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 一 作為勞動意識的自我意識

一 作為勞動意識的自我意識

2024-10-04 06:03:11 作者: 鄧曉芒;易中天

  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就已表現出對自我意識問題的密切關注,並從經濟學和哲學的角度再次考察了這個在德國古典哲學中討論熱烈的問題。

  與黑格爾相反,馬克思不是把勞動作為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環節,而是把自我意識當作勞動本身的一個本質環節來考察。在他看來,自我意識本質上就是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動當作「對象」來看待的那種意識,而這正是人的生命活動和動物的生命活動的本質區別。「動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動直接同一的,它沒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動之間的區別。它就是這種生命活動。人則把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他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這不是人與之直接融為一體的那個規定性……只是由於這個緣故,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936]這就說明,人的意識在其產生出來的時候,就已不是費爾巴哈所說的那種動物式的「自保本能」或「情慾」了;但也絕不是黑格爾所說的那種哲學家頭腦中抽象的「純粹意識」,而是「勞動意識」,即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自覺性和目的性。

  自覺性是人在勞動中的自身關係: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動變成自己意志和意識的對象;目的性是人在勞動中與對象的關係:「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937]勞動的自覺性和目的性是人的自我意識和對象意識的最初體現,它們一開始就顯示了自己的不可分性和同格性。人只有預先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活動的最終目的,才能以這個目的「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的方式和方法」[938],控制和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動,使之去完成那個既定的目的,才能把生命活動變成自己的意志的對象;反之,人只有在具有了把自己的生命活動當作一個對象加以控制和支配的意志能力時,才能確信自己可以把自然對象作為自己的對象也加以控制和支配,從而在想像中預先提出自己的目的觀念。這兩者都是把作為精神自我的主體與作為自然界對象(包括肉體的我)的客體區別開來的意識,是有意識的生命活動即勞動的不可缺少的環節。正是由於意識(自我意識和對象意識)的加入,人才在他的生命活動中把這個活動與人自身直接的肉體需要也區別開來,因而能「自由地與自己的產品相對立」[939]。

  縱觀勞動的整個過程,在勞動的兩個本質環節即「意識」和「生命活動」中,「人不僅像在意識中所發生的那樣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為二,而且在實踐中、在現實中把自己化分為二,並且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940]。勞動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是主體與客體的辯證的統一;而勞動者在主觀意識中的自覺性與目的性、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的統一,則一方面是上述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在主體(勞動意識)這個環節上的顛倒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正好構成勞動活動的能動性的深刻源泉(所以稱為「主觀能動性」)。勞動把人的意識與自然界區別開來,同時又能動地聯繫起來,且正有賴於這種區別,這種聯繫才是能動的。動物沒有這種區別,因而「動物不對什麼東西發生『關係』,而且根本沒有『關係』;對於動物來說,它對他物的關係不是作為關係而存在的」[941]。人與自然界在勞動中卻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一種對象性存在;另一方面,「抽象的、孤立的、與人分離的自然界,對人說來也是無」。[942]人不是與自然界的某一部分打交道,而且與整個自然界打交道。正因為整個自然界在與人的這種能動關係中都成了人的「無機的身體」,因此,它作為精神的對象則成了「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成了「人的精神的無機自然界」,也就是說,成了由人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生命活動(包括最初的勞動技藝)所生產出來的「精神的食糧」。[943]正如人在現實的勞動生產中把自己化分為二,並把自然界變成人的無機身體這種活動是主觀統一於客觀的物質實踐活動一樣,人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為二,並把整個自然變成人的精神的無機自然界這種活動是客觀統一於主觀的精神實踐活動。前者是無機的自然通過人的有機自然(肉體活動)而被同化,後者是對象意識通過自我意識而被建立起來。

  那麼,究竟什麼是自我意識和對象意識呢?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自我意識一般說來就是把自我當對象來把握的那種心理能力。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必定是能夠全盤規劃自己的生命活動的人,他能把自己的生活變成自己意志和意識的對象。一個動物很難說沒有對自身肢體和某些行為的「自我感」,從來沒有一隻獅子像童話里說的那樣,看見自己在水裡的倒影就跳進去與它搏鬥的。但同樣,任何一隻獅子也不會對自己在水裡的影子發生興趣、進行欣賞,並把自己作為一個有規律的存在加以客觀的考察。這種「自我感」僅僅反映著一切動物的自保本能(如貓不會咬掉自己的尾巴),充其量也還是停留在有關自身的「表象」的心理水平,而沒有達到真正的「自我意識」的高度。

  與此相反,真正的對象意識是把對象當自我看待的那種意識,簡單地說,這就是使對象「擬人化」的心理功能。動物也能夠有關於某個對象的表象。當一隻貓聞到魚腥味的時候,幾乎可以肯定它的腦子裡映現著一條魚的形象。但任何一隻貓都不會對魚的被吃掉感到同情和憐憫,它不會哪怕在想像中把一個對象當作自我來看待。而這樣一種人所特有的心理功能,卻恰好構成了人的一切科學和藝術活動的前提。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944],例如,因果性概念就是由於類比於人自己的活動而建立起來的:「由於人的活動,就建立了因果觀念的基礎,這個觀念是:一個運動是另一個運動的原因。」[945]作為一種客觀現實的人類實踐活動,人的活動成了人對世界的客觀因果關係的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最終標準;而它在人的認識心理上留下的痕跡則顯示出:一般因果概念最初是依賴於將客觀的因果關係比作人對物的支配性活動而產生的,沒有這種類比或「擬人」,人就永遠不會把「Post hoc(在這以後)」看成是「propter hoc(由於這)」[946]。可以說,人類通過億萬次的實踐所建立起來的範疇和概念,無一不是通過擬人的方式從人的主體能動活動而擴展到自然界對象上去的,甚至自然科學的許多概念也是這樣。如物理學中「力」的概念:「力的觀念對我們來說是自然而然地產生的,這是因為我們自己身上具有使運動轉移的手段,這些手段在某種限度內可以受我們的意志支配而活動起來,特別是臂上的肌肉,我們可以用它來使別的物體發生機械的位置移動。」[947]其他如「能」「慣性」等等,都是如此。在這種意義上,人的確是通過實踐在為自然界「立法」(如康德所提出的),而建立起整個自然科學來。至於在人的藝術活動方面,把一個對象擬人化更是一個基本的創作和欣賞原則(即移情的原理)。可以說,沒有對象的人化或擬人化就沒有藝術和審美。海德格爾把最原始的語言歸結為「詩」,正是因為語言一開始就只能夠以擬人化的形式產生出來;而在後來的發展中,這種擬人化的含義逐漸被抽象地對待,以便過渡到科學、哲學和理性,人們就忘記了這些抽象概念的真正的起源。

  不過,對象意識本質上的這種擬人性,又要從自我意識得以形成的那種社會性機制上來理解,在這種社會性機制中,對象意識同時也就是自我意識。人類自我意識是人的現實社會生活的產物,只有當人們結合在一個共同的社會統一體中進行勞動生產時,人的普遍自我意識才能真正形成[948]。馬克思說:「人來到世間,既沒有攜帶鏡子,也不像費希特派的哲學家那樣,說什麼我就是我……」[949]既然自我意識無非是人把自己當作一個對象來看待的意識(在這種意義上,人把自己劃分為二:看待者和被看待者都是同一個自我),而「意識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950],那麼自我意識的產生就必須以這樣一個現實地、感性地存在於實際生活過程中的對象為前提,這個對象必須具有與他自己同樣的族類本質,能像鏡子一樣地反映出他自己的面貌,因而可以被他理解,被他看成是另一個他自己;他只有在直觀中把一個對象看作他自己,才能在思維的抽象中把他自己看作一個對象,而「在精神上把自己劃分為二」。這個感性的「另一個他自己」在現實的生產勞動中站在他面前了,這就是別的人,即他在勞動中的夥伴。自我和對象的關係實質上是自我和另一個自我的關係,是在勞動中的人與人的關係;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和對象的人化只是同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的不同表述方式;自我意識把自己看作一個對象,無非是把自己看作處於社會關係之中的存在;對象意識把對象看作一個自我,也不過是把對象看作社會化了的對象。通過工具、產品這樣一些客觀對象的媒介,通過在勞動中使用這些媒介的社會性協作,通過共同製造和享受勞動產品,一個人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本質力量,把握到他自己的自我;而正由於這個自我他是在別人身上才把握到的,因此他也就把握到了別人的本質力量,看見了另一個自我;所以他把握到的這個自我就是一個普遍的自我,是社會性的人或人的社會性,是超越個人肉體存在之上的「類本質」。正如馬克思所說的:

  假定我們作為人進行生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生產過程中就雙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個人:(1)我在我的生產中物化了我的個性和我的個性的特點……(2)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產品時,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識到我的勞動滿足了人的需要,從而物化了人的本質,又創造了與另一個人的本質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3)對你來說,我是你與類之間的中介人,你自己意識到和感覺到我是你自己本質的補充,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在我個人的生命表現中,我直接創造了你的生命表現,因而在我個人的活動中,我直接證實和實現了我的真正的本質,即我的人的本質,我的社會的本質。[951]

  在這裡,對象意識由關於物的意識還原為它的本質,即關於人與人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則直接呈現出它本質的社會普遍性和關係性。如果說,現實的、作為人的對象(勞動夥伴)的存在是人的自我意識(把自己視為這些對象的一員)的前提的話,那麼,人在精神上把一切對象(包括那些非人的對象)也視為擬人化的對象,這種對象意識最終卻必須看作自我意識的結果;人只有在擬人的基礎上才能(科學地或藝術地)把握一切非人的對象(自然界),這是因為,人只有把自己當作對象來把握,才能把對象也當作自我來把握。這就是在自然向人的生成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個大飛躍,它以自我意識為軸心出現了一個逆轉:由非我決定自我轉為了自我決定非我。這就是人的精神或主體能動性的秘密之所在。

  不過,雖然對象意識是由自我意識所建立起來的,但它一旦建立,便和自我意識進入交互作用,並推動人類意識在這種交互關係中從較低的水平(如勞動中的自覺性和目的性)向較高水平發展,一直達到所謂「純粹意識」。這種交互作用充分體現了馬克思的一個著名論斷,即「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952]。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