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目的
2024-10-04 06:04:23
作者: 聶震寧
讀書會,對我來說很新鮮。儘管我對讀書會心嚮往之,但是還從來沒有參加過讀書會。記得我們年輕的時候,還不興讀書會。不像現在,讀書會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都是,據說眼下最大的讀書會能有幾千上萬人,最小的讀書會也至少兩個人——還真有兩個人的讀書會。日本明治大學有一位教授齋藤孝先生,寫了一本書《閱讀的力量》,鷺江出版社翻譯出版。書中就介紹他上高中時跟一個同學建立了兩個人的讀書會,堅持了十幾年,後來因為工作變動,兩人不在同一個城市居住了,他們的讀書會才得以善終。最近我剛剛完成一部小書的寫作,三聯書店決定出版,書名是《閱讀力》,其中就有一章專門講到讀書會,提出「獨讀書不如眾讀書」。《孟子》中有一句名言,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禮記》中有一句直接關係讀書的名言,即「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把兩句話糅合在一起。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先秦時期就有眾讀書的主張。讀書會是眾讀書,社區讀書活動也是眾讀書,校園閱讀是眾讀書,家庭閱讀也是眾讀書。一個人需要獨自閱讀,也需要有多人交流的閱讀。
因為有眾讀書,故而我們主張要善待形形色色的閱讀者。儘管閱讀者不同,閱讀目的不同,但只要是正當的閱讀,社會就要善待,讀者間就要友善相處。
什麼是形形色色的閱讀者?我們可以從形形色色的閱讀目的來討論。
人們的閱讀生活中,有人是為了進取而讀,甚至就是為了出人頭地而讀;也有人為了愛情而讀,為了愛情成功而讀。有人是為了養成美德而讀,通過讀書成為道德楷模、青年才俊;也有人為了逃避現實而讀,工作太枯燥了,讀書可以排解自己的苦悶。有人為了改變命運而讀——讀書是不是能改變命運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正如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複雜的一樣,不過我跟大學生們說,你們倒是要相信讀書改變命運,應該把讀書看成改變命運的重要機會,如果一個年輕人上了大學還不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那麼你想通過什麼來改變呢?通過玩?通過啃老?通過攀附?通過追劇?那麼這輩子恐怕是沒什麼名堂了!我是不太贊成對所有人說讀書改變命運,但是對大學生還是要說這句話,通過讀書成為精英,成為社會有用之才,這應當是大學生讀書的追求。有人說可以為愛而讀書,也可以為恨而讀書,這也是事實。一個有正義感的人面對不公平、不正常的社會現象,試圖通過讀書改造我們的社會,這是天經地義的。有人為了自我求證而讀書,有能力的人認為讀書能夠證明自己,在人群中成為一個佼佼者。有人為了永葆青春而去讀書,為了儘快老去而讀書,不是常常有人故作老成,手持一卷,然後對周圍的人都不以為然,這是未老先衰或者故作高深。有人為了追悔青春而讀書,也有人為了回味青春而讀書,有人為了發財而讀書,也有人為了不想發財而只想擁有高蹈的精神而讀書。有人因為窮而讀,也有人因為衣食無憂而讀書。有人為了追求快樂而讀,也有人為了感受苦難而讀書。有人為了養成良好習慣而讀,也有人希望自己不要太老實巴交而讀書。有人為了沒有讀過書而讀書,也有人為了讀過很多書而要繼續讀書。還有,有人為了讓大家刮目相看而讀書——古人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三國時期,孫權和魯肅都告誡武將呂蒙不讀書不行,呂蒙記在心上,發憤讀書,過了一段時間,魯肅發現呂蒙的談吐不一樣了,就誇獎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呂蒙就是去讀了一段時間的書,頓時大不一樣。生活中就是有這樣一些有志氣、敢作為的人,為了讓別人刮目相看,用心苦讀,而且讀有所得,值得人們佩服。
列舉了形形色色的閱讀目的,似乎五花八門,其實,歸納起來,主要也就是四大目的。今天重點談談閱讀的四大目的。
《老水手之歌》插圖|[法]古斯塔夫·多雷 繪
第一大目的:讀以致知
人有三大欲望,即食慾、性慾、求知慾。前面兩者是生理上的,後面一種是精神上的。人是精神動物,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動物,人的這種精神狀態首先表現為求知。《論語》有云:「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呂氏春秋》也云:「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聞,不學,其聞不若聾;使其目可以見,不學,其見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學,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學,其知不若狂。故凡學,非能益也,達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敗之,是謂善學。」意思是說,只有學習和讀書才可能使得自己聽到聲音並且知道是什麼意思,看到事物並且知道是什麼意思,能說出東西並且說得比較好,心裏面對事物能夠有深入的了解,能有理性地分析事物,所以學不是能夠有好處,而是使我們達到天性,使我們看到、聽到、理解並說出,這是我們的天性,為了保全我們的天性,需要很好地學習。這些說的就是讀以致知。
宋代編撰出來的《三字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說:「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辨其大義,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清代張潮有名句:「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講的都是讀以致知。張潮是一位著名散文家,是一位有很深的哲學思考的學者,他揭示了人的認知三個層次規律:一個是新鮮的發現,一個是全面的關照,一個是快樂的把握,這三個層次與閱讀和經歷的深淺相關。
讀以致知,其中求知慾很重要,這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也是人們讀書的源頭動力。兒童的好奇心就是這樣,一個小孩四五歲,大人出門之前說柜子上面那個盒子你不要打開,你越說不要打開,小孩就越要打開,大人回來時小孩早已經把盒子開過了,而且很可能搞得亂七八糟,難以收拾。你越告訴他不要看的東西,他越想看,這就是求知慾。
有一個關於求知慾引發閱讀的故事。美國有一位黑人大法官,小時候閱讀能力比較差,上到初中了還沒有閱讀的習慣,而他的老師一再說要在9歲到13歲養成閱讀習慣,否則這一生都不會有好的閱讀能力。這是閱讀學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他很苦惱,於是來到學校圖書館,希望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後來,他發現了一本封面設計得很暴露的書籍,激起了他的興趣,很想看書里到底說些什麼。可是他不好意思去辦借閱,因為辦借閱的白人女老師很漂亮而且很年輕,他覺得把這本封面太暴露的書拿到女老師面前簡直就是褻瀆。他只好把書藏在衣袋裡面偷偷帶了出去,回去讀了起來。這是一本犯罪小說,他讀得很入迷,平生第一次完整讀完了一本書。讀完後他把書帶回圖書館放回到那本書原先存放的位置,看到書架上還有一本這個作家的書,風格也很相似,他又偷偷帶出去讀。就這樣,兩本、三本、四本,連續讀了這位作家的很多本書。從此,他迷戀上了法律,決心以後攻讀法學,後來竟然就成為聯邦法院的一名大法官。大法官功成名就後回到母校,首先就去圖書館參觀,見到當時那位負責借書的白人女老師,就跟女老師說:不好意思,上學時曾經從這裡偷書出去看。女老師說我們當時知道你偷書出去看,報告館長,館長說只要是讀書就沒有必要阻止你,應當讓你接著讀,我們還特意把那位作家的書放到一起,方便你看到。這位作家有一本新書我們圖書館沒有,就讓人開車去數十英里外別的學校圖書館借來,放到書架上,讓你接著讀。
許多閱讀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的求知慾一旦被引動,就會產生閱讀的衝動,循著這種衝動讀下去,就可能成為影響一個人終身發展的重要動因。
《論語》中有一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中國古人這句名言是不是對人的求知慾最強烈的表達?關於求知慾,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有一個著名橋段很感人。蘇格拉底被判了死刑,而且城邦市民委員會不久就要對他執行,可他還堅持練習長笛。有人問:蘇格拉底,你的生命都要結束了,還練長笛幹什麼?他回答說,至少在臨死前,我學會了長笛。這是不是一種讀以致知?
還有一個故事,我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時聽到的,是老社長樓適夷說的。樓適夷早年參加革命,20世紀30年代蹲過監獄,在監獄裡,難友們經常偷偷傳閱書籍。有一位被判了死刑的難友,當天上午就要被執行,可是,天剛蒙蒙亮,一本書傳到這位難友手上,難友趕緊埋頭讀起來。樓適夷當時在一旁看著,心想,他馬上就要死了,這個時候讀書還有什麼用呢?樓適夷說後來他理解了,讀書也是生命的一種需要,不一定要看讀書有沒有用。大家看,這是不是就是人活著,就要讀以致知?
第二大目的:讀以致用
讀以致用,這是我們讀書十分重要的目的。因為我們的人生要有所作為,要解決許多問題,就會把讀書作為解決這些需要的重要途徑。一部《論語》里,記載孔子讀《詩》,談得最多的是《詩經》的用處。他明確地說「不學詩,無以言」,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強調學詩可以「興觀群怨」,可以激發感情、觀察事物、團結朋友、批判邪惡。他說學詩「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也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說的是學詩既可以修養性情,還能增長知識。特別是把學詩的作用提高到治國理政的高度來對待,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意思是說,熟讀了《詩經》三百首,可是在治理一個地區時並沒有做好,不能算學好《詩經》;不能很好地跟各個方面的人進行交流應對,也不能算學好了《詩經》;一個人雖然學了《詩經》,可是在實踐中做得不好,《詩經》讀得再多也不算是學好了。由此可見,孔子是很堅持讀以致用的。
《流浪的猶太人》插圖|[法]古斯塔夫·多雷 繪
中國古人歷來推崇讀以致用。《論語》里指出:「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思是說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廣泛地去學習以求更好;一個人學問做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在春秋戰國時候,各種士子讀了書,東西南北奔走,希望通過上策論,得到諸侯王公的欣賞,成為一個國家重要的官員。那時一些國家設有四方館,各類文人士子可以在那裡交流。漢武帝時期為什麼董仲舒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條,那就是儒家認為社會是倫理社會,需要有序治理,而不像老莊等其他學說那樣「使人不入世,使人無為」,認為這樣對社會治理是不利的。董仲舒的主張就是讀以致用,要求各級官員要按照儒家思想為人處世,治理國家。漢代劉向的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治愚」,也是讀以致用。唐宋時期,因為科舉盛行,讀以致用成為常態。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一首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宋真宗趙恆的《勸學詩》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勸學諭》中講「為學好,不學不好。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國之精糧,世之大寶」,主張的都是讀以致用。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句「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來源於元代戲劇家高明的《琵琶記》,這兩句名言流傳了八九百年,是典型的讀以致用價值觀。
可以說,讀以致用是天經地義之事,是關係到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雖然我們並不主張把讀書太功利化,讀書可以是為知而讀,為樂而讀,為修養而讀,為讀而讀,但人類社會要生存發展,就要不斷學習進步。所以我們說讀以致用是人類社會閱讀的主流。當然,不能把讀以致用理解得太狹隘,讀以致用也可以分成若干層次。可以分成成長性閱讀、職業性閱讀、精英性閱讀和研究性閱讀。總之,只要不極端,不把實用價值看成是閱讀學習的唯一價值,承認人有全面發展的需求,有求知的興趣,有修為的需要,有娛樂的快感,那麼,讀以致用就會在社會發展上擔負起最大的責任。
第三大目的:讀以修為
兩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有了一個很了不起的開端。當時,孔子辦學,他主張的是六藝之教,就是禮、樂、射、御、書、數。禮是講倫理道德,樂是音樂,是藝術,射是體育射箭,御是駕車,書是書寫,數是數學。這六藝之教顯然是主張全面修為的。孔子的學術主張是六藝之學,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之教匯合六藝之學,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教育格局和學術格局!六藝之教講求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六藝之學追求的是社會均衡發展,核心就是人的修為。
古往今來,讀以修為一直是社會閱讀的主要主張,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為了教育人、陶冶人、塑造人。這當然是一個很高的標準,似乎要遠勝於讀以致知、讀以致用。
我們說要通過開展全民閱讀提高國民素質,就是讀以修為。我國文化發展的目標是建設文化強國。國家的文化強國戰略包括發展出版產業、電影產業、演藝產業、遊戲產業乃至旅遊產業,可是絕對不能止於此。雖然這些文化產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可是,如果我們的國民還是隨地吐痰,隨便插隊,公眾場合大聲嚷嚷,出國搶著買名包,面對高雅文化漠然置之,被國際社會認為素質很低,不愛讀書,不能夠優雅地生活和交流,那麼我們還是不能稱得上文化強國?丹麥、瑞典、比利時、荷蘭那么小的國家,國際上也還都承認他們是文化小強國,因為他們的國民有著很好的文化傳承和文化素質。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主張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原因,我們要通過全民閱讀,使得國民素質得到很大的提高。讀以修為就有可能達到這個目的。讀以修為就是要使更多的人氣質發生變化,「腹有詩書氣自華」。「唯讀書則可以改變其氣質」,這句話出自曾國藩。曾國藩對他的兒子說,一個人的長相是天生的,後天很難改變,唯有讀書可以改變,讀書可以使人的氣質發生變化。我們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譬如,你去看一個人讀什麼書,可以看出他大概會有什麼樣的教養。有時候我坐地鐵,看見周圍不少人在看手機,往往看到絕大多數人都是在用微信聊天,當然這也不錯,因為在一個嘈雜的環境裡面,自己會感到很孤獨,有人跟你交流比沒有交流要好。可是發現在手機上讀文章的人還是少了一點,不免有點兒遺憾。有時也能看到一個女孩拉著屏幕在讀長文,顯然是在看小說,我就覺得愉快。我們是不是能從這裡看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近些年,年輕人比較喜歡說顏值,這當然也是文雅的,喜歡顏值高有什麼不好?難道顏值低,個個長得肥頭大耳、尖嘴猴腮、歪瓜裂棗才好嗎?不過,一個人除了一個顏值高還不夠,還需要另一個言值——言語價值也高起來,這才完美。那麼,這就要通過讀書來提高後面這個言值了。一個人只有多讀書,言語才會不乏味,言值才會高起來。多讀書不僅可以提高言值,還可以提高顏值。我們說對一個女孩印象怎麼樣,一般來說,但有些書卷氣,就會覺得不錯。有書卷氣的人應該是一個講道理的人,是一個優雅的人,是一個有文氣的人,是一個有靜氣的人,是一個有雅氣的人,是吧?而不是一個有戾氣的人,一個有怪氣的人,一個有暴氣的人……宋代黃庭堅說「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就是這個道理。要使得更多的人言語有味、面目可愛,就需要更多地開展讀書。
讀以修為還應當是家庭追求的理想狀態。有一副對聯使用率很高,那就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一戶人家為人忠厚,家族家風就可以得到良好延續。一個家庭熱愛讀書,家庭就和睦發達,這是有社會共識的。還有一副對聯,近幾年開始普及,那就是「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家庭有貧有富,只要積德就能延續,而積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讀書,這也是讀以修為的主張。對於社會發展,對於全民閱讀,對於每一個家庭,對於個人,讀以修為都是一個核心的要求。
第四大目的:讀以致樂
讀書作為一種私人化程度很高的社會活動,讀以致樂是第一要素,如果一個人讀書沒有致樂,那他會很難堅持下去。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應當讀書,還沒有成為個人內在要求;有了讀書的愛好,能不能堅持下去,還得看我們是否樂在其中。所以,我認為,讀以致樂是決定一個人堅持終身學習的關鍵因素。
讀書的樂趣,比如「紅袖添香夜讀書」,就很快樂,但這只是讀書的一種情景讓人快樂。現在我們的讀書會,包括小型的讀書會,就是許多青年人在一起,杜甫說「青春做伴好還鄉」,其實青春做伴也好讀書。為了追求讀書的快樂,有必要講究讀書的環境和方式。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古人喜歡到郊外弄一個草棚子讀書,古人還喜歡到名山大川中讀書,講究的還是讀書環境的美好。「雪夜閉門讀禁書」,是清初文人金聖歎的名句。清初文字獄很厲害,大雪天晚上閉門讀禁書,安全而愜意,當然是一件不亦快哉的事情。「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這是宋末元初詩人翁森《四時讀書樂》詩中摘出來的句子,表達了讀書人內外和諧快樂的感覺:春天讀書有草木自由生長的快樂,夏天讀書聽到優雅的琴聲,覺著有微風習習,秋天晚上讀書忽見朗月當空,感到秋意正爽,而在白雪皚皚的冬天讀書,忽見三兩枝梅花點點綻放,蒼茫天地之間只有讀書人思接古今。總之,因為讀書快樂,看四季天氣都覺著快意盎然。
《倫敦:一次朝聖》插圖|[法]古斯塔夫·多雷 繪
中國古代總有一類曠達人士把讀以致樂當成理想人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劉禹錫的《陋室銘》就是這方面的代表。「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這是曾國藩給他九弟曾國荃寫的詩,百戰為國,最後的歸宿還是讀書,他把百戰為國和讀書為樂並列起來說,也算是一種靜好的心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孟子的名言,流傳至今,不過後人習慣先「達」而後「窮」,「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那麼,如何獨善?首選讀書。
快樂讀書,這是許多發達國家教育事業中比較普遍的主張。在法國里昂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那裡有一個讀書節,讓家長帶小孩來讀書,誰讀得好、讀得多就給獎勵。我國一位影視明星帶孩子去法國旅行,覺得這項活動很有意義,就領著孩子報名參加了。比賽一共分為三期,每一期領幾本書走,讀完了以後要有自己的理解,然後再交上來,讀到第二期的時候,老師就跟這位明星爸爸說,我們決定把冠軍獎給你的孩子,但是希望你能退出我們的比賽,因為我們讀書是要快樂,你的孩子在發憤讀這些書,對其他孩子來說像噩夢一樣,這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所以我們的建議就是你們不要繼續參加比賽了,我們把冠軍獎發給你吧。1998年,我作為國際訪問者一個人在美國考察了28天,和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都做過交流。那裡的小學生太輕鬆了,小學三年級學生,在教室里散著坐,想問什麼問題就問什麼問題。想想我們的小學生,都是背著手,挺胸抬頭,目不斜視,太過於緊張,哪裡有什麼快樂!現在我們提倡開展全民閱讀,千萬不要這樣來規範,應該往快樂閱讀去努力,使人的精神狀態更輕鬆,更自由、更健康。努力做到快樂閱讀,久而久之,人們養成閱讀的習慣,這才可能終身受益。
最後,我們做一下小結。前面說形形色色的閱讀目的,重點歸納成讀以致知、讀以致用、讀以修為、讀以致樂四大目的,我們應當有一些理性的把握。
讀以致知,這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讀書接受信息,讀書掌握知識,讀書了解真相,讀書認識規律,這是人類讀書最普遍的衝動。
讀以致用,這是人類不斷進步的需求。人類要不斷進步,就要讀書,比如讀書治療愚昧,讀書學習本領,讀書創造財富,讀書創造新的生活,讀書之後才好寫書,這是人類讀書最直接的衝動。
讀以修為,這是人類不斷提升自己境界的需要。讀書修身養性,讀書以明德明智,讀書實現個人全面發展,讀書以積德傳家,這是人類讀書最理性的追求。
讀以致樂最重要,是人類閱讀的最高境界。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5年關於設立世界讀書日的宣言中強調,要讓「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可以看到讀書界高度重視讀以致樂。是的,因為貧窮就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因為患病就通過讀書學會養生,因為年老就通過讀書延緩衰老,所以我們要抓緊閱讀。可是,通過閱讀,那些原初的目的不一定能夠達到,但仍會感到樂趣,這正是讀以致樂的核心作用。在全民閱讀這一世界性話題中,讀以致樂乃是最具普適意義的讀書價值。讀以致樂應當放在全民閱讀價值觀的首位,它既是閱讀者的最低要求,也是閱讀者的最高境界。
我們列舉形形色色的閱讀者,歸納成四大閱讀目的,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要予以善待,千萬不要以一種目的、一種價值評價來衡量形形色色的閱讀者,做出許多僵硬的規範和板著面孔的事情,更不要再去搞那種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僵化思維。一個書香社會,喜歡讀紙質書固然好,喜歡用閱讀器讀又何嘗不可?喜歡讀大部頭令人艷羨,喜歡讀些微信碎片也樂在其中;喜歡讀《紅樓夢》固然高雅,喜歡讀《金瓶梅》又何嘗不可?喜歡讀學術書自然有出息,喜歡讀閒書也是修身養性;喜歡深奧的哲學名著自然令人敬重,喜歡淺顯的趣味小書也理當得到尊重。反過來,喜歡讀言情小說、武俠小說乃至盜墓小說、穿越小說自然開心,但切不可嘲笑苦讀趕考的青年學子。總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書香社會讀者人人平等,好書面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可以說,只要閱讀者能夠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有越來越多的閱讀者得到善待,倘能做到這一點,真正的書香社會就可能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