!我提議書名另擬,作品則按原定宗旨編選。提議得到路社長首肯。他們有實事求是之心。
書名現在擬定為《創意閱讀》,副題是「外國文學名著新書評」。創意和閱讀,都是近一個時期社會的高頻語詞。媒體上常常看到「創意時代」的提法,有識之士有構建「閱讀社會」的倡議,把創意與閱讀兩個宏大敘事概念聯結在一起,交相輝映,想不熠熠生輝都難。如此看來,還是有托大媚俗之嫌。
然而,這裡絕沒有故作驚人之語的意思。創意閱讀,乃是我對閱讀的意義方面有所思而提出,也是拜讀了諸位評家大作之後有所感而發。
有人說閱讀是一種文化,有人說閱讀是一種宗教,可是我願意說,閱讀是一種生活。劉勰《文心雕龍》說欣賞作品「視之則錦繪,聽之則絲簧,味之則甘腴,佩之則芬芳」,當然這是一種生活體驗;英國人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表達了讀書對生活的影響;法國人笛卡爾說的「讀好書無異同品德高尚的古人談心」,當然更是一種讓精神升華的生活。中國古人對閱讀有很多生活化的說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終身的生活追求;「讀書之樂」是把閱讀生活化的價值取向;「坐則讀經史,臥則看小說,上廁則閱小詞」則是對生活閱讀化的生動描摹。讀書既然是一種生活,很自然,生活也就以記憶和想像的方式延伸到讀書之中。所謂「以意逆志」,所謂「我注六經,六經注我」,所謂「同閱一卷書,各自領其奧」,說的正是讀書與生活相互延伸和作用的意思。這種相互延伸、作用的過程,就是一種創意性的閱讀。
所謂創意閱讀,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創意,更不是什麼獨得之秘。創意閱讀,說的就是凡閱讀總有讀者個人的創意在作用,凡書評更要有評論家的創意在生產,所謂「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評論家也不能例外。文學評論界曾經一度有過「創造性誤會」的說法,我是贊同的。魯迅那個關於《紅樓夢》在不同讀者眼裡發生多種意義的名言,可以做成創意閱讀的注釋,儘管那段名言含著嘲諷的意思,但說的是事實。我不以為閱讀或書評時產生主觀創意有什麼不好,恰恰相反,我主張多一點創意,少一點穿鑿,多一點想像,少一點刻板,多一點快樂,少一點苦讀,特別是文學閱讀與評論。
《吹牛大王歷險記》插圖|[法]古斯塔夫·多雷 繪
我們提倡創意閱讀,故而收入這部書中的書評,有一些出自以創作為主業的作家之手。作家們能從紫式部的《源氏物語》里讀出「無為而有為」與「有為而無為」的文學作品價值的悖論,在早已被世人讀遍了的《哈姆雷特》中發現險惡的新生之路,讀《神曲》而有精神與肉體的較量,讀《白鯨》而有「白色的寓言」的感慨,在人人稱道的寫實主義典範之作《包法利夫人》里指出「殘酷的寫實」,在《白夜》里體驗出自己人生的邊緣之光,翻開阿斯塔菲耶夫的《魚王》,就能聽到他沉重的嘆息,而讀罷巴別爾的《騎兵軍》,竟能聯繫出來莎樂美和潘金蓮……如此這般,天上人間,神馳四方,心騖八極,不是創意地閱讀,哪裡能在書評文章中如此痛快淋漓!
至於文學教授、學者們的書評文章,自然是要稍稍恪守學理、保持體系的。不過,我說的只是稍稍,絕非株守,更非墨守!他們大都也是作家,或者可以稱為學者作家。學術只是他們的職業,創意乃是他們的生命。因而生命與職業同在,創意與閱讀共享,這是很自然的。舒蕪從法布爾的《昆蟲記》中獲得了遠親的消息,曹文軒對著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嘆息無望的馬貢多,吳曉東在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中描述人類記憶的神話,孫郁在普希金那自由的元素里注入了屬於他自己的明晰和透徹,陸建德體驗著雪萊的天空之愛,余中先採擷來法國文學中的一枝奇葩,而張清華在蒼穹下仰望荷爾德林,寫就了如歌如詩的書評……這般如此,理性與感性交融,創意與閱讀交響,引動人們想像,卻又不曾離開文本,雖然文本有所照顧,卻不曾靜止過心跳,閱讀時的創意又是多麼深摯充實!
以上種種所思所感,成就了本書的題意。我們願意同讀者諸君一起,用一種創意的心態、創意的精神來閱讀這些大都具有創意精神的書評,閱讀這些不少是經過真誠閱讀後釀造出來的別一種的文字,從而獲得生命之美、理性之美的享受。
這是在諸位創意閱讀之前的贅語。請原諒我創意能力的不足,但我努力做到真誠地對待這項工作——要有好的創意,需要足夠的能力和真誠,而要做到真誠,同樣也需要努力。希望能夠讀到更多的真誠而有創意的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