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4-10-04 06:03:46 作者: 鄧曉芒;易中天

  [366]《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參見導論部分第1、4、7等節。

  [367]《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頁。

  [368]《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頁。

  [369]《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頁。

  [370]《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頁。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371]《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204頁。

  [372]例如,在美的四個契機中,第一、第三個契機是形式主義的,第二、第四契機是主情主義的。

  [373]《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頁。

  [374]《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頁。

  [375]《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頁。

  [376]黑格爾:《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76頁。

  [377]席勒:《審美教育書簡》第11封信,譯文載《外國美學》第1輯,第294頁。

  [378]《審美教育書簡》,載《外國美學》第1輯,第310頁。

  [379]席勒的「形象」(Gestalt,又譯「形體」)主要是指各種抽象的形式,排除了內容的考慮。

  [380]《審美教育書簡》,載《外國美學》第1輯,第310頁。

  [381]轉引自《美學譯文》第1輯,第13頁,另參見《外國美學》第1輯,第312頁。

  [382]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下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445頁。

  [383]見《外國美學》第1輯,第291頁。

  [384]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下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456頁。

  [385]《審美教育書簡》,載《外國美學》第1輯,第305頁。

  [386]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下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456頁。馬克思把共產主義社會也描述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前提」,在這一終極目的上兩人有某種一致性,只是所採用的手段截然不同。

  [387]《先驗唯心論體系》,商務印書館1977年版,第22—23頁。

  [388]《先驗唯心論體系》,商務印書館1977年版,第15頁。

  [389]《藝術哲學》,轉引自汝信:《西方美學史論叢續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頁。

  [390]《藝術哲學》,轉引自汝信:《西方美學史論叢續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193頁。

  [391]鮑桑葵:《美學史》,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412頁。

  [392]鮑桑葵:《美學史》,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412頁。

  [39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頁。

  [394]這一思想在義大利學者維柯那裡已有了萌芽。

  [395]黑格爾:《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142頁。

  [396]黑格爾:《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160頁。

  [397]《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14頁。

  [398]《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00頁。

  [399]《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96—297頁。

  [400]《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97—298頁。

  [401]在「情致說」中,我們可以見到英國經驗派美學的「同情說」、康德的「共通感」的主情主義美學思想的強大影響,這也是後來西方「移情論」美學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來源。

  [402]《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26頁。

  [403]《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48頁。

  [404]《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52頁。

  [405]《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54頁。

  [406]《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77頁。

  [407]《美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78頁。

  [408]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7頁。

  [409]王國維:《殷周制度論》,《觀堂集林》卷十。

  [410]《詩·商頌·玄鳥》。

  [411]《詩·商頌·殷武》。

  [412]《禮記·曲禮》。

  [413]《史記·殷本紀》。

  [414]如陶氏為陶工,施氏為旗工,錡氏為釜工,索氏為繩工,等等。

  [415]參見王國維:《殷周制度論》。

  [416]《禮記·表記》。

  [417]《禮記·祭義》。

  [418]《禮記·表記》。

  [419]徐中舒:「商賈之名,疑即由殷人而起。」見《國學叢書》1卷1號,第111頁。

  [420]本段論述請參看李亞農:《殷代社會生活》。

  [421]據殷墟卜辭記載,戰爭中俘獲人數可多達三萬之眾。《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引(大誓)更謂「紂有億兆夷人」,而殉葬時也可多達兩千餘人。

  [422]《孟子·滕文公下》:「湯始征,自葛載。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

  [423]《論語·八佾》。

  [424]郭沫若:《青銅時代·彝器形象的試探》。

  [425]蕭兵:《楚辭審美觀瑣記》,載《美學》第3輯,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版。

  [426]參見朱狄:《藝術的起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153頁以後。

  [427]《國語·周語下》。

  [428]許慎:《說文解字》。

  [429]《國語·楚語上》。

  [430]《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431]《禮記·樂記》。

  [432]《禮記·樂記》,鄭玄注。

  [433]《孟子·盡心下》。

  [434]《莊子·知北游》。

  [435]許慎:《說文解字》。

  [436]「美人」不等於「文人」,「文采」也不能說成「美采」。

  [437]《論語·顏淵》。

  [438]《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439]《孟子·盡心上》。

  [440]《孟子·離婁上》。

  [441]《論語·學而》。

  [442]《論語·顏淵》。

  [443]《論語·雍也》。

  [444]《孟子·盡心上》。

  [445]《論語·雍也》。

  [446]《論語·子罕》。

  [447]《孟子·梁惠王上》。

  [448]《孟子·盡心上》。

  [449]《論語·里仁》。

  [450]《論語·八佾》。

  [451]《論語·陽貨》。

  [452]《論語·微子》。

  [453]《論語·陽貨》。

  [454]《論語·季氏》。

  [455]《論語·衛靈公》。

  [456]《論語·顏淵》。

  [457]《論語·子張》。

  [458]《論語·泰伯》。

  [459]《論語·里仁》。

  [460]《禮記·中庸》。

  [461]請參見龐朴:《儒家辯證法研究》,中華書局1984年版。

  [462]許慎:《說文解宇》。

  [463]董仲舒也說:「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見《春秋繁露·仁義法》。

  [464]《孟子·告子上》。

  [465]《孟子·告子上》。

  [466]《孟子·告子上》。

  [467]《孟子·告子上》。

  [468]《孟子·公孫丑下》。

  [469]《孟子·盡心上》

  [470]《孟子·滕文公下》。

  [471]《孟子·公孫丑下》。

  [472]《孟子·梁惠王下》。

  [473]《孟子·公孫丑上》。

  [474]《孟子·離婁上》:「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胸中正,則眸子瞭焉」;《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475]《孟子·盡心下》。

  [476]《孟子·告子上》。

  [477]《孟子·離婁下》。

  [478]《荀子·王制》。

  [479]《荀子·勸學》。

  [480]《荀子·禮論》。

  [481]《荀子·大略》。

  [482]《荀子·大略》。

  [483]參見《荀子·王霸》。

  [484]《荀子·性惡》。

  [485]《荀子·禮論》。

  [486]《荀子·王制》。

  [487]《荀子·正名》。

  [488]《荀子·樂論》。

  [489]《荀子·禮論》。

  [490]《荀子·樂論》。

  [491]《荀子·樂論》:「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故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故曰:樂者,樂也。」

  [492]《墨子·非樂》。

  [493]《墨子·非樂》。

  [494]《墨子·佚文》。

  [495]《墨子·非樂》。

  [496]《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497]《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498]《韓非子·五蠹》。

  [499]參見《韓非子》之《五蠹》《十過》。

  [500]《韓非子·飾邪》

  [501]《韓非子·備內》。

  [502]《韓非子·解老》。

  [503]《韓非子·解老》。

  [504]《論語·顏淵》。

  [505]《韓非子·顯學》。

  [506]《韓非子·難一》。

  [507]《老子·第五十八章》。

  [508]《老子·第二章》。

  [509]《莊子·山木》。

  [510]《莊子·天運》。

  [511]《莊子·知北游》。

  [512]《老子·第十二章》。

  [513]《莊子·天地》。

  [514]《老子·第四十一章》。

  [515]《莊子·知北游》。

  [516]《莊子·天運》。

  [517]《老子·第三十八章》。

  [518]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頁。

  [519]《老子·第二十五章》。

  [520]《莊子·天道》。

  [521]《莊子·天道》。

  [522]《老子·第二十五章》。

  [523]《老子·第十四章》。

  [524]《老子·第二十五章》。

  [525]《老子·第十四章》。

  [526]《老子·第一章》。

  [527]《老子·第十章》。

  [528]《莊子·大宗師》。

  [529]《莊子·逍遙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530]《莊子·人間世》。

  [531]《老子·第十六章》。

  [532]《莊子·在宥》。

  [533]《莊子·養生主》。

  [534]《莊子·人間世》。

  [535]《莊子·馬蹄》。

  [536]《莊子·至樂》。

  [537]《莊子·刻意》。

  [538]《老於·第五十一章》。

  [539]《莊子·天地》。

  [540]除「夏道尊命」「殷人尊神」有原始自然宗教意味外,儒家經典中亦有「神人以和」(《尚書·堯典》)的天人關係問題。

  [541]《為人者天》:「為人者天也。人之為人,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542]《王道通三》:「天,仁也。」《天容》:「不阿黨偏私,而美泛愛兼利。」

  [543]《為人者天》。

  [544]《陰陽義》。

  [545]《荀子·法行》。

  [546]《春秋繁露·同類相動》。

  [547]《春秋繁露·人副天數》。

  [548]《禮記·樂記》的作者屬誰,學術界頗多爭論。我們認為,就儒家思想的發展邏輯來看,該書思想當產生於戰國而完成於西漢。

  [549]《禮記·禮運》。

  [550]《禮記·樂記·樂禮》。

  [551]《禮記·樂記·樂論》。

  [552]《札記·樂記·樂情》。

  [553]《禮記·樂記·樂本》。

  [554]《禮記·樂記·樂象》。

  [555]《札記·樂記·樂化》。

  [556]《禮記·樂記·樂本》。

  [557]《漢書·藝文志》。

  [558]《禮記·樂記·樂論》。

  [559]《論語·衛靈公》。

  [560]《宋書·臧燾傳》。

  [561]劉伶:《酒德頌》。

  [562]《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563]《文心雕龍·情采》。

  [564]《文心雕龍·物色》。

  [565]《上隋文帝革文華書》。

  [566]《文心雕龍·時序》。

  [567]曹操:《短歌行》。

  [568]《文賦》。

  [569]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570]宗炳:《畫山水序》。

  [571]孫綽:《庚亮碑文》。

  [572]阮籍:《達莊論》。

  [573]王羲之:《蘭亭詩》。

  [574]《宋書·隱逸傳》載宗炳語。

  [575]《世說新語·言語》。

  [576]《世說新語·言語》。

  [577]《宋書·隱逸傳》。

  [578]《世說新語·文學》。

  [579]張金海:《從玄言詩到山水詩之我見》,《武漢大學學報》1986年第4期。

  [580]嵇康:《贈秀才入軍》(其二)。

  [581]鍾嶸:《詩品序》。

  [582]張金海:《從玄言詩到山水詩之我見》。

  [583]《文心雕龍·明詩》。

  [584]章學誠:《文史通義》。

  [585]《文心雕龍·序志》。

  [586]《文心雕龍·宗經》。

  [587]《文心雕龍·序志》。

  [588]《文心雕龍·情采》。

  [589]《文心雕龍·知音》。

  [590]《文心雕龍·情采》。

  [591]《文心雕龍·體性》。

  [592]《文心雕龍·物色》。

  [593]《文心雕龍·神思》。

  [594]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

  [595]本段引劉勰語見《文心雕龍》之《原道》《宗經》《明詩》《神思》《體性》《風骨》《通變》《情采》《比興》《隱秀》《養氣》等篇。

  [59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頁。

  [597]《資治通鑑》卷一九二。

  [598]王通:《文中子·問易》。

  [599]李澤厚:《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27頁。

  [600]《論語·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601]《元白詩箋證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頁。

  [602]《舊唐書》卷一七四,《李德裕傳》。

  [603]《文心雕龍·情采》。

  [604]道安:《合放光光贊略解序》。

  [605]僧肇:《不真空論》。

  [606]慧達:《肇論疏》述竺道生「頓悟」說。

  [607]《壇經·疑問品》。

  [608]《壇經·般若品》。

  [609]宗密:《佛說盂蘭盆經疏》。

  [610]蘇軾:《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611]「一闡提」系梵語音譯,意為貪慾成性、作惡多端之人。竺道生最先提出「一闡提人皆得成佛」。

  [612]《壇經·三十六對》,契嵩本、宗寶本。

  [613]《五燈會元》卷九。

  [614]《指月錄》卷十一。

  [615]《景德傳燈錄》卷六。

  [616]《壇經·付囑品》。

  [617]《大珠禪師語錄》卷下。

  [618]《景德傳燈錄》傳第四。

  [619]《五燈會元》卷十一。

  [620]《禮記·樂記》。

  [621]《易·繫辭下》。

  [622]朱熹:《詩集傳》。

  [623]《文心雕龍·比興》。

  [624]《文心雕龍·比興》。

  [625]章學誠:《文史通義·易教下》。

  [626]《文心雕龍·神思》。

  [627]《文心雕龍·物色》。

  [628]《文心雕龍·隱秀》。

  [629]《文心雕龍·神思》。

  [630]《與李生論詩書》。

  [631]許印芳:《與李生論詩書跋》,論司空圖語。

  [632]司空圖:《詩品》。

  [633]《書黃子思詩集後》。

  [634]《易·繫辭傳》。

  [635]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636]《古畫品錄》。

  [637]《詩格》。

  [638]《董氏武陵集記》。

  [639]司空圖:《與極浦書》。

  [640]司空圖:《與極浦書》。

  [641]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

  [642]李澤厚:《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頁。

  [643]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

  [644]潘德輿:《養一齋李杜詩話》卷一。

  [645]《文心雕龍·情采》。

  [646]《毛詩序》。

  [647]本節所引嚴羽語,均見《滄浪詩話·詩辨》。

  [648]李重華:《貞一齋詩說》。

  [649]李鄴嗣:《慰弘禪師集天竺語詩序》。

  [650]許印芳:《詩法萃編》卷六。

  [651]《論語·先進》。

  [652]《梁書·劉勰傳》。

  [653]白居易:《樂府詩序》。

  [654]《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四,朱熹評韓愈、柳宗元語。

  [655]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656]王安石:《上人書》。

  [657]《二程全書·遺書卷十五》。

  [658]《朱子語類》一百三十九。

  [659]韓愈:《送孟東野序》。

  [660]《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五,《語錄下》。

  [661]《福建通志·嚴羽傳》。

  [662]何文煥:《歷代詩話·竹坡詩話》,引蘇軾語。

  [663]蘇軾:《寶繪堂記》。

  [664]蘇軾:《答謝民師書》。

  [665]蘇軾:《又跋漢傑畫山》。

  [666]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後》。

  [667]朱景玄:《畫品》。

  [668]黃休復:《益州名畫錄》。

  [669]倪瓚:《跋畫竹》,《答張藻仲書》。

  [670]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7頁。

  [671]《程氏外書》卷十三引。

  [672]《乾隆泉州府志·明文苑李贄傳》。

  [673]《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李澤厚評陸、王語,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頁。

  [674]《藏書·德業儒臣後論》。

  [675]《道古錄》卷上。

  [676]《焚書》卷三,《童心說》。

  [677]《焚書》卷三,《童心說》。

  [678]《焚書》卷一,《答耿司寇》。

  [679]《焚書》卷三,《忠義水滸傳序》。

  [680]《焚書》卷三,《雜說》。

  [681]《禮記·喪記》。

  [682]《易·文言》。

  [683]《文心雕龍·情采》。

  [684]《壇經·疑問品》。

  [685]《焚書》卷三,《童心說》。

  [686]《焚書》卷三,《童心說》。

  [687]《焚書》卷三,《童心說》。

  [688]《乾隆泉州府志·明文苑李贄傳》。

  [689]湯顯祖:《耳伯麻姑游詩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