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友梅:中國現代音樂教育之父
2024-10-04 05:03:43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蕭友梅,原名乃學,字思鶴,1884年出生於廣東香山(今廣東省中山市)。1889年,5歲的蕭友梅跟隨父親移居澳門。1901年留學日本,先後在東京高等師範附中、東京音樂學校、東京帝國大學學習鋼琴、唱歌以及教育學等。1909年,蕭友梅前往德國公費留學,被萊比錫大學授予哲學博士學位。之後,蕭友梅又前往柏林大學進修哲學、倫理學、音樂、美學等課程,最終於1920年返回祖國。
回國之後,蕭友梅受任教育部編審員以及北京高師附屬實驗小學主任。第二年,受蔡元培的邀請,蕭友梅出任北京大學國文系講師兼音樂研究會導師。1922年,北大音樂研究會改組為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蕭友梅任傳習所教務主任。蕭友梅在傳習所成立了一支小型管弦樂隊,並親自擔任指揮,先後舉辦過四十餘次音樂會,在當時頗受歡迎。
1927年6月,奉系軍閥張作霖接管北京政權後,北京政府教育總長劉哲以音樂「有傷社會風化」「浪費國家錢財」為由,下令停辦北京國立學校的全部音樂系科,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被迫解散,蕭友梅隨即前往上海,積極籌建國立音樂院。同年10月份,蔡元培出任南京政府大學院院長,在他的協助和呼籲下,蕭友梅創辦國立音樂院的請求終於得到批准。蕭友梅擔任國立音樂院教務主任,並開始招生。國立音樂院是中國第一所專業高等音樂學府,第一次招生總共錄取了23名學生。1929年,國立音樂院更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蕭友梅出任校長一職。他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即使條件艱苦、經費短缺,他仍然堅持辦學。因不能按時交納房租,音樂院竟遷校八次,有時新地址的教室數量不夠,蕭友梅就把自己的辦公室貢獻出來供學生上課,他經常開玩笑似的對師生們說「搬遷是我們學校的家常便飯」。
蕭友梅從國外音樂大學引進先進的教育體制,從測驗、考試到升級、畢業均採用學分制的形式,這樣既能增強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勤學苦讀,又能因材施教,有效開發學生潛能。在教材選擇上,蕭友梅也會層層把關,嚴格挑選,只有以中外經典音樂文獻為主的教材,才能讓學生使用,這就保證了音專高質量的教學水平。在課程設置上,音專為將音樂教育與中國民族音樂相結合,除了開設中國音樂史和中國古典文學等課程外,還加入了包括琵琶、二胡、笛子在內的民族器樂課,並且設置了本科、研究班、師範科以及選科等制度。在蕭友梅的努力之下,國立音樂專科學校逐漸發展成一所規模和水準均十分突出的高等音樂學府。
蕭友梅認為擁有合格的音樂教師才能帶動音專的蓬勃發展,因此他先後從國內外聘請了一批優秀的音樂人才到音專任教,有俄羅斯著名鋼琴家查哈羅夫、聲樂家蘇石林,國內著名聲樂教育及指揮家周淑安、作曲家兼聲樂家應尚能等。從1927年辦學以來的10年裡,音專的教師隊伍就擴大到41人,為該校進行高質量的音樂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蕭友梅一直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只要是音樂人才,他就破格錄取,哪怕學生付不起學費,他也會盡全力為他們提供音樂教育。
因為蕭友梅珍才惜才,他為中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音樂人才。鋼琴系的丁善德、李翠貞、范繼森等,作曲系的賀綠汀、陳鶴田、劉雪庵、錢仁康等,聲樂系的周小燕、高芝蘭、郎秀敏等,還有冼星海、李元慶、張曙、李煥之等從國立音專走出去的人,日後都成為我國近現代音樂界的中流砥柱,為我國音樂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