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序
2024-10-04 05:59:52
作者: 鄧曉芒;易中天
這本書已經出到了第四版,說明它的生命力30年來至今不衰。除了觀點的新穎之外,本書的跨度之大也是很少見的,所涉及的中西歷史和文化的比較、中西審美趣味的比較和中西美學理論的比較,都是讀書界至今感興趣的話題。最後一章所提出的新實踐論美學即「傳情論」的美學,則經受住了各方面的質疑和商榷的考驗,而展示了一種富有理論根基和中國特色的新興美學體系的強勁發展勢頭。迄今為止,我個人從這本書的思路中已經引申出了好幾本書的主導思想,如《西方美學史綱》和《西方美學史講演錄》,《靈之舞》、《實踐唯物論新解》和《中西文化心理比較講演錄》,就連最近出版的影響廣泛的《哲學起步》,其中關鍵性的對人的本質的定義,即「人是製造、使用和攜帶工具的動物」,以及有關情緒、情感和情調的三層次劃分,最初也都發源於本書(見「藝術發生學的哲學原理」和「審美心理學的哲學原理」兩節)。本書的一個根本的立論基礎就是把美學看作「人學」,所以它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是一部立足於中西人性論之上的哲學人類學著作。這也許正是它今天還被廣大讀者所關注的秘密所在吧。
這次再版,除了對引文出處再次作了核對和修訂之外,應中天兄的要求,在目錄上將「封建」二字去掉了,改為了先秦兩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這樣比較中性的表述。至於行文中還留存有個別「封建」字樣,暫時還不太好大動,先放著再說,寄望於讀者知道就行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具有其特殊性,確實需要重新作一個理論上更嚴謹的概括,不能簡單搬用西方歷史觀中現成的概念。
鄧曉芒於喻家山 2018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