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外音樂史> 絲竹相和,擊節而歌

絲竹相和,擊節而歌

2024-10-04 05:02:39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相和歌,是漢代漢族各地民間歌曲的總稱。據《樂府·古題要解》記載:「樂府相和歌,並漢世街陌謳謠之詞。」由此可見,它是在漢代民歌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音樂,主要應用於官員宴飲、節日朝會以及風俗活動等場合。演奏者手持節鼓擊打,和伴奏的弦樂器相迎合,而這也是「相和歌」這個名字的由來。

  相和歌的起源,可以從漢高祖劉邦說起。劉邦個人非常喜歡楚聲,因此當時以楚聲為代表的民間歌舞,不僅流行於民間,在宮廷之中也非常受歡迎。到了漢武帝時期,包括相和歌在內的漢代樂舞頻繁地在宮廷中,以及貴族階層的府邸中上演。

  在發展的初期,相和歌基本全部來自民間,表演時清唱,沒有任何的樂器伴奏,也即所謂的「徒歌」。徒歌在漢代曾非常流行,後來在徒歌的基礎上加上幫腔,通常是「一人唱,三人幫」,這種表演形式,被稱作「但歌」。再後來又加上樂器伴奏,也即前文提到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也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相和歌」。

  相和歌所用的宮調主要有三種,即瑟調、清調和平調,通常被合稱為「相和三調」,常用的樂器則有節、笙、笛、琴、瑟、阮以及箏等,根據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以及相關文獻記載判斷,早期的相和歌主要由竽、瑟來伴奏,後來才逐漸地開始用笛、箏、琴、節等樂器伴奏。

  由於年代久遠,漢代的很多相和歌已經遺失,從保留的曲目來看,其中一部分是戰國時期楚聲的舊曲,例如《流楚窈窕》《今有人》等,更多的則是漢代的民歌。

  在音樂內容上,相和歌十分豐富而多樣。例如《婦病行》,以患病的婦女託付孤兒,以及丈夫為飢餓的兒子乞討食物為主要內容,深刻揭露了漢代人民的悲慘遭遇;《飲馬長城窟行》﹐則通過家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反映了人們被迫背井離鄉的無奈和痛苦;而由文人創作的《善哉行》《西門行》以及《步出夏門行》等音樂作品,則主要反映了漢代統治者追求神仙生活方面的內容。

  相和大曲是相和歌的一種最高藝術表演形式。《宋書·樂志》記載有《東門》《園桃》《夏門》《洛陽行》《白頭吟》等十五首大曲的歌詞。從其中的相關描述來看,相和大曲既有歌又有舞,是一種大型的歌舞藝術形式。相和大曲的結構可以分為艷、曲、解、趨四個部分,「艷」屬於引序,包括抒情性的歌舞,「曲」是歌唱部分,「解」是器樂間奏,「趨」是高潮和收尾部分。


關閉