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者為圓心

2024-10-04 05:09:03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接受美學的創始人與代表人物是德國文學理論家、批評家漢斯·羅伯特·姚斯。

  姚斯早年在海德堡學習,師從德國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海德格爾,後來獲得博士學位。1967年姚斯接受康斯坦茨大學的聘任,任羅曼語文學教授一職。在就職儀式上,他發表了題為「研究文學史的意圖是什麼、為什麼?」的演說,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次演說中,姚斯提出,以往的文學研究都局限在文學創作和作品表現領域,沒有人注意到文學的接受方面。這一演說使人們注意到了一直被忽視的讀者以及讀者的接受過程。

  在以往的文學研究中,人們都認為作家和作品才是文學藝術的核心與關鍵,而讀者僅僅是被動地接受,無足輕重。事實並非如此。從大的方面看文學的創作過程,作者面對世界和內心情感,產生創作需要和熱情,創作出作品。然而創作出的作品是供人們欣賞和評判的。他們或許是要通過自己的作品向人們傳達一種思想和主張,來達到與他人進行心靈交流,甚至是教育的目的,或者僅僅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娛樂。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很少有人在進行了創作之後將作品收起來用於珍藏。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作品是面對讀者的。因此,讀者是文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面對作品,讀者真的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嗎?在姚斯看來,不是的。人們在自己的閱讀過程中也能體會到這一點。大戲劇家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讀者對同一作品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解釋,即使這些感受和解釋並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即使有些不同是細微的。但正是這些不同的解釋,使得文章的寓意越來越豐富,使得作品在一代又一代的傳閱中越來越豐滿,永葆價值和生命。正是因為在歷史上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作品的閱讀和闡釋,才使文學具有了歷史性。

  讀者對文學作品的接受是一個不斷改變期待視野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審美感覺發生變化,審美能力得到提高。讀者在閱讀作品之前,由於自己的經歷、經驗,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觀念和審美趣味,在這基礎上,面對文學作品,就會有一種預先的估計和期盼,這種估計和期盼就是「期待視野」。人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是逐漸發展的,沒有人能夠在什麼都不知道的「零」的狀態下去接受新的東西,因此,面對新作品,讀者總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理解結構,這可以說是讀者的「先在視野」。任何一件作品都是新的作品,都不可能與之前的作品完全相同,但同時它又不可能完全是新的,它總會包含一些「舊」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喚起讀者以往的閱讀記憶,引起讀者的某些情感。作品中的不同於以往的新內容會與讀者開始時的「閱讀期待」產生碰撞,在漸漸接受這些新內容時,自己的期待視野就逐漸發生了改變。新文本喚起讀者先前的期待視野,並在閱讀新內容的過程中修正和改變它,產生新的審美感覺,形成新的期待視野。可見,文學接受過程是一個不斷建立、改變、修正和再建立期待視野的過程。

  姚斯的接受美學是從文學的社會功能角度出發提出的。從古至今人們不斷地研究文學的創作和欣賞等過程,但是人們進行文學活動是為什麼呢?在姚斯看來,文學的功能在於作品的社會效果。文學是人的活動,人是社會中的人,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人們的一切活動、一切情緒都與社會密切聯繫,因此研究文學就不能脫離社會。文學作品被創作出來,進入讀者的視野,讀者根據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在原有的「期待視野」基礎上閱讀作品,然後對世界、對生活形成新的理解,並指導自己以後的行為。姚斯認為,文學正是通過這一過程來發揮自己的功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的。從長遠來看,文學通過對單個的讀者產生影響,進而對很多人產生影響。在一段較長時間後,文學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整個社會的觀念,改變陳舊的社會習俗,建立新的道德準則。

  姚斯的貢獻無疑是偉大的。他帶領人們關注到以前所忽視的領域,使人們重視作品的歷史性和社會性,他使讀者面對文學作品時更加具有自主性,更加大膽,同時也使作者在創作時更加重視作品的社會功能。這些都對文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