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外音樂史> 雜劇,中國人的音樂劇

雜劇,中國人的音樂劇

2024-10-04 05:03:20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雜劇,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宋代雜劇已經成為一種糅合了歌舞、音樂、故事、調笑、雜技在一起的新的表演形式的專稱,到了元代它的發展達到了頂峰。

  元雜劇的音樂主要來自北方音樂,但也不乏一些南方曲調、少數民族曲調和外國曲調,既有唐宋大曲的風格特點,也有鼓子詞、唱賺和諸宮調的風格特點,同時還包含了唐詩宋詞、民間音樂的風格特點。

  在演唱形式上,元雜劇的音樂採用了北曲聯套的形式;一本戲分為四折,每一折由一些宮調相同的曲牌組成一個有引子和尾聲的套曲。四折的套曲宮調各不相同。每套曲子既有由三四支曲牌組成的,也有由二三十支曲牌組成的。其中,以第一折用仙呂(點絳唇)套曲、第四折用雙調(新水令)套曲,第二、三折用選擇稍顯自由的宮調的形式最為常見。但第二、三折的宮調選擇即使自由,範圍也不能超過仙呂、中呂、南呂、大石調、黃鐘宮、正宮、雙調、越調、商調幾種宮調。元雜劇的曲牌運用靈活多變,既可以用單曲連接,也可以用雙曲循環相間連接,或者是用曲調相同、形式不同的曲牌連接。在音階上,元雜劇採用七聲音階,節奏緊促,旋律高亢,音樂風格雄健而剛勁。在歌詞方面,從一些元代著名的雜劇作詞家的作品來看,元雜劇歌詞的填寫比較自由,並沒有受到多少字調關係的約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